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博弈论:你们都是大傻瓜,我是天下大赢家(2)



系列专题:《思维方式大变革:三天读懂博弈学》

  举个小例子,可能会有助于读者朋友理解博弈论:

  某晚你正在与朋友在电影院看电影,突然电影院起火了。电影院只有两个门,在你选择其中一个门逃生的时候,你要考虑这个门是不是大多数观众会选择的。因为如果你选择的门是很多人选择的那个门,你就有可能因人多拥挤而葬身火海。如果你选择的门是少数人选择的,你将有机会逃生。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如果你是一个很理性的人,在你做策略选择时,你必须考虑到在同一"局"中的其他人会如何选择,因为这关乎你的成败甚至生死。这就是博弈。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甚至可以说有人群存在的地方就有博弈存在。简单说来,博弈论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决策、以及这种决策如何达到均衡的科学。每个博弈者在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不但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目的行事,还必须考虑到他的决策行为可能对其他人造成的影响,以及其他人的反应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通过选择最佳行动计划,来寻求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对博弈论通俗的理解就是:它是关于人与人"斗心眼儿"的学问,如何在斗争中让自己更加"老谋深算"、从而立于不败之地的学问。

 第2节:博弈论:你们都是大傻瓜,我是天下大赢家(2)
  博弈论的出现只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其开创者为数学家约翰·冯·诺伊曼与数量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冯·诺伊曼把博弈分析扩展到扑克游戏中,相对于其他问题,扑克游戏无法确定对手是否存在"虚张声势",其博弈过程也就更加复杂。他将博弈研究朝着数学推进了一步,不过在他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合作之后,博弈才和数学真正融合在一

  起。1944年,二人出版了后来被视为博弈论开山之作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该书的出版使人们开始按照博弈方法分析经济竞争、军事冲突等生活中原来不被看作是博弈的行为。到今天,博弈论已发展成一个较完善的学科。

  ⊙奥斯卡·摩根斯坦(Oskar Morgensteen,1902-1977)

  著名数量经济学家,1902年出生于德国,二战时期,纳粹战领奥地利之前在维也纳工作,后来到普林斯顿大学任教。1944年,他与数学家约翰·冯·诺伊曼共同完成了博弈论的开山之作--《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从此,博弈论成了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中的一种核心工具。除了博弈论以外,摩根斯坦在国防经济学、太空探索和经济预测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博弈论对于社会科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今人们称博弈论是"社会科学的数学",或者说是关于社会的数学。从理论上讲,博弈论是研究理性的行动者相互作用的形式理论,而实际上它正深入到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博弈论的影响及对其的研究是如此广泛,以至于有人说,最新的经济学国际关系理论,都已经被博弈论重写了,更有学者声称"要用博弈论来改写经济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1058.html

更多阅读

第34节:好的薪水都是‘谈‘出来的(2)

系列专题:《职场女性生存法则:人人都是杜拉拉》  除了在面谈中要清楚表达自己的市场价值,对职场人来说,应该建立另一种积极的认知:争取合理的薪资。这是一个长远的目标,第一次没谈成,不代表就要放弃。   要提高谈薪水成功的几率,其实只

第22节:‘懒女人‘任何地方都不招人待见(2)

系列专题:《职场女性生存法则:人人都是杜拉拉》  正在这时,工厂老板来了。他一眼就发现小云在作业线上走来走去,这是违反车间规定的,于是叫住了她,问她原由。老板批评她违反了规定,小云不服气地说:"我只是帮帮她,又没有耽误自己的事!"老板

第10节:博弈论:你们都是大傻瓜,我是天下大赢家(10)

系列专题:《思维方式大变革:三天读懂博弈学》  事实上,对博弈论的理论研究也并非全部信赖于数学技术。博弈论中有一个分支被称为非数理博弈论,其代表人物是托马斯·C.谢林。谢林关于博弈论的著作,只有在早年的时候用到-些公式和图表,在

第9节:博弈论:你们都是大傻瓜,我是天下大赢家(9)

系列专题:《思维方式大变革:三天读懂博弈学》  所谓非零和博弈,是既有对抗又有合作的博弈,各参与者的目标不完全对立,对局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情况。在非零和博弈中,一个局中人的所得并不一定意味着其他局中人要遭受同样数量的损失。也就

声明:《第2节:博弈论:你们都是大傻瓜,我是天下大赢家(2)》为网友爱的警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