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在给定环境条件下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20)



系列专题:《经济学经典巨著:经济周期循环论》

  因此,这种在个人行为里的经验方式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它的合理的基础。在一定条件下,有一种经济行为能够在现有的手段与可能的最好的方式所满足的需要之间建立一种均衡。我们所描述的价值体系与经济均衡的位置是相对应的,而这种经济均衡的构成部分是不能改变的(如果所有的数据保持不变),否则,个人就会感受到他的境况比以前差。因此,只要问题是使自己适应条件,而且只是服从经济系统的客观需要,而并不是期望改变它,那么对于个人来说就只有一个并且是唯一的一个行为方式采用,这个行为的结果将保持不变,只要给定的条件也保持不变。?

  假定读者对竞争与垄断情况下的交换和价格的一般理论是熟悉的,我们就可以顺便注意到,普遍存在的交换可能性很自然地将会改变每个人的价值体系。根据根本的原理,资源的各个单位在可能的各种用途之间分配,以产生相等的边际满足,这个根本的原理当然将仍然起作用。在交换经济中,我们可能这样表述这个根本原理:对所有的家庭来说,价格必须与消费品的边际效用成比例;同时对所有的厂商来说,产品的价格必须与它们的边际生产率成比例。但是实际中一个新的现象产生了,即生产者将不再按照对于他们来说这些产品所具有的任何"使用价值"来估计产品的价值,而是按照生产者最后所获得的产品的效用来估计。每个人对自己的产品的评价尺度,以及因此产生的每个人对他自己可能拥有的生产资料的评价尺度,将由这些商品的价值尺度构成,即用通过出售这些生产资料的服务所获得的收入来交换或者买入的商品。完成这些操作的最有利的途径是根据经验找到的,每一种商品或者生产性服务都将按此来评价。?

 第44节:在给定环境条件下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20)
  在交换经济的每一个时期,我们所能观察到的所有无数的交换,在总体上构成了经济生活循环流动的外部形态。交换规律向我们展现了根据给定的条件,这种循环流动是怎样得到解释的;它也告诉我们,只要这些条件保持不变,为什么这种循环就不会改变,以及为了让自己适应这些条件的变化,这种循环流动为什么改变和是怎样改变的。在假定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在每一个连续的时期内,同一种类、同一数量的消费品和生产者货物就会被生产出来和被消费。因为在实际上,人们是根据经过反复证明的经验来采取行动的,而且我们认为,在理论上,他们是在给定的条件下,按照现有方法的最佳组合的知识采取行动的。但是在各个连续时期之间还有另一种联系,因为每一个时期都会使用其前一时期为它准备的物品,而且每一时期也会生产货物供下一时期使用。为了使陈述简单化,我们现在将这样表述这一事实,假定每一时期只消费上一时期生产的产品,而且只生产将在下一时期被消费的产品。这种让两个经济时期相吻合的办法不会改变任何实质性的东西,这是很容易看清楚的。根据这个假定,每一种消费品都需要两个经济时期才能完成,不多也不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1795.html

更多阅读

第51节:在给定环境条件下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27)

系列专题:《经济学经典巨著:经济周期循环论》  但是除了这一点,我们没有理由在这里再进一步谈信用支付工具。如果信用工具只是用来替代某种已经存在的金属货币,那么它们的使用本身将不会产生任何新的现象。如果一种特别的交换行为年

第50节:在给定环境条件下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26)

系列专题:《经济学经典巨著:经济周期循环论》  至此,我们仅仅是把货币当做流通手段。我们所观察到的只是那些货币量的价值的确定,这些货币量实际上是用来使大量商品定期流通的。显然,在每一个经济系统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还存在着不

第49节:在给定环境条件下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25)

系列专题:《经济学经典巨著:经济周期循环论》  那么,这种个人的货币交换价值是怎么形成的呢?在这点上,我们将结合货币理论和我们刚才所讲的经济过程的流转来谈。根据我们的概念,我们立刻会看到,个人的交换价值必须一直回溯到生产者的货

第48节:在给定环境条件下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24)

系列专题:《经济学经典巨著:经济周期循环论》  经验表明,每一个人都对他的货币存量估价。在市场上,所有这些个人的估价会导致在每一单位货币和所有其他商品的数量之间建立一种确定的交换关系,原则上就像我们以前说其他商品一样。在给

第47节:在给定环境条件下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23)

系列专题:《经济学经典巨著:经济周期循环论》  因此,从这个解释的观点出发,我们看到了不断得到更新的商品流。只在瞬间似乎存在与某种个别货物存量相类似的东西;而且实际上人们只能在一种抽象的意义上谈论"存量",也就是从某一种类和数

声明:《第44节:在给定环境条件下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20)》为网友稳場枪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