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电 看煤电联营在中国的发展



    近年来,煤电联营作为煤炭行业与电力行业多年来互为渗透的战略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国内也获得了不少的成功范例。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几种煤电联营的模式,有以神华集团为主的以控股和建设电站共举的“神华模式”、以鲁能集团为代表的电办煤的“鲁能模式”、以山西煤炭企业创办坑口电厂的“山西焦煤模式”、以淮南矿业集团与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各投资50%组建淮南淮沪煤电有限公司的“淮沪模式”。

    煤电联营的历史背景

    2005年5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推出煤电联营政策。煤电联营可以说是国家宏观与微观环境影响、计划与市场经济结合的产物。

    在我国目前的电力结构中,约有78%是以煤为原料发电的火电;而在煤炭产量中,有超过60%用来发电,但由于两者处于不同行业受国家不同的指导思想所至,两者成为火电产业链中紧密相连的既合作又竞争一种微妙关系。

    在我国经济结构中,由于煤炭业改革先行一步,市场化程度较高,从1992年7月煤价试点放开,到2002年1月完全放开后,煤炭企业进入市场经济体系,煤炭企业拥有相对自由的定价权,而电价的升降依然受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因而导致出现业界所称的“市场煤”与“计划电”的矛盾。

并伴随着近几年来煤价的不断上涨双方矛盾愈演愈烈,尤其在2008年国家经受冰灾之后煤炭供应出现极度紧张,煤炭价格一路飙升,在2008年发电行业几乎全部处于亏损状态。于2008年12月27日在福州举行的全国煤炭订货会以上,由于煤炭企业与5大电力集团为代表的需求方分歧巨大,终因煤价问题谈判“崩盘”,2009年全国煤炭订货会以5大电力集团未签一单,签约合同不及跨区域煤炭调运计划总量一半的惨淡情形下收场,由此导致煤电两家两败俱伤。可见,在煤价差异上造成的矛盾正在严重地困扰着煤企与电企的正常关系。

    煤价的大幅提升使发电成本加大,电力企业除消化一部分加大的成本外,通过提高电的价格把成本的小部分顺出去,最终由电力用户承担,但电价受国家宏观调控限制,因而煤价波动造成的成本压力主要还是由电企承担。国家推出煤电联营的出发点主要原因就是针对煤价的阶段性上涨,旨在通过煤电联营,使两者成为价值共同体,平衡两者的利益关系。

    煤电联营的有利因素

 中国煤电 看煤电联营在中国的发展
    从整体来看,发改委提出的煤电联营可以起到平衡行业间利润的作用,经过广大理论学者与在企人员的论证和部分实践经验的证实,这是可以探索的、解决煤电矛盾的好办法。从产业发展角度看,煤电运一体化是一个综合能源产业的概念,电力和煤炭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煤电运一体化经营对构筑稳定、安全的能源体系将起到重要作用,也可以促进中国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说,煤电联营不仅仅可以避免煤炭与电力这两大行业在体制上的纠缠,从经济上、从资源利用上有好几方面的意义:

    1、 通过煤电联营,发电企业可拿到稳定的煤炭来源,由于坑口就在煤矿附近从而避免了运输环节,不仅降低了发电成本,煤的经济利用率也可得到提高

    2、 对煤炭企业来说,除了可延长产业链、解决仅提供初级产品的问题,而且在煤炭供应加大的时候,稳定了市场需求。

    3、 煤电联营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煤电联营如果采用“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开发”的方式,不仅可以从投资和土地上节省建设铁路、煤场、水源地和煤碴场的消耗,更可以实现煤矿与电厂在水、煤、灰等资源配置上的互补和综合利用,实现绿色循环经济。

    煤电联营的现状

    伴随着全国建设13个大型煤炭基地的产业规划出台,煤炭资源出现整合趋势。目前,河北和河南已加快了资源整合重组的步伐,山西省也计划“十一五”后三年将煤矿数量由目前的2800余座压减50%以上,控制在1500座以内,5000万吨级甚至亿吨级以上规模的大型煤炭集团将加速成型。

    依照《煤炭产业政策》,我国将重点建设神东、晋北、晋中、晋东、陕北、黄陇-华亭、鲁西、两淮、河南、云贵、蒙东-东北、宁东等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

    煤电联营若获得大规模的发展,必须依据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形成规模化的煤电基地,而煤电基地的建立与当地的煤炭资源分布情况、煤矿的集约化程度、资源供给情况有重要关系,只有形成了煤矿群与电厂群,才能显现出煤电基地的优越性。因而,随着国家政策的正式出台,中国5大电力集团加紧了煤电基地建设的步伐,为煤电联营创造了良好基础。

    据资料显示,2008年,中电投集团对原中电霍煤进行重组,以中电霍煤、白音华煤电公司及区域为单元对资产重新进行整合,实现煤炭生产3700万吨;电力在建及运营装机将达到777万千瓦。华电集团已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政府签订了大型煤电化专案战略合作框架,涉及煤炭开发、特大型燃煤电厂、热电专案、煤化工等板块,项目总投资超过400亿元,预计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200亿元。同时,华电国际集团正在与十几个煤矿商谈收购事宜,虽然还不确定哪一些能够谈妥,但进入煤炭领域的战略部署已经在全力开展。

    另外,国内多家电企表示,受各种自然因素和国家经济形势的影响,2008年收购煤矿或参股煤矿的成本非常高,随着2009年金融风暴对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影响,煤炭行业也在所难免,此时进入煤炭将是较好的时机。并且,随着目前煤炭供应趋于宽松,煤价将会进一步下调,这个时候向煤炭领域进军的成本要低很多。因此,有能力的电企也正在尝试着涉足煤炭行业,与煤炭企业开展不同形式的联营模式。

    煤电联营的困局

    煤电联营目前在电力行业内部成为重要大事,国家相关部门也在极力促成煤电联营的发展,但目前的煤电联营成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成功。

    首先,目前正处于煤炭与电力行业博弈较为紧张的时期,电力企业出现普遍亏损,电力价格仍受政府控制,电价市场化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电力行业未来一段时间内预期并不看好。而煤炭企业近几年来业绩出现大幅攀升,尤其是2008年全面飘红,在这种情况下推进“煤电联营”显然更有利于电力企业。煤炭企业并不如电力企业那么具有积极性,即使在进行开展投资合作上面也具有较高的筹码,抬高了合作的门槛,为煤电联营制造了一定的难度。

    其次,单纯从投资的角度来说,电力企业投资煤炭企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从短期来看,煤炭能源的短缺还将持续,煤炭企业的利润还很高。但电力公司投资煤炭企业大多是为了能获得长期的煤炭资源用于发电,这种合作能保证电力企业煤炭能源的稳定供应,但从长期来看,煤炭不可能像现在这样一直紧缺。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测算,煤矿有效供给能力在2009年和2010年将保持每年增长9%以上,预计2010年度煤矿生产能力可达到31亿吨左右,平均每年增加1.15亿吨。有效供给能力将得到提升。而按照“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的控制目标,2009年以后煤炭需求增长速度必须降到3.5%左右,这与煤炭有效供给能力今后较快增长形成很大反差,煤炭市场可能面临过剩压力。因而,电力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受到长短期不同预期的影响,在进行重大投资时也是较为谨慎。

     第三,煤电联营虽然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但在一些具体实施中不是那么顺畅。据某电力企业反映,根据公司发展要求计划投资一些中小煤矿,通过整体规划后使之成为具备安全条件和生产能力的合法大矿,但一些地方的政府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要求煤矿必须由当地国有煤矿控股,如果进行投资股份是绝对不能超过50%。而按照公司的规划如果不能达到控股很难实现对各中小煤矿的有效整合,因而很多投资计划一时难以顺利开展。

     总之,目前煤电联营开展的不顺利主要是主体双方处于利益的对立面,如果从自身利益出发,难以实现合作共赢的目的,而短期与长期的不同预期也成了阻碍煤电联营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6226.html

更多阅读

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前景浅析 浅析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前景浅析一、农村消费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消费面临着选择范围小、受到购买数量限制、采购和运输等直接成本以及时间精力等间接成本均较高、购买的商品没有严格的质量保证等诸多发展障碍,农民生活

李开盛:国际关系学在中国的发展空间

曾有一段时间,国际关系学成为各高校所青睐的一门“显学”,纷纷开设这方面的本科专业,争上硕士点、博士点,甚至成立相关系、所、学院。这种趋势目前似乎还在继续。据《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5期发布的《中国国际关系学2006年度学科发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跨国公司看到的中国机会

     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为7.7%,低于年初8.0%以上的预期。对此,常驻法国总部的拉法基集团公司副总裁、亚太区战略负责人孟凡辰认为,随着低素质人口就业需求总量回落,中国经济增长不需要  一直保持在8%以上,保持5%~10%的增

游击营销 游击营销在中国的发展环境浅析

简报在线:游击营销在中国的发展环境浅析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突破1千万户,此外,还有数量更多的个体工商户。这一基数决定了中国是最适合产生游击营销案例的最佳土壤。然而游击营销的概念传入中国

浅析农夫山泉营销策略 游击营销在中国的发展环境浅析

简报在线:游击营销在中国的发展环境浅析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突破1千万户,此外,还有数量更多的个体工商户。这一基数决定了中国是最适合产生游击营销案例的最佳土壤。然而游击营销的概念传入中国

声明:《中国煤电 看煤电联营在中国的发展》为网友透明爱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