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谁为地王买单 中国农化,谁为诚信买单(二)



二、探究农化行业诚信缺失的深层原因

    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旧有的社会诚信保障体系被突破,打碎,新的法制的、道德的、利益的社会诚信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然市场经济作用力开始浸透到多种经济结构,多种经济体制和各条行业中,这成为诚信缺失的共性原因:

1、经济规律中成本原则在起作用。

a)机会成本:理论上不守诚信的机会成本是很高的。如一个不讲诚信的人,他要找工作就会付出更多的应聘费用和时间,才有可能如愿。但现实中如果守信诚实者屡屡吃亏,而失信者却屡屡得逞,则前者企业发展或个人发展的机会成本就会大大增加,而后者则成本降低,则价值取向就发生偏差。如果假文凭能屡试不爽,那谁会去花钱求学拿文凭。

b)交易成本:在商品的买卖交易时,守诚信者的首次交易的成本是较高的,但他连续交易或持久交易的成本就会下降,因为他的美誉度吸引了经销商和用户而得到回报;而失信者首次交易的成本是较低的,但连续交易或持久交易的成本就会增高,甚至高到无法再交易,因为他的恶誉度使他失去了经销商和用户,得到了惩罚。他重复投入的成本,就得增加。但假如他只做一锤子买卖(一次交易),则会获利较大。

c) 财富成本:案例调查证明,财富较大者或大型企业坚守诚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一旦失信,他为此付出的有形财富和名声、品牌等无形财富将会很大或较大;而财富较少或较小者,一旦失信,损失的财富将较小,更难有品牌、名声等无形财富流失。所以财富稀少者容易失信。

d)获利成本:如果不讲诚信能降低制造成本、销售成本、资金成本、管理成本并能交易成功,从而获得更高的净利率,则将会产生失信的欲望。

2、资本积累初期的第一桶金现象。勿庸讳言,许多经济人的第一桶金是以出卖诚信为代价的,往往是黑色、灰色或血色的。农化行业在其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许多人“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马克思)。当然他们还会在暴利的驱使下,去践踏社会道德准则,出卖自己的人品、声誉,去骗得第一桶金。众所周知,如此淘金者大有人在,即使眼下为第一桶金铤而走险的也不乏其人。这是市场经济幼稚阶段因个人和法人的财富、资金普遍稀缺而产生的、广为存在的一种现象。

3、社会的诚信保障基础建设薄弱。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的诚信建设大都是靠国家政策,道德约束和个人自律提供保障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则主要靠国家法律,利益机制,经济法人的自律提供保障的。因此,当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突破或打碎了原有的法律体系,道德体系,利益体系后,新的法律体系、道德参照系尚不健全,利益机制不完善,法人代表的诚信决定法人的诚信,社会诚信保障系统作用降低,失信就会传染漫延。

4、经济发展或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因为各种市场经济要素并不成熟,互相制约的作用力不充分,经济规律的作用难以发挥。如执法者与执法对象之间存在着多种利益关系,使法律约束力被利益左右而出现“执法经济”。

 水皮谁为地王买单 中国农化,谁为诚信买单(二)
农化行业由计划经济放开,向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体制多样性、交叉性和行业管理的复杂性、专业性,给行业内的诚信缺失提供了可能的机会和传染的条件,出现了明显的诚信缺失的行业特性:

1、农村县乡镇法制建设相对较弱。在农村、农业、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情大于理,情大于法现象普遍存在,经济契约往往难于执行。“执法经济”现象在农业、农村中尤其突出。市的交易失信的成本太低;

2、在目前整个农业经济中由于“市场化”程度偏低,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不明显。

3、行业经营者(包括制造商、渠道商和地方只保体系)的整体素质偏低,经营管理水平低,业务和财务管理落后,同时法律自我约束力和道德自我约束力偏低。

4、在农资系统、供销系统、植保系统的全面改制中,造成法人、法人代表、责任人的大量变动,原有的行业法规、经济契约、利益分配机制等诚信保障体系受到较大冲击。

5、私营、民营的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大量涌入农化行业,形成了行业大面积的资金匮乏。因此,通过不正当手段占用、拖欠上游企业资金获取第一桶金,成为普遍现象;造成行业内呆、赖、死账水平居高不下。农化制造企业的死账、呆账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经销商。

6、行业管理:市场放开后,行业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一时难以适应市场化运作,形成行业管理跟不上行业发展要求的现状。

7、农化行业由计划经济放开初期的暴利,是胆大妄为者为掘得第一桶金而出卖诚信的诱因。

8、除原药生产和除草剂外,单份制剂和复配制剂的加工配制的技术、资金门槛较低,仿制假冒较为容易。

9、农业种值户(消费者)整体素质偏低,辨识农话产品真伪优劣的能力较弱,很难理性消费,往往使造假者、失信者得逞。

10、 基层行业管理部门的农药检测设备落后,配置不够,对农药的化学成份和含量难以快速准确测定,形成专业技术管理的滞后。给假冒伪劣者以可乘之机。

    上述种种原因已严重地制约了中国农化行业的发展壮大。

三、谁为农化行业失信买单

    近日在为某农化企业做咨询服务时,在市场上看到三种可喜现象:一是看到一些知名企业利用品牌优势正在积极探索新的业态模式:新的通路模式、新的结算方式、新的物流模式、新的合作模式……由经营产品进而到经营品牌、经营市场。这种自2000年始的行业业态模式的探索,对于那些缺乏诚信和品牌美誉度的企业是无法料想和做到的。二是在福建浙江等地听到一批当地经销商因近几年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已声名狼藉,无人登门,自己关张大吉了。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在起作用了;三则是经销商找中小企业订做那种三证、成份、含量、商品名、防治对象与登记公告不符的OEM,已广泛遭到拒绝。企业已开始关注“持续交易”中的成本、关注回头客的价值,关注品牌的价值。

    市场经济规律中的成本规则在起作用了,法治的健全,行业的规范管理在起作用了,社会的道德约束力在起作用了。因为每个人作为消费者都必须享受诚信的交易,这是市场游戏规则的核心,这个核心将会起决定性作用。

    国外农化企业这些年来在中国市场一直坚守着诚信的阵地,因为他们知道,丧失信用的企业是做不大的,丧失信用的人是走不远的。

    近10年来中国农化行业诚信缺失增加了企业管理成本、市场营销成本、品牌建设成本、呆赖帐、库存、资金占用居高不下,大多数区域的行业现状为“小、散、乱、差”(规模小、资源散、结构乱、管理差),勿用置疑,信用的缺失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是因为任何企业都具有市场性和社会性二个方面,缺一不可,否则,企业难以持续发展。

    首先,企业如不能在法律范围内,社会道德准则内,公众利益机制允许下,制订内部游戏规则(流程制度),就难以形成政府、社会、行业、公众和企业员工广泛认可的企业战略目标、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难以支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在企业现代人力资源建设方面,难以吸引人、培育人、留住人;

    再次,企业丧失信用,必定会丧失融资能力,难以获得更多资金的支持;

    最后,员工产生反生产、反市场及反企业行为。员工不会努力工作,只会投机取巧,工作浮华塞责,员工的一个不讲诚信的反市场行为将会使企业损失巨大。

    美国安达信公司为一些资不抵债的大企业做假帐,一朝事发,不仅吐出不义之财,还被罚款,以至轰然倒下。我们确信安达信绝不缺乏人才,也不缺乏品牌,不缺乏资金等,唯一使他倒下的是失去了诚信的支柱。谁会为安达信买单?

    在今天的中国,虽然商誉的缺失和恶劣不只是农化行业一家,但没有别人会为失信者买单。你出卖诚信赚取的钱,或者用来赎回你的诚信,或者会在不久的信用赌博中输光,最终为你自己的诚信买单。想想希望集团刘永好的“忏悔”,史玉柱还债,“三鹿”的倒塌,百度的“道歉”,除此别无他途。

    谁会为中国农化行业的诚信买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5848.html

更多阅读

通报 案例 敲警钟 上 “农药茶”给谁敲警钟(二)?

“农药茶”的出现,制茶者是“茶叶链”意义上的“源头”,自然是逃不开责任,需要给制茶者敲响警钟,具体我已经在《“农药茶”给谁敲警钟(一)》中做了阐述。但是,这个责任不能全部由制茶者来承担。除了制茶者,卖茶者同样要承担责任,“农药茶”

大中通宝折二光背 到底是谁杀死了大中?(二)

张大中从应聘者中挑选大批博士、MBA,并请来几位50多岁的高管来进行评判,进而任命管理职位,有些甚至被直接任命为分公司老总、总监等职务。并随后将这些招募来的人员分批派赴全国各地寻找店面,不久就在青岛、福州、西安、重庆等地开设分

“可口可乐之父”伍德鲁夫:“糖水”这样变“黄金”(二)

在庞巴顿临去世之前,亚特兰大的药剂师阿萨·康德勒以283美元的微小代价买下了可口可乐配方专利和制造销售权,成为可口可乐的第二个主人。康德勒不仅是个药剂师,而且是个善于推销、经营有方的商人。他仔细分析了可口可乐销路不畅的原因

“金王”林世荣:从“金厕所”挖到滚滚财源(二)

传奇人生之巅峰——“金王”富豪 近年来,林世荣的恒丰集团经营规模逐年扩大,香港每年进口的黄金为400多吨,而恒丰的黄金加工量就达50多吨,成为香港第一用金大户。由于其款式不断推陈出新,香港近千家金店,大部分都销售过恒丰的金品。还有

声明:《水皮谁为地王买单 中国农化,谁为诚信买单(二)》为网友活得潇潇洒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