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授的隐藏魅力下载 第17节:第三章 魅力教授团队(3)

 女教授的隐藏魅力下载 第17节:第三章 魅力教授团队(3)


系列专题:《揭秘顶级商学院:我在北大读国际MBA》

  回顾那段时光,林毅夫说:“我回到祖国大陆是希望能够参加工作。可是我想,如果要想真正地很好地参加工作,我应该对这个社会的问题,包括它的意识形态,包括它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台湾看了一些,但都是经过二手三手的,所以我回到大陆以后,就希望进北京大学,把在过去几十年发展背后的一些零星的问题搞清楚。”在北大经济学系政治经济专业读研究生期间,他刻苦钻研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并开始了自己对于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思考。

  1980年春天,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再次改变了林毅夫的命运。当年,西奥多·W·舒尔茨和芝加哥大学前副校长、经济系主任盖尔·D·约翰逊应邀访华,舒尔茨教授在北京大学作了一次演讲,学校安排林毅夫担任舒尔茨教授演讲的翻译,这个年轻人的才气、风度给舒尔茨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授力邀林毅夫到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攻读博士学位。

  1982年,获得了北大经济学硕士学位的林毅夫来到芝加哥大学,师从舒尔茨教授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当时,年近80岁高龄的舒尔茨已经退休10年了,10年没有带过任何学生的教授破例选择了来自中国的林毅夫作为自己的关门弟子,而且又是在全球经济学研究重镇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不得不感叹命运对林毅夫的眷顾。

  虽然有早期台湾求学的背景,但和很多同期到美国求学的大陆学生一样,林毅夫面对的是完全迥异于大陆“政治经济学”体系的西方经典经济学,这就意味着他必须从学习到思想到理念经历一次深层次的重构。今时今日,很难再现林毅夫当初付出怎样的努力,完成了这种转变,但现在CCER的治学风格某种程度上重现了芝大经济学系的传统——深夜一两点钟,朗润园很多间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在芝大,不管干到夜里几点,走出办公室换口气,你总能看到其他人的办公室还是亮着灯。”  如是4年,林毅夫在同期的同学中第一个拿到了博士学位。他的毕业论文《中国的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证》被舒尔茨教授誉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随后,林毅夫到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做了一年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他积极促成中国的农村研究专家和舒尔茨等国外经济学者的交流。一系列关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农村人口转移、社会保障、粮食贸易与安全等方面的论文在这些学者手中发表出来,中国农村的改革研究不断推进。3.带着30多箱资料回国  学成的林毅夫没有任何犹疑,踏上了回国的归途。

  研究林毅夫人生历程上的若干个关键转折点,就可以明白,即使80年代出国潮汹涌澎湃,林毅夫也终究会回国继续他的梦想与事业。唯一的问题在于,对于一个导师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学者而言,在美国这个全球经济最发达、学术条件最优越的国度,经济学者可能的成长空间和预期成就都更有保障。换言之,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还占据主导位置的80年代的中国,林毅夫的学术发展前景在很多人看来并不乐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2463.html

更多阅读

女教授的隐秘魅力种子 第15节:第三章 魅力教授团队(1)

系列专题:《揭秘顶级商学院:我在北大读国际MBA》  第三章魅力教授团队  第三章魅力教授团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研究中国经济最权威的学术机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汇集了一批享有国际声誉的专家学者,面对莘莘学子,他们倾囊而出

声明:《女教授的隐藏魅力下载 第17节:第三章 魅力教授团队(3)》为网友弄不死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