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节:只养自己需要的鹰



系列专题:《生存谋略:历史中的阴谋阳谋》

  葛拉西安智慧箴言53

  未来是不确定的,计划在不确定因素面前无能为力,所以你必须随机应变,前提就是你必须拥有确定的目标和长远的计划。

  只养自己需要的鹰

  战国时期,大将李牧驻守赵国北部边防,常年驻在代郡、雁门郡一带防御北方强敌——匈奴的入侵。匈奴大军生性多疑,且出兵迅速,常令赵国守将摸不着头脑。为了诱歼匈奴单于,李牧特地向军中兵士下令:凡发现匈奴来犯要立刻回营自保,不得恋战,如有违犯一律处斩。匈奴人得知这一消息后,窃为惊喜,认为李牧怯懦,不堪一击,于是准备大举进攻。公元前233年的一天,李牧故意让边防百姓四出放牧,成群牛羊遍布山野。匈奴单于见机会难得,先是派小股骑兵入侵,李牧假装战力不济,败退而去。匈奴单于见天赐良机,于是亲率大军南下想一举消灭赵国北部重兵,可是李牧事先早已做好充分准备。他采取灵活多变的阵势,出奇兵包抄匈奴大军,一举灭掉十几万匈奴骑兵,匈奴单于只身脱逃,幸免于死。

 第86节:只养自己需要的鹰
  战国后期,燕国政局动荡。将军市被和燕太子平相勾结,准备以武力打击燕相国子之及一些大臣和官吏,全国上下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地处燕国东南的北方大国齐国看到燕国内乱不止,于是想趁机出兵,从中牟利。为了更加稳妥地消灭燕国,齐王决定想办法加剧燕国的内乱。于是他派人向燕太子平表示,齐国愿意追随左右,帮助太子整饬朝政。燕太子平信以为真,放松对齐国的戒备,放手发兵围攻相国子之,可是未能迅速取胜,而此时将军市被又临阵倒戈,双方伤亡惨重。燕国百姓纷纷逃到他国去避难。齐王见伐燕时机成熟,于是派兵大举攻燕。燕军经过长期战乱,毫无斗志,懈于防备,齐军长驱直入,最后燕王战死,相国被杀,齐军不费吹灰之力就灭掉了燕国。

  在战争中,敌我双方都时时刻刻围绕着利而展开较量。匈奴单于无时无刻不想挥师南下、掠夺财物,这是他们的大利。当然赵国守将李牧也有自己的利。但是他的高明之处就是利用了敌人想得到的利益,而没有向敌人暴露自己想要的利益,最终诱使匈奴大军南下,而将其一举歼灭。这正体现了“利而诱之”的战略思想。

  战争中不仅要“利而诱之”还要注意“乱而取之”。齐国趁火打劫,“乱而取之”,最终轻而易举地灭掉了燕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了最大的利益。“乱”就会消弱组织内部的力量,瓦解自己的斗志,从而丧失对外的抵御力量。这对敌方来讲是不可多得的进攻机会。齐国正是巧妙地运用了这一计谋,才轻易地取得了胜利。

  中国历代通过“宫廷政变”而取得政权的统治者,大多都是在“乱”中取之。

  武则天死后,中宗继位,唐朝的政局一直动荡不安。由于中宗软弱愚懦,皇后韦氏趁机拉帮结伙,把持了朝政。为了达到独霸朝政大权的目的,韦氏又设计毒死中宗。从此韦氏一党,遍布朝廷,他们为了立威,严刑峻法,致使政局更加混乱。而这正好为李隆基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他身为李氏皇族后裔,拥有众多的支持者。于是他趁机拉拢韦氏的反对者,争取各方面的力量顺利地夺下了皇室大权。

  韦氏之乱成就了李隆基,使他的夺权行动顺利完成。反之,如果中宗在世,统治稳定、天下太平,恐怕李隆基也不敢夺权。如果真是那样,那么也就没有“白头宫女,闲坐说玄宗”一说了。

  做事所需要的心力要因事而论,你的知识和才能没有必要过多的浪费也不要浪费。只养自己需要的鹰,才是高明的养鹰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利益关系,而且这种利益更多地表现为物质利益。因此与人交往,万不可忽视物质的作用,适当地给予别人一些小利益将会使你为人处世左右逢源。当你探望不常见的亲朋好友时,不妨准备一些小礼物。比如买一些糕点或者水果,或者给朋友的孩子买一些小玩具等,这些都会让他们对你产生好感,从而让你的人际关系如鱼得水。当然这些做法只能用于好的一方面,否则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那些可以驾驭事物而不会被事物驾驭的人,才称得上是观察敏锐的人。他可以把最深处的东西探察出来,研究分析他人所需、处境、情绪、才能等。他的观察力是犀利的,能把隐秘的东西发掘出来并破解它。他观察严密,构思独特,推理有逻辑。所有的事,他都能观察、留意、掌握、理解。然后,针对每件事不同的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0180.html

更多阅读

第86节:我们是中国特种兵

第86节:我们是中国特种兵4“作为一个特战队员,要熟练掌握自己的武器装备,不仅要能够使用自己的枪,也要能够掌握战友的枪。我们的要求就是一专多能,虽然你们以后可能是突击手、微声冲锋枪手、机枪手、狙击手、火力支援手等等不同的专业,但

第55节:给予他人所需要的(1)

系列专题:《20几岁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给予他人所需要的  有一句话叫"投其所好"。如果你身上有他人所需要的东西,他人必定会对你感兴趣。而这种东西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比如他人所需要的赞美、能力、安全感等等。

第30节:只和正能量的人共创事业(2)

系列专题:《活出生命的喜悦与自在:我靠挫折来栽培》  我自己在征人、用人的时候,也是以这一套原则为标准,至少要没有经济压力、没有负债。几年下来,发现还真的管用!  如果要把自己归类,坦白说,我现在只能归到第三等"缺钱但积极"的类型,

第29节:只和正能量的人共创事业(1)

系列专题:《活出生命的喜悦与自在:我靠挫折来栽培》  只和正能量的人共创事业  人与人之间是有能量跟磁场的,要与我们共事的人,一定要严加筛选,才能发挥相乘效应。  我常常到各大公司行号演讲,有时候公司的主管人员会打趣地跟我说:"

第22节:身段是自己给的,也要自己放下

系列专题:《活出生命的喜悦与自在:我靠挫折来栽培》  这是人际沟通上的大忌啊!  身段是自己给的,也要自己放下  也许我们的身上曾被赋予某些光环,在闪耀的时刻我们确曾如漫步在云端,但是当光环不得不摘下时,也必须弯下腰再回到平地

声明:《第86节:只养自己需要的鹰》为网友一人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