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职业规划,为你的未来买单(1)



系列专题:《教你如何找到好工作:大学毕业从零开始》

  第三章职业规划,为你的未来买单

  骑驴找马,不如按“图”索骥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择业,是每个大学毕业生必须面对的难题。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在心理上需要一个“缓冲期”,这个缓冲期包括一份工作、一份薪水、一些经验。很多毕业生迫切地想要找到工作,他们不在乎工作的内容、性质、是否符合自己的职业预期、是否能发挥自己的能力、是否能为自己的事业积攒有利的资本,匆匆上岗,抱着“先工作再说”的念头。工作后又对自己的职责疏忽大意,只想赶快跳槽。 而用人单位不喜欢招毕业生的原因也就在于此。用人单位招聘新人,有一定的培养投资,如果毕业生的头脑里没有具体的职业规划,缺乏长性,没工作几天就跳槽,会为公司带来很大损失。 就毕业生本身而言,骑驴找马不失为一项权宜之计,先就业后择业,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以便有更大的职业发展。骑驴找马的人,如果能在半年之内找到适合自己的“马”,对职业生涯影响不大(损失了半年时间)。但是,那些找不到马,一直骑驴的人,职业前景和自己当初想象 的完全不同,他们大多陷入了以下三种情况: (1)习惯骑驴,不会骑马。 与鼓励个性的校园生活不同,应聘者进入职场,必须

  迅速转换自己的角色,可以说,转化过程越快,适应性越 强,成功率越高。所以,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甫入职场 的毕业生会主动或被动地适应工作环境,并在短期内具备 职业特征。这种职业特征一旦形成,就有一定的稳定性, 最终成为惯性,严重的甚至发展为强迫性职业病。 职业习惯包括行事风格、做事习惯、行为准则和思考

  方式,这种习惯甚至能够渗入到个人的性格中。职业习惯 一旦形成,很难改变,这就造成了一个人一旦长时间从事 某项职业,对其他行业就会存在隔阂。特别是新人,往往 会完整地接受一套行业习惯,转行时这些习惯就会成为适 应新工作的阻碍。这种情况不只存在于不同行业,不同企 业因公司理念的不同,也会对员工有不同的要求,所以, 要从A公司进入 B公司,也要面临职业习惯的调整。 骑驴找马的人,往往因为已经固定的职业习惯,失去

  了适应新环境的可能。而且,转行的代价很大,即使找到 合适的“马”,也要再花很长时间调整。

  2) 习惯骑驴,不再找马。

  职业习惯一旦形成,很难更改,而每个人身上都有安于现状的惰性,既然骑驴很舒服,何必再去找马。于是,这些人与真正能够发挥能力的职业失之交臂,有些人后知后觉,但悔之晚矣,有些人则会认为自己天生就是骑驴的,最悲惨的一种是一心想着马,却无法摆脱驴,最后怀才不遇,怨天尤人。

  (3) 骑不好驴,找不到马。

  即我们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

  未经择业轻率就业,对从事的工作既无兴趣也无好 感,敷衍了事,只想赶快找到更好的工作,这样的人无法 改变“吃着盆里,惦着锅里”的心态。即使他得到了想要 的工作,还是会习惯性地感觉这份工作不合适,自己应该 有更好的工作。一个人的工作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心态 与努力,眼高手低的人没有稳定的心态,也不肯付出努 力,他们往往骑不好驴,更找不到马,最后两手空空。 而且,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新人初入职场,第一份工 作往往很不错。当他们扔掉第一份工作找到第二份、第三 份、第四份……却发现手上的工作不论待遇还是条件都不 如第一份。

  这并不是迷信,很多时候,毕业生找到的第一份工作 往往有不错的条件,而且他们的工作也较为顺利。这是一 种运气,即巴西作家保罗·柯艾略在畅销书《牧羊少年奇 幻之旅》中所说的“新手的运气”。要对一份工作,一个 行业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也需要三到五年时间,所以,新 手不宜轻易放弃第一份工作,放弃第一份工作,既失去了深入了解工作的机会,也失掉了自己的“新手运气”。 那么,如何最大程度地节省时间、保留运气、避免无用功?这就需要毕业生对自己的未来做出完整准确的职业规划,按“图”索骥。既然目标是马,就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骑驴上!

  做好职业规划,节约时间成本

  职业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简称,是一个人对自身职业发展进行持续计划的过程。职业规划的含义宽泛,我们最常说的职业规划是指对未来职业的目标管理,包括个人应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如何得到相关工作,工作短期目标、长期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步骤和方法。 制定职业规划,求职时有了既定目标,就可以节省时间,直奔主题。先规划后求职,能够给毕业生带来诸多优势: 节约求职成本。

 第12节:职业规划,为你的未来买单(1)
  漫无目的地寻找工作,与看清目标主动出击,相差了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时间精力。有了明确目标,就可以把时间精力尽量集中在目标上,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损失,提高求职成功几率。 保证工作的稳定性。

  职业规划的目标,就是毕业生心目中的理想目标。一旦找到了这样的工作,很大程度能够避免“骑驴找马”心态的产生。因为这份工作已经成为实现职业规划终极目标的必然步骤,毕业生会把精力集中在“努力工作,向下一步目标迈进”,而不是“敷衍了事,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机会”。 提高工作成就感。

  一个热爱篮球的人,即使得到乒乓球世界冠军,仍会觉得遗憾无奈。这是因为理想职业和现实职业脱节,导致现实职业的成就不能让人产生最大的满足。所以,拥有一份理想的工作,是拥有事业满足感的第一步。职业规划能够较好地避免“理想职业和现实职业脱节”,从而提高人的工作成就感。做为职场新人,工作成就感也是进步的动力,是毕业生不能忽视的心理因素。 提升职业竞争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1612.html

更多阅读

第12节:一切改变,由你开始(2)

系列专题:《关系决定命运:不抱怨的世界2》  接着,她又说了不少挖苦的话,还抓起门把手,很夸张地向我演示应该如何正确地开关门。她一边很慢地演示一边说:“看到了吗?这很简单:开——关,开——关, 开——关!”  我小声嘟囔了几句道歉的话,看

第60节:甩掉抱怨,改写你的(5)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心理学家乔治·凯利指出,我们应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生活。通过经常扪心自问,我们可以改变那些不现实的、不好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观。例如,改变过分抱怨的思想不仅包括要放弃这种思想,还应

第59节:甩掉抱怨,改写你的(4)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客观评价自身的价值  突发性的价值思想包括以下这些观点:你如果表现出色,你就有价值。一个人的价值与其表现成正比。通常情况下,当人们达不到自己预想的价值标准时,他们就可能落入自我

第58节:甩掉抱怨,改写你的(3)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如果我们在为自己分类时使用了一些消极的名词、形容词以及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动词,那么很明显我们已经掉进了抱怨的陷阱中。美国哲学家乔治·桑特亚纳曾经指出,“简单的一个词‘是’(is)

第57节:甩掉抱怨,改写你的(2)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人们在描述一个人总体的“本质”对经常会使用抱怨分类的这种方法,但是,这个过程绝对是不合理的。用一个简单的词就可以解释一个人的“本质”吗?那个人能接受别人用这个词表示对他“本质

声明:《第12节:职业规划,为你的未来买单(1)》为网友迴身訴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