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新生评语 第19节:第二章 气定神闲笑对一年级新生(2)



系列专题:《海量阅读指导法: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

  2006年上半年全国各地同行掀起到我班听课的热潮,我的六年级学生让听课的老 师望尘莫及。下半年潮水余波尤在,9月刚开学,青岛的一位校长就联系听课,我 们校长说:"一群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整天打打闹闹,有什么好听的?"我心里 十二分感谢校长,上届学生曾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妙语连珠、佳句迭出,而现在 学生一有机会就打成一片乱成一团,与以前那些课简直天壤之别,岂不让人家笑 掉大牙败兴而归?2006年10月27日,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同行以及潍城区同步实 验团的老师们来我校听课,这是这一届学生第一次公开露面,开学快两个月了, 课堂常规基本养成,不至于太丢人。暑假中苦读《说文解字》所掌握的那点古文 字知识也得到了应用展示。在孩子们内存不足的情况下,这已是我最高水平的课 。深圳的唐晓勇老师听课后写道:"我们走进韩老师的课堂,这是一节一年级的 识字阅读课,孩子们在韩老师的带领下,开火车,唱儿歌,拿着写有自己名字的 卡片做游戏……孩子们趣味盎然,学得轻松愉快。韩老师的课堂--质朴、纯真 ,没有修饰、没有过渡,一开始就直奔主题,课堂上也是力求简洁,老师没有精 彩的点评,没有激情奔涌的煽情,真是典型的‘原生态‘课堂!" 2007年6月,我和学生在全市"主题学习"会议上展示近一年来认读2000多汉字, 尤其是阅读背诵《国学启蒙》《弟子规》《增广贤文》《唐诗》《古诗》等古典 韵文的效果。潍坊的老师关注这节课,因为他们从没看过我上一年级的课。这节 课的效果同样是由学生整整一年的"内存"所造就的。

  在学生毫无内存的情况下,我的心怯怯的,不愿有人在9月走进我的课堂,如同不 敢见公婆的丑媳妇。

  淡如清水的9月

 一年级新生评语 第19节:第二章 气定神闲笑对一年级新生(2)
  从2003年起潍坊市教育局把不善言辞的我作为"名师"推介,"名师"成为同事 对我的戏称。2007年秋天到北海后,不管我是否情愿当名师,教育局、学校都给 我设了"名师工公室",校报、宣传栏都大张旗鼓地宣传"名师",谁管你的学 生有没有"内存",赶鸭子上架了。

  虽说做好了让大家失望的心理准备,但作为北海学校最年长的一线老师,面对那 些像学生一样见面问我"老师好"的年轻面孔,真让他们失望也太丢人了。

  学生报到时按座位分四个组,根据表现加分,下午放学时给得分最高的小组每个 成员发了一张卡片。第一天上课时,教研室主任、学校的几位校长、一年级的语 文老师便来听课,边教"a、o、e"边给表现好的小组加分,或许是为了得到那张 卡片,刚入学的孩子塞在一间拥挤的屋子里竟然安安静静地坐了一节课。一直教 高中的几位领导评价:"淡如清水"。我猜想,或许他们内心有几多失望--" 名师"的课与期望值相差太远,与"鼎鼎大名"太不相符。但几位年轻的同事迫 不及待地问:"韩老师,你奖给学生什么?"这些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同事们 刚刚领教了一年级学生的吵闹,正面临着无计可施的烦恼,她们没有心情关注老 师的教学技巧,她们没有去想老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她们更不去思考"情感、态 度、价值观"等课标理念的实施……他们关注的只是在不用"专制"手段的前提 下如何能顺利地上完一节课。于是我的第一招"哄"和"奖"被我的年轻同事们 发扬光大。曾见到同行对"小红花"大加批判,在孩子们对学习语文还没有兴趣 之前,只能"哄"着"引"着一年级学生平平静静地走过9月,从而使老师走出" 声嘶力竭"的困境,摆脱一个星期就哑嗓子的烦恼,"清淡如水"便是精彩课堂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8245.html

更多阅读

一年级新生 第31节:第二章 气定神闲笑对一年级新生(14)

系列专题:《海量阅读指导法: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  4.拼音全部学完后,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表要反复书写。每次作业都把这 三个表写一遍,同样每写一个表都要另起一行,不要混在一起写。  拼音教学提速小技巧 

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 第30节:第二章 气定神闲笑对一年级新生(13)

系列专题:《海量阅读指导法: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  每当学生拼错时,不要直接告诉他们正确拼法,而是让他背诵儿歌,学生马上就 能想到正确拼法。比如,当学生不明白声调标在哪里的时候,一起背诵下面的儿 歌: 有a不放过, 没a找o e, i u并列

声明:《一年级新生评语 第19节:第二章 气定神闲笑对一年级新生(2)》为网友懷烠餘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