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寻求内心的宁静(1)



系列专题:《把握幸福的生命箴言:女人幸福的资本》

  在人的一生当中,有许许多多成功的机会,使你可能发挥自己的一切潜力,而内心中是否始终充满热情,往往成为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分水岭"。那些意气风发的成功人士,必定都具有"热情"的品质。热情,一方面是一种自发的素质,能使你始终保持自身的活力与斗志,同时,它又是一种珍贵的能源,能帮助你集中全身力量,投身于某一事业或工作中,并获得巨大的驱动力。

 第13节:寻求内心的宁静(1)
  寻求内心的宁静

  思想清静,除私欲,戒妄念,实为养生的一大要素。我们的不快乐都源于我们对生活的要求太多,欲望太过于强烈。如果能放下心中的浮躁,在简单的旋律、简单的生活中享受内心的那份宁静,那么生活将永远是那么的美好。

   清心寡欲 力戒妄念

  不与人搞攀比,这样内心才能宁静而不浮躁,要随遇而安,适可而止,知足常乐。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精通养生术的核心是:清心寡欲,排除杂念,思想清静,决不见异思迁,想入非非,并注意消除嫉妒心理。他在当上大官之后,仍把权、势、钱看得淡如清水,从不为身外之物烦恼,继续专心致志地攻读医书,行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德行。他每天利用空余时间为广大百姓治病,没有一点儿架子,随叫随到;对来就诊者,不分亲疏、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并且一概只收成本。对无钱买药的穷人,他还解囊相助。他这样做引起了家人的不满。有一天,夫人抱怨说:"我们没有指望你升官发财,共享富贵,可是你每天忙,我们陪你忙,还把钱财搭进去,我们也并不富有啊!"张仲景听后坦然一笑说:"此为人生区区小事,何必去多想!"常言道:"心底无私天地宽",去除一"私"字,多少烦恼忧愁化为乌有!正如曾国藩所言:廉者足不忧,贪者忧不足;知足者常乐,寓乐自足中。

  和外在行为的动静相比,内心的动静才是根本,精神才是人类生活的本原。要想修身有成,必须在"静"字上下功夫,即使想干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也同样要在这个"静"字上下功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8929.html

更多阅读

win8.1激活工具 第13节:做真实的自己(1)

系列专题:《销售中的心理策略:销售攻心术》  6.做真实的自己  “做真实的自己”是2000多年前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这句话包含了无穷的真理,假如我们能领悟这句话的真谛,并且认真实践的话,一生必将受益无穷。  纵观世界

第13节:小老板的生意经(13)

系列专题:《45个赚钱诀窍:小老板的生意经》  老李和老王相隔200多里地,见到老王,老李先是恭维一番,对老王的食堂能开这么多家,并且都红红火火表示了钦佩,同时道出了自己目前的困境,最后开玩笑地说:“我原来还以为你有6个孩子,1人帮你管理1

第13节:拯救人类的哲学(13)

系列专题:《经营与哲学的智慧碰撞:拯救人类的哲学》  希腊式悲剧都是描绘人们因傲慢而灭亡的过程;《平家物语》也表达了这种思想;我创作的超级歌舞伎《日本武尊》中也有这样的台词:“日本武尊最终患了大病,这病毁灭了这位高傲的王子

第13节:打破自责的锁链(1)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第四章打破自责的锁链  抱怨命运很有诱惑力,但那些相信自我完善的人们会用另一种负责的态度来进行选择。他们把精力放在找到解决个人问题的方法上,然后直面挑战并采取行动,以此作为完

第13节:心灵体验的最佳时机(3)

系列专题:《心想事成的实践指南:超越秘密的答案》  你的现在,是未来的因。  --佛陀   新思想的信念  所谓的"新思想"是建立在我们已经谈论过的系列性宗教及神秘主义之上,它的焦点集中在心灵的精神震动上。19世纪末期,"新思想"在

声明:《第13节:寻求内心的宁静(1)》为网友泪之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