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2)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在丰田、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引领下,一些外国汽车制造商已经把印度作为某些零部件来源地,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印度汽车零部件出口年均增长达到25%。不过,以2006年28亿美元的出口额,在全球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中,印度所占比例依然不到1.5%,远远落后于巴西、墨西哥等其他低工资汽车零件制造中心。与瑞典十分类似,印度各大学十分重视工程专业,欧洲、日本的一些汽车制造商最近也在印度设立了设计与工程中心。不过,在这个由发达经济体主导的行业,印度还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

  吸引欧美国家大部分注意力是印度经济的某个侧面,一些印度企业在知识产业领域取得成功,在这些领域,尤其是在软件、医药、娱乐行业,发达国家一直将其作为自己的独占领地。这些成功的知识型企业吸引了富有创造才华的年轻人才和掌握专门技能的熟练工人,规模相当庞大。对任何一个有志于实现现代的国家而言,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工人都是至为重要的资源。但是,这些人代表的只是印度年轻人的一小部分,几十年来印度忽视了其他绝大部分人的基本教育,对经济发展造成破坏性影响。比如,根据联合国排名,印度国民识字率在177个国家中排在146位,比刚果、卢旺达、老挝还要落后不少。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根本没有文盲的位置,一个国家的大量国民如果无法阅读,不具备基本计算能力,那么该国实现经济全面现代化的进展只能是极其缓慢。要想让一般印度人具备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基本能力,至少还需要一代人的时间。

  尽管每年有250万大学生从近6 000家印度高等教育机构毕业,不过大部分印度大学生的技能水平远低于欧美学生,甚至也不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大学毕业生水平。最近对欧美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经理所做的一项调查指出,只有25%的印度工科毕业生满足他们的用人标准,符合要求的文科与理科毕业生比例更是只有10%——印度的这两项指标都远低于中欧国家。每年获得高等教育学位的印度青年数量高于法、德两国,基本与美国持平,不过他们的平均知识与技能水平还是低得多。

  尽管如此,印度高校每年还是能够培养出5~10万名足以与世界各国学生媲美的大学毕业生,科学与数学专业尤为突出。他们就是印度现代化建设、软件开发、医药制造行业的宝贵财富,为这些行业提供了高技能劳动力。但是,推动整个行业具备世界竞争力的这些公司并不能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印度发展进步的强大推力,而是应该像归功于自由市场的中立判断一样,归功于他们创立之时的偶然条件,也就是说他们的成功具有路径依赖特性。(研究微软公司的许多经济学家,也在很大程度上把其市场统治地位归因于路径依赖。)

 第72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2)
  印度制药业的发展之路始于该国独特的专利制度,直到最近这个制度还是保护制药方法,而不是保护医药配方。由于西方医药企业基本上有意绕开印度市场——印度实行严格的药价控制,随时准备为国内企业仿制国外研发的药物颁发许可,西方公司望而生畏——以Ranbaxy和Sun Pharma为代表的几家雄心勃勃的印度公司,开始研发已经在别国获得专利的新药的替代制造流程。无视外国医药专利,拿来创建本国医药产业,印度并非始作俑者。19世纪晚期,瑞士就是这么干的,并因而得以制造阿司匹林,直到1978年,瑞士才引入医药产品专利制度。但是,印度是利用这个办法,创建具有世界水平医药行业的唯一发展中国家。如今,西方医药的印度版产品满足了70%的国内需求,而且有60%的印度医药产品出口国外,主要销往其他发展中国家。

  印度制药业尽管取得了全球性成功,但对其他经济活动并没有产生多少影响。就业岗位方面,印度医药企业雇员总数约为500 000,而全国劳动力接近4亿。印度医药行业也没产生什么“外溢效应(spillovers)”——当一个行业发展出来的技术与经验被其他行业采用时,这种效果就会出现——而外溢有助于实现全面发展。原因就是只有竞争才能造成外溢,而印度大部分行业都被小企业统治,这些小企业受到严格的管制政策保护,免受竞争压力。此外,未来10~15年,印度大型医药企业很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2005年1月,印度正式接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专利规则,这是美国为印度加入WTO设定的入世条件,长期以来印度免费搭乘欧美制药商研发便车的日子宣告结束。由于印度旧的专利制度极不鼓励医药企业研发新药,该国世界级医药厂商研发投入占其营业收入的比例微乎其微。辛格政府决定最终解除医药领域管制政策,允许外商直接投资,大部分印度大型医药企业要想继续在游戏场上玩下去,就不得不与美国和德国的医药制造商成立合资企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2505.html

更多阅读

第75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5)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尽管短期内印度不会成为另一个中国,不过印度具有实现经济稳定进步的潜力。过去四年来,印度行政许可与产品控制的陈腐管制制度缓慢瓦解,官僚体系对创办企业的牢固控制趋于放松。电信与

第74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4)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今天的印度电影业很像上世纪30年代签约巨星制度正处巅峰的好莱坞,由极具英雄色彩的人物统治,1994年的世界小姐艾西瓦娅?雷(Aishwarya Rai)和恶名昭彰的坏孩子沙尔曼?汗(Salman Khan)就是

第73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3)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印度的软件及IT服务企业构成了该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部门。这个部门提供的就业岗位也不比医药行业多——只占印度雇员总数的0.1%——2005年该行业的总收入为285亿美元,超过GDP的3.5

第72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2)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在丰田、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引领下,一些外国汽车制造商已经把印度作为某些零部件来源地,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印度汽车零部件出口年均增长达到25%。不过,以2006年28亿美元的出口额,在

第71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1)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印度的问题并不在于未来10~15年能否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在于能否维持足够快的经济增长,取得必要进步,最终成为一个全面繁荣、彻底实现现代化的经济体。印度显然具有经济活力,但

声明:《第72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2)》为网友勇者超无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