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新浪上有个标题吸引了我:《汉王刘迎建敲桌子痛斥:山寨电纸书横行如强盗》。
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一直是盗版内容和山寨文化旗帜鲜明的反对者。但是看了这篇报道,虽然我一如既往地反对盗版和山寨,我却不得不说:刘迎建先生敲错了桌子。当然,这并不影响我继续尊重他的那份执著。
在我看来,汉王电纸书今天面临的首要问题完全不是硬件盗版的问题,而是版权内容和用户体验的问题;最有可能给汉王电纸书带来毁灭性打击的也不是山寨厂商,而是汉王自己。
我在前不久写的一篇《谁将成为中国无线阅读市场的亚马逊》中曾经写道:
虽然在美国亚马逊靠Kindle这个数字阅读终端定义和孕育了这个市场,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亚马逊在2007年11月推出Kindle的时候就已经有了9万种图书、10种杂志和14种报纸可供下载。截至到2009年6月,可供Kindle用户下载的数字内容已经增长到30万种图书、29种杂志和38种报纸。
相比之下,我去一家最近卖“电纸书”卖aihuau.com得风生水起的国内厂商的网站,在那里我只看到了他们新推出的几款硬件终端,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能够在上面跑的内容。经过在线销售人员的帮助总算找到他们出售数字图书的另外一个网址,可那里的图书乏善可陈,加起来也就几千种,而且其中畅销书很少。
我当时说的这家厂商就是汉王。
就在刚才,我又一次登陆他们的“汉王书城”。根据他们自己的统计,到今天为止,他们“书籍库”里的各类图书加在一起一共只有6814册!
只有几千本的图书储备量就敢推出数字阅读终端,是一件十分令人不解、甚至几近荒诞的事情。这从一个侧面也可以折射出中国硬件厂商普遍对版权和内容的价值缺乏起码的理解与尊重已经到了何种地步。这是中国硬件厂商普遍存在的第一个问题。
在我看来,没有像样的正版版权作品库支撑的无线阅读终端如同没有馅的饺子和没有鱼丸的鱼丸粗面。任何一款数字阅读终端,如果你的背后没有几万种图书—并且其中包括绝大部分畅销书(譬如机场和超市能够看到的那些书)—的储备,你的终端基本上只具有展示和阐释概念的作用,不具备基本的商业价值。
当然,对硬件厂商来说,浩瀚无边的版权书库不一定非得自己单打独斗地重金打造。我相信,盛大也好,当当卓越也好,其他人也好,将来一定会出现面向数字阅读市场的版权集成商。硬件厂商完全可以选择同版权集成商进行合作来共同开发和拓展这个市场。
问题是,如果硬件厂商不想等到那一天,那么你可能别无选择。你的硬件产品本身的设计和功能固然重要,但是硬件里面能够跑起来的内容至少是同样重要。在规划拿出多少钱来做硬件产品的设计、生产和推广的同时,请同样想好准备拿出多少钱来购买正版图书的数字版权。
据刘迎建先生介绍,“汉王在电纸书的研制过程中,版权投入所捆绑的成本已经占总成本的第二位,内容占到整个产品价格的15%左右。”
我不知道这15%的基数有多大。但是我知道,如果汉王真的想把电纸书做成中国的Kindle,在初期用于购买版权的投入一定需要远远大于产品本身的造价,这是Kindle这个商业模式能够成立的基本逻辑。
在上面提到的那篇报道中,刘迎建先生反复强调的另外一件事就是他们在电纸书中植入的汉字手写识别功能。
我特别理解刘迎建先生,因为他们这些走正路的品牌厂商被山寨厂商折腾得很惨,只能靠自己独有的、有一定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来守卫自己的一片家园。但是,我也要说,这也恰恰会误导他们,使他们误以为能够把山寨强盗们屏蔽在外面的东西就是消费者想要的东西。他们在试图推出新一代消费终端的时候往往会背上历史的包袱,过于迷恋自己的看家本领而忽略了对消费者体验、行为方式及价值取向的有方法论指引的调查与研究。这是中国硬件厂商普遍存在的第二个问题。
我并不是说手写识别技术没有价值,也不是说把手写技术植入数字阅读终端一定没有市场。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手写识别永远不会是无线阅读市场中最高的那个门槛。就消费者的体验而言,我们可以想到很多东西可能比手写识别重要,譬如书库的丰富性、内容获取的便利性、屏幕和文字显示的清晰度、外观的“潮”与“酷”、电池的耐用性、产品的轻便性,等等等等。
无独有偶,就在昨天晚上,我问中国最大的网上图书音像零售商的老总为什么还不启动数字阅读的市场,她的回答恰恰是“硬件产品还远远没有到位”。
因此,像汉王这样的硬件厂商在推出下一代数字阅读终端的时候,最好暂时忘了自己所谓的“核心技术”,而是真正从消费者出发,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他们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特别重要的是,这里所说的消费者不是笼而统之、从8岁到80、从城市到乡村放之四海皆准的消费者(以后越来越不存在这样的“消费者”),而是能够被清除界定、具有特定属性的细分消费者群体。
我相信,未来在数字阅读终端市场以及所有其它下一代娱乐终端市场,最终胜出的厂商一定会同时具备两个要素:第一,有一颗慧心和慧胆,尊重版权与内容并且在这上面敢于投入;第二,有一双慧眼,尊重消费者并且善于在他们身上发现他们真正的、现实的、而不是厂商根据自己过去的所谓“技术专利”臆想出来的消费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