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我们唯一应当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1)



系列专题:《大萧条中的罗斯福:谁拯救了美国》

  第一章."我们唯一应当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1933年3月12日,是罗斯福On the Bank Crisis (第一次"炉边谈话")。他说:"我们唯一应当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这句话抓住了经济危机的信心根源,这次"围炉夜话"时值银行即将重新开业的前夜,他以亲切诚挚的声调、质朴实用的语句,对全国人民就银行暂停营业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释、劝告和教育。简短的谈话,化解了长期郁结在人们心中的恐惧、不安和迷惘。

  最后的大泡泡:从繁荣的顶峰到危机的谷底

  经济崩溃就如一个毫不留情的劫匪,它会在突然间伸出强有力的大手,抢劫人们辛辛苦苦的创造出来的财富,直至把无数人变成赤贫。而在人类历史上的大崩溃中,以1929年的美国股市崩盘最为惨烈。

  股市一夜之间使美国5000多亿美元的资产化为了乌有。股市的大崩溃导致了经济大萧条,美国经济从此陷入经济危机的泥淖--86000 家企业破产,5500 家银行倒闭,美国金融界陷入窒息状态;GNP 由危机爆发前的 1044亿美元急降至 1933年的742亿美元;失业人数猛升到 1700万以上,占整个劳动大军的1/4还多;有3400万人没有任何收入。(1。30年代的大崩溃)

 第4节:‘我们唯一应当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1)
  不过有些行业却是分外兴隆。出售避孕药物的行业一年赚了2.5亿元。在全国居民中,有一半以上每星期看一次电影(成人票价二角五分,儿童一角)。吸纸烟的人逐年增加,当时谁也不知道这个习惯是有害的。"开耳温奈特"牌冰箱和"阿特沃特o肯特"牌收音机畅销一时。小型高尔夫球场和流动图书馆也很兴旺。阿尔弗雷德oCo富勒组织了一批人挨户推销刷子,成绩很好,仅在严峻的1932年8月一个月里,销售额竟由1.5万元增加到5万元,以后更逐年增加100万元之多。

  另外,有一个名叫Jo保罗o格蒂的天才人物,悄悄把好些廉价油井买了下来,太平洋石油公司共有100 万股份,他竟在1932年2月掌握了其中的52万股!各地也有个别幸而得手的生意:马萨诸塞州昆西市有一家外观挺特别的餐馆,屋顶漆成鲜橙色,外表模仿殖民时代的建筑风格,这时正濒于破产。赶巧街对过来了一家戏班子(第一台戏是尤金.奥尼尔的九幕剧《 奇异的插曲》),每晚8时30分中场休息,观众纷纷到这家餐馆吃饭,于是老板霍华德o约翰逊轻松渡过了难关。但这些"幸运儿"毕竟只是凤毛麟角而已。

  当时的航空运输业也是一落千丈。那时的班机有12个座位,可是据商务部统计,平均每班有7个座位是空着的。除了新发明的有声电影外,所有其他娱乐场所都濒临破产。爵士音乐家埃迪o康o登整整4年只灌了4次片子,因为唱片制造业的营业额由每年5000万元跌到了25万元 。萨莉o兰德能勉强维持生活,是靠她那些著名的扇子舞。记者问她为什么要搞这样的玩意儿,她回答说:"我不脱裤子,就挣不到钱啊。"

  但是以上种种都只能算是例外。重工业的"龙头老大"美国钢铁公司,当时的开工率只达19.1% 。美国机车公司不需要好多钢材了,在20年代,它平均每年售出600台机车,可是1932这一整年只卖了一台。汽车制造业也不像往常那样大量买进钢材了,一些大名鼎鼎的汽车公司逐渐消失了,什么施图茨汽车公司、奥伯恩公司、科德公司、爱德华o皮列公司、皮尔斯o阿罗公司、杜森贝克公司、富兰克林公司、杜兰特公司、罗科摩比公司等等,都是如此。

  更为悲惨的是,无数人因交不起房租被房东赶到街上,这些人只得露宿在丛林、公园、街头、车站……许多人要靠吃野草根、蒲公英度日。美国的整体经济水平倒退至了1913 年的水平。农产品价值降到最低点--农民们一如既往地从事长时间的艰苦劳作,但生产出来的东西或者卖不出去,或者所卖抵不上所耗成本:一蒲式耳(约合36升)小麦的售价不到2角5分,一蒲式耳玉米是7分,一蒲式耳燕麦是1角,一磅棉花或羊毛是5分,糖1磅是3分,猪、牛肉1磅是2分半,200个一箱的苹果如果个个完好,才卖4角……

  蒙大拿的一位牧场主因为饲料昂贵,好不容易赊到一批子弹,将牛羊全部射杀,然后扔进山沟,而运往市场的运费大大超过了卖掉它们的价钱。从南北卡罗来纳一直延伸到新墨西哥,地里的棉花没有采摘,果园里挂满正在溃烂的葡萄和橄榄。一车小麦卖到城里仅够买一双4美元的"汤姆·麦坎"牌皮鞋,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还合算。

  关于商业周期的神话,公众的兴趣不断增长。左右商业周期的,究竟是生产过剩,还是生产不足,是银行的运作、方法的创新,还是希望或恐慌的歇斯底里?人们搞不清楚。但是,"猜测披上了预言的外衣,希望抢先于计划"是直接导致美国发生经济大崩溃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赌博式的投机。美国股市在经历了1920-1921的急速下跌之后,很快就恢复过来。由于公司收益良好,加上整个国家的经济形势也非常好,股价上涨是理所当然的。

  涨势一直持续到1926年,媒体却在这个时候不合时宜地出现了看空股市的评论。结果,导致股市在第一个季度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震荡--股票指数暴跌了超过20%。但很快又恢复正常,至同年年底,股价已经基本回到了年初的水平。

  经历了1926年的大幅度回调之后,人们的乐观情绪更加兴奋、高涨,股票价格开始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的上涨。尽管人们乐观情绪高涨,但后来的研究者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实际上正是在1927年开始显示出下滑的征兆。同年,美国联邦工业指数出现了小幅度的下跌,这是本轮经济繁荣以来该指数第一次下跌。那一年的夏天,美国经济繁荣最重要的支撑之一的汽车工业也快速走向经济大崩溃的边缘加了一把力:亨利·福特宣布停止生产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款轿车:T型轿车,转而开发新的车型。作为回应,股市出现了小幅下跌,但很快又反弹回来。(2。30年代的T型轿车)

  1929年3月,柯立芝总统在他的离职演讲中再次宣布:"股票在目前的价位上还是比较便宜的。"

  "一个人如果每周存下15美元,投资于优质普通股,并让红利和股权不断积累,那么,20年后,他将至少有80,000美元,来自投资的收益大约是一个月400美元。他会阔起来。因为收益能让他阔,我坚定地相信,任何人不仅能阔,而且也应该阔。",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约翰·J·拉斯科布在1929年夏天这样声称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1669.html

更多阅读

第22节:‘我们唯一应当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19)

系列专题:《大萧条中的罗斯福:谁拯救了美国》  而罗斯福恰恰满足了他们的这个愿望,并且亲切地称他们是"我的朋友们"。据统计,在12年总统任期内,罗斯福通过电波与人民交流时,超过300次以"我的朋友们"的亲切称呼对他们表示欢迎。此前,威尔

第21节:‘我们唯一应当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18)

系列专题:《大萧条中的罗斯福:谁拯救了美国》  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绝大部分也将前往首都。只有萨姆·罗森曼因要出任纽约州最高法官而不能随行。莫利名义上任国务卿特别助理,实则是为了更充分地继续发挥他在罗斯福身边的作用。白

第20节:‘我们唯一应当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17)

系列专题:《大萧条中的罗斯福:谁拯救了美国》  其次要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农产品价格和购买力;坚持由联邦和各级地方政府采取行动统一管理救济工作,力避目前的分散、浪费和不均的现象;此外,要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用事

第19节:‘我们唯一应当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16)

系列专题:《大萧条中的罗斯福:谁拯救了美国》  人们对时局、政府政策的怨恨之情已达到饱和的临界点,"有一种强烈的悬空之感,一种忧郁的烦躁,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当某个城镇的银行破产时,广大存户表现出的不是愤怒,而是觉得自己的社区已

第18节:‘我们唯一应当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15)

系列专题:《大萧条中的罗斯福:谁拯救了美国》  后来,有个特工告诉记者:"从西奥多o罗斯福时代起,我就跟随历届总统到处旅行,从来没见过有人这样嘘总统的,这样成群结队上街来对总统作蔑视的手势的。这太难看了。"   结果是顺利成章的事

声明:《第4节:‘我们唯一应当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1)》为网友未了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