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战略性新兴服务业 新兴服务业迎曙光



     当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传统产业和制造业陷入产能过剩的关键时期,曾经被冷落的服务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7月 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要“推动新兴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第二天,国家发改委网站迅速发布消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研究制定促进新兴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国家发改委 (产业协调司 )就促进新兴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具体政策措施建议,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建议,截止时间为 8月 31日。

  而国务院去年底发布的《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曾专门提出,为培育壮大服务业新型业态和新兴产业,将适时研究制定相关指导意见,以及相关行业准入标准和市场管理办法;支持设立服务业新型业态和新兴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加强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基地建设;加强专业人才培训,研究建立配套政策措施和统计体系。

  与国家发改委的建议征集遥相呼应,7月 31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也在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半年度会议上表示,今年银行贷款将向包括新兴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在内的多个具有示范引导作用的行业倾斜。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夏农曾对媒体表示,由于新兴服务业主要依赖知识创新,而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资产,因此,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更加需要制度创新和市场机制的健全。

  所谓新兴服务业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出现、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而新生的,或用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而产生的,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满足社会高层次和多样化需求的服务业。按其属性划分,主要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两大类。

  意义重大

  随着农业、工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为农业和工业发展服务的其他产业,即服务业被分离出来,从而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未来的社会分工将更为细化,从事第一、二产业的人数及其增加值占全社会就业人数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少,而服务业的从业人数及其增加值占全社会就业人数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则会越来越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加突出。所以,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0年服务业就业人数达到26332万人,比 2005年增加了 2893万人,年均增加 578.6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达到 34.6%,比2005年提高 3.2个百分点。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就业方面,服务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力发展服务业,既是当前稳增长、保就业的重要举措,也是调整优化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选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京交会”上的演讲中,对发展服务业寄予厚望。

  新兴服务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先导,是社会运转和吸纳就业的主要载体,其发达程度普遍被看作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产业结构是否协调和城市现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处在“新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经济转型升级阶段的中国来说,其意义和作用十分重要。

  “十一五”时期,新兴服务产业快速发展。旅游、文化等产业实现了高速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推动了电子商务、增值电信、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地理信息、动漫游戏、检验检测、气象服务等新型服务业态加速发展;认证认可、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家政服务等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兴服务产业蓬勃发展。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 7月份的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 54.1%,环比上升 0.2个百分点。服务业加快发展是促成非制造业经济上升的主要动力。商务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连续两个月实现环比回升 ,分别达到53%和 50%。服务业持续回升 ,特别是新兴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下半年宏观经济实现稳增长、调结构的目标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分析经济形势时称,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到 45.3%,比去年提高了 0.7个百分点,成为结构调整当中一个新的亮点。对下半年的经济工作,徐绍史表示将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是:夯实一产,升级二产,加快三产,促进服务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

  发展滞后

  近年来,中国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拉动作用日益突出,但中国服务业发展长期滞后,结构不合理,总体上仍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新兴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同时,生产性服务业水平不高,尚未形成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生活性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两个预期性指标均未完成,服务业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更加凸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2005年的40.5%提高到了2010年的 43.2%,服务业就业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从 2005年 31.3%增加到了2010年的34.8%。2012年,中国服务业占 GDP的比重达到44.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尽管发展势头猛进,但中国服务业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多差距。同时,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也较低,科技、文化创新不足,消费附加值低。

  中国是金砖国家中惟一一个服务业占比不足 50%的国家。3月 26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发布《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发展报告(2013)》(以下简称“蓝皮书”)这样表示。

  蓝皮书认为,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但其服务业发展则稍显不足。其原因可能在于,中国经济中也存在着与日本类似的二重结构:即同时存在一个面向国际市场竞争的高效率的出口部门和一个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生产率低下的内需部门。中国的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而言开放进程偏慢,在一些服务业部门,大型企业具有很强的市场势力,非国有经济比重低,产业中竞争不足,因而效率提升缓慢,使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相对生产率差距不断扩大,从而使产业结构偏差加深。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徐建国表示,中国 GDP中服务业占比远低于发达国家 70%左右的水平。考虑到中国的发展阶段,现在的服务业占比应该在 60%左右。也就是说,中国目前服务业大概滞后了 15个百分点。这 15个百分点的缺口,加上服务业发展可以促进一、二产的进一步发展,就意味着巨大的增长机会。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服务经济研究室主任夏杰长说:“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其根源也在于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发展太落后。”

  为什么这么说呢?夏杰长表示,中国的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低端的位置,是典型的国际代工模式,附加值很低。究其原因,是缺乏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高技术含量的新兴服务业的有力支撑。要攀升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就必须有新兴服务业作为坚强后盾。

  重点领域

  根据《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目标方向以及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实际需要,今后新兴服务业应重点发展如下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信息服务、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现代物流、设计咨询、文化、旅游、体育、健康服务、家庭服务、养老服务等。

  “加大购买基本公共服务的力度,要加快制定出台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凡适合市场、社会组织承担的,都可以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交给市场和社会组织承担。 ”5月 14日,李克强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

  有专家指出,目前中国政府采购资金规模每年在 1万亿左右,占 GDP的比重低于 3%,明显偏低。未来政府采购规模占 GDP应达到20%的合理水平,政府采购规模尤其是服务类采购规模有很大提升空间。

  “政府向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购买,意味着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将得以进一步理顺,凡是社会和市场能解决的公共服务,政府都将逐渐退出。如养老院,仅靠政府力量解决不了社会需求,可以鼓励社会组织承办,政府给予资助,提高社会力量投入的积极性。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说。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层出不穷,不断涌现的新的信息产品和服务刺激着相关消费需求的增长。据工信部测算, 1至 5月份,中国信息消费的规模已经达到 1.38万亿元,同比增长19.8%,以家庭宽带接入、互联网电视、网络购物、微媒体、手机支付、手机视频为依托的新兴消费形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

  信息消费产业大致包括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网络视频、通信信息、宽带服务、光纤设备、影视传媒、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中投顾问 IT行业研究员李方庭分析表示,“电子支付、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软件服务等发展已较为成熟,商业价值较高;而智能宽带、三网融合正处于萌芽阶段,需要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电子支付等有望占据最大份额,互联网、宽带提速由于涉及范围相对较小,市场份额也将最少。”

  未来,中国信息消费前景广阔。从政策层面上来看,管理层正在对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问题进行研究,努力将信息消费培育成继房地产、汽车之后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预期信息消费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推动相15%至 关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为服务型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国家部署,今后三年信息消费规模年均增长 20%以上。为此,工信部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推进:一是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推动年内发放 4G牌照,三网融合年内向全国推广,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方式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二是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三是丰富信息产品和信息消费内容,鼓励智能终端研发,开展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四是构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费环境。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下半年国内消费市场将呈现一些亮点:从商品消费来看,新型电子产品、节能型和智能型家电、汽车、家具建材等将成为增长点。从服务消费来看,休闲旅游、文娱健身、网络服务消费、家政服务将成为发展亮点。从消费模式来看,网络购物、信用消费、汽车租赁将成为增长点。

  “一些跨国企业因为有经验,在中国政府新政策出来后马上就敏锐地嗅到了发展机遇,纷纷拿地进行服务业等投资,很多跨国公司前两季度营业收入都实现了新增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表示,未来的经济增速还是较乐观的,关键是在于企业是否能够透彻理解目前的经济政策与策略,正确地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寻找机会。

  从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看,电子商务、医疗卫生等新兴服务业的增长成为经济中的亮点。仅以医疗服务为例来看,就包括美容整形、眼科医院、牙科医院、健康体检、养生等多个子行业,而且目前有相当多的服务项目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潮流和城市民众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说,现在提到服务业,更多人对金融、设计、软件、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或者新型服务业比较热衷,而洗染、美容美发、美甲、按摩、修理等生活性服务业则长期被忽视,甚至歧视。产业的发展都应当从百姓生活出发。洪涛指出,生活性服务业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内需、促进就业等意义重大,能提升生活幸福指数。在发展服务业过程中,这些行业应当受到重视,采取措施予以支持,比如加强人员培训、规范运营、保障经营环境、改善硬件设施等。

  同时,洪涛指出,物流、金融、 电商等生产性服务业虽然已经在发展,但需要提升质量和水平,比如物流行业,并非简单地取消环节,而是要优化环节,该增加的投入应当继续增加。

  破除障碍

  当前,中国新兴服务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国际竞争力不强,缺少大企业大集团和知名品牌,服务业人才不足,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制约发展的一些长期性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亟待解决。

  在电信领域,资费高、网速慢、存在垄断现象;在金融保险领域,服务不规范,客户投诉多,民资很难进入;在养老服务领域,床位少、服务差、存在政策性进入壁垒;在传媒领域,机构或企业进入门槛极高,而且体制内和体制外两个世界、两种待遇。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第三产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姜长云表示,国内服务业发展主要还是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市场准入难是一个重要体现。民营资本和外资在进入金融保险、人力资源、医疗、教育等行业时,受到的限制仍然较大,而且,进入后其受到的待遇也不同。

  此外,企业普遍反映用地难、用地贵、税负重,以及审批门槛多、人才流通不畅、公平竞争难等诸多现实问题。慈铭健康体检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级助理伊周表示,随着体检、健康管理等方面业务的发展壮大,公司需要开设新点,但审批手续繁多,新点的拓展往往很难。大医院业务大而全,给民营体检机构带来压力,而且,人才也大多流入大医院,民营机构要获得人才非常难。

  “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最大的制约是体制机制障碍,出路在于改革。”李克强总理曾深刻地点出问题的症结,并指明方向。

  蓝皮书表示,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应引导和鼓励非国有经济进入大多数服务业部门,在扩大开放服务业的基础上,加快服务业内部的体制变革,促进社会资源在各产业之间和各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十大战略性新兴服务业 新兴服务业迎曙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来有为表示,要探索和推进服务领城市场准入方式和监管方式改革,进一步清理服务业市场准入方面的政策规定。

  “在放松经济性管制的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维护竞争性领域的市场秩序。 ”来有为说,“现代服务业中有很多新兴的经济形态,产业链较长,涉及多部门监管问题。今后要根据产业形态的发展逐步完善监管措施,增强新兴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活力。”

  新兴服务业在发展初期普遍是小型甚至是微型企业,许多服务业企业的核心资本是人力资本,没有多少可以抵押的实物资产,迫切需要信贷、债券、知识产权抵押、信托、风险投资等多种融资方式助其起步和发展。

  夏杰长说,要在金融体制上为服务业松绑。他建议借鉴韩国的经验,设立“服务业特别基金”,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微新兴服务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金融业本身就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金融创新,不但可以把金融业做大,同时也能够为服务业注入资金。”

  新兴服务业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甚至许多新兴服务业就是由于技术进步而衍生出来的,但在现实中,很多服务业企业却难以获得国家在政策上的支持。

  以节能服务业为例,国家对节能服务企业的财税、信贷、产业政策都没有落到实处。从银行融资,非常难,主要是没有担保,拿客户的信用和公司的产品去做担保,银行都不认可。找担保公司担保,担保公司需要我们有反担保,最终还是要落到固定资产上面,而节能服务公司是没有固定资产的。

  “新兴现代服务业中的很多企业科技含量高,创造的附加价值大,商业模式先进,应该纳入高新技术企业的范畴,享受相应的支持政策。”来有为建议,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条件和程序应该为现代服务业进行补充和调整,扩大新兴现代服务业中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范围,把新兴服务业的创新型企业纳入支持政策体系内。“毕竟,一旦这些企业发展起来,创造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477.html

更多阅读

国家发改委详解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家发改委详解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21日说,我国将抓紧编制《战略性新兴产 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加快培育和发展战 略性新兴产业。 国务院近日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

十大热门专业 2015高考十大热门新兴专业

  一、新型新闻媒体专业  该专业将传统新闻课程与数字媒体设计和管理结合起来。有些学校更注重电脑技术和网页设计。另一些学校则更强调传播整合和数码技术。  二、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专业兼顾生物学和工程学,旨在解决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家高新区需要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品牌心理博士郭涛指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科技十二五规划提出:必须把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作为科技发展的优先任务。在节能环保、新一

声明:《十大战略性新兴服务业 新兴服务业迎曙光》为网友羙侽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