马化腾管理风格 腾讯鲜为人知的重武器5——马化腾“水风格”的背后



38岁、天蝎座的马化腾有他安静、封闭的一面。童年时的马化腾生长在当时尚属偏僻之地的海南,观察天象成了他最大的爱好,时至今日,马化腾仍然是一个天文爱好者。有一次去美国参观E3游戏展,看到此前从未见到过的北半球天象,他当时就在路边如痴如醉地观测起来。马化腾痴迷天文直到高中毕业,他还甚至一度准备报考天文专业,不过他后来选择了更加实用的计算机。从某种程度上,这些经历塑造了马化腾后来的一部分性格:不擅长与人交流,但是让他静下心来研究一件事情却是手到擒来。而大学则培养了马化腾的领导力和现实主义的一面,他把自己的研究成功出售给一家公司,并因为获得了5万元报酬而欣喜。由于总是能在中立的态度看问题,同时还能尊重他人的意见,他逐渐成为一些小团队里的主轴,他思维能够迅速从一个产品原型发散到“这个可以怎么用”,于是“一下子把别人的兴趣也挑起来了”。

马化腾既没有马云那种强悍的作风、非凡的个人魅力,也不像海归派李彦宏那样洋气十足,一副绅士派头。有一次腾讯公司开晚会,一个女性主持人激动之下拥抱了马化腾一下,当时现场所有人都看到小马哥立刻就窘迫得涨红了脸。

资深互联网人士谢文记得,他第一次见马化腾时,马化腾握着他的手说,“我们通过电话,幸亏我们握手晚了几年,要不然当年就被你们买走了。”在谢文看来,“腾讯是比较自然的一个公司,你跟它打交道不痛苦,人很谦虚,很简单,也不强人所难,那种自傲或者是自得压得aihuau.com非常深。这是马化腾,他们几个创始人带过来的,是人的本色。”在谢眼里,马云是狂人,马化腾则是强人。

在他看来,马化腾的“强”表现在,认真执着,学习力惊人,同时尤其肯去倾听不同人的不同观点,不会很主观臆断地去下结论。

一位熟悉腾讯创始团队的人士评价,腾讯的5人创业团队内部有合作也有制衡,“对外马化腾知名度很大,但是对内是相对民主的,就像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大家都是老板”。

这5人早年就是同学或同事,所以互相之间知根知底,马化腾根据各自特点分工来确定各自出资和占有股份的多少,马化腾虽然一股独大,但并不绝对控股,这导致腾讯的创始人团队从一开始就形成了民主决策的氛围,后来,当腾讯公司发展到数千人的规模时,这种民主决策的风格被保留了下来。谢文曾经参加过腾讯公司的会议,留给他的印象是,“集思广益,是投票表决,是专业的,是公正的。”

 马化腾管理风格 腾讯鲜为人知的重武器5——马化腾“水风格”的背后
马化腾要求每个中层管理为自己“备份”副手,腾讯的高层团队里也一直有着这样的配对模式。早期,在创业团队中负责研发的张志东和负责市场的曾李青是力量最突出的一对,2004年上市之后,腾讯进行了一轮大规模的职业经理人引入。2006年,公司进行了事业部改造,按公司业务划分为互动娱乐、互联网业务、无线和网络媒体四大板块,公司创始团队的部分权力下移,职业经理人的权限得到提高,刘炽平被任命为总裁,其投资银行背景为腾讯获得香港资本市场认可,并进入恒生指数立下大功。

当时担任公司首席运营官的是曾李青,在此之前,他负责整个腾讯公司的市场业务。在腾讯的组织架构调整之后,当时公司出现了首席执行官、总裁和首席运营官共同存在的局面,同时,权力下放事业部。曾李青的权力被分散,不久后曾李青辞去了在腾讯的职务。此后,创始团队中的许晨晔也曾经有意淡出,不过受到马化腾挽留。许性格温和,从不急躁,亲和力很强,善于与不同的人沟通,做决策会充分考虑到不同角度人的看法。马化腾需要他在团队中起到润滑剂作用。

现在,除了曾李青,四位创始人都还留在公司,公司最核心的12人决策机构总裁办公会里形成了创始人和职业经理人各半的局面,新的权力平衡在腾讯高管中形成。

在中国互联网公司里,创始人与空降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关系很难平衡,往往会发生激烈冲突,网易的丁磊曾经引入职业经理人,又自己将其驱逐,搜狐张朝阳也同样如此。马化腾在人事调整上的节奏把控相当到位,这使得腾讯在引入职业经理人和创业元老的退出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激烈的“流血”事件。对于在腾讯空降的职业经理人,马化腾的评价是“融入得很好”。

唯一离开公司的创始人曾李青离开得也很潇洒,在腾讯公司的官方网站上,他仍然以终身名誉顾问的身份排在高管列表之中。腾讯的创始团队组合的稳定性和职业性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仅有携程创业团队可以与之媲美,携程梁建章、季琦、沈南鹏、范敏四人创业团队先后轮番担任公司CEO,但公司却依旧保持高速稳定发展。

在管理上,马化腾学习的一个对象是同城的华为,华为在电信服务、产品意识、组织管理上都给腾讯很大的借鉴,有内部人士说腾讯不仅仅是学华为,也学惠普、微软。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学习,但不管怎样,华为的大公司管理基因还是带给腾讯不少好处,不少互联网公司从几百人到几千人的管理冲突,并没有在腾讯身上发生。

随着腾讯朝着“超级竞争”的迈进,马化腾这种温和改良型的强人哲学也面临“超级挑战”。公司规模越来越大,诸侯割据的大企业病变得严重,在公司做的内部人员满意度调查中,跨部门的合作总是被认为是,“很累,很难去做”,马化腾将总裁办公室下属的战略研究部扩张到了数十人,他寄望这样的智囊团组织能够在理顺内部格局方面也能发挥作用,马化腾希望能够将冲突放到桌面上讨论,然后由智囊机构从整体公司利益的角度来做出公允判断,“这样的话,冲突的问题能够更快地浮现出来,几个老大能够尽早地PK,要不然,你上面也不管,下面也就推不动,那肯定出问题。”说这话的时候,马化腾从一个技术专家变成了一个颇有智慧的管理高手。

采访快结束时,我们问马:“遇到大难题,你的内心天人交战时,会从哪探寻答案?”

马化腾的回答一贯中庸、平淡如水,“最关键还是看决策对未来平台或用户有没有价值,有多大的价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4747.html

更多阅读

说说马宗汉鲜为人知的那些往事 关于往事的说说

说说马宗汉鲜为人知的那些往事马君毅讲述 陈长云 整理在我们慈溪,凡是有一些文史知识的人,不知道宗汉街道地名来历的人,恐怕已经很少了。那是清朝末年,当地马家路村一名叫马宗汉的青年,为推翻腐败无能的清皇朝统治,与绍兴的徐锡麟、陈伯

矩阵效应 封面报道 腾讯游戏的矩阵效应

封面报道 腾讯游戏的矩阵效应在精心布局下,腾讯的每款游戏都有着明确的定位,它们抢占每个细分市场,紧密组合,互为犄角,构筑了一个强有力的矩阵。策划人语洞察玩家需求文/本刊编辑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尽管互联网的英雄

空中网总裁:比较秦皇、Google、华为式管理风格

企业发展始终面临寻找人才的问题。第一选择当然是“品学兼优”的人,如果很难找到,我的看法是首选能力,因为有道德没能力,真的会在实际工作中耽误事儿。如何辨识清楚一个人,这是我一生都要追求的一种能力,这也跟公司的管理体制有关系。  

周鸿祎 李彦宏 比较周鸿祎李彦宏管理风格 土鳖、海龟皆成功

即便没有周鸿祎要离职,李彦宏要上市这样的新闻,人们也会不自觉地将他们联系起来。因为他们有太多的相同:相仿的年纪,都是技术起家,都是创业者,都是以搜索为基础;同时他们又有太明显的不同: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商业模式,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管理风

马化腾:腾讯名副其实的首席体验官

 “马化腾是腾讯名副其实的首席体验官(CEO - Chief Experience Officer)”,腾讯首席技术官熊明华对本刊记者这样评价他的老板。对腾讯内部研发的产品,特别是创新类的产品,马化腾都会非常细心地试用,并提出非常详细而有建设意义的产品体

声明:《马化腾管理风格 腾讯鲜为人知的重武器5——马化腾“水风格”的背后》为网友作风高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