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节:孝经智慧(18)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三、《广要道章》现代启示谈片

  如何教化民众?如何臻于和谐社会?如何移风易俗?这是任何一个王朝、一个时代都会遇到的话题、问题、难题,也是一个永恒的治政的主题。每个朝代都在苦苦思索,上下求索,迷茫中摸索,这一章让我们看到2500多年前孔子的智慧。

  每个时代也都有自己的音乐,革命时期的“红歌”、“文革”的狂暴乐歌、改革开放后的摇滚乐、流行歌曲等等,都是时代的节奏的反映,也是人们心灵的映现,还是那一时代风俗的凸显。音乐就在我们身边、耳畔、心里,每个人都有几首自己喜欢的歌曲与舞乐,我们都在默默地接受着音乐的教化,这就是“乐教”。现代人主动地、能动地、灵动地重视“乐教”了吗?

  孔子所提倡的孝、悌、乐、礼,如果用现代人已经养成的惯性思维来看,那都是“老掉牙”的、“落后”的、“糟粕”的、“陈腐不堪”的东西,怎能比得上时尚的、新潮的、西方的那些“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理念?不过如果能冷静地深思一番,原来孝、悌、乐、礼中确实饱含有宝贵的东西在,抽绎其合理的内核,而加于时代的形式与内涵,照样可以转换为生气勃勃的现代式的智慧。

  广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译文】

  孔子说:“君子用孝道来教化民众,并非每家每户都要走到,并非每日都要见面去教诲。用孝道来教化,那是用来敬爱天下为人父母的方法。用悌道来教化,那是用来敬顺天下为人兄长的方法。用为臣之道来教化,那是用来敬重天下为人君的方法。《诗经》说:‘和乐平易的君子,是民众的父母。’如果不是孝这种最高的德行,那么谁能顺应民心,而效果至于如此巨大呢?”

  【讲读】

  首章曾标出了“至德”之目,但未作具体阐明,本章深入阐发“至德”的义理。

  一、三德:孝道?悌道?臣道

 第82节:孝经智慧(18)
  1.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

  《注》:“言教不必家到户至,日见而语之。但行孝于内,其化自流于外。”

  孔子为什么要说君子用孝道来教化,并非要至于每家,并非要每日去见面教诲?因为君子只要行孝于内,然后自然化成之,而流行于外了,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表率的作用、典范的魅力。

  2.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

  “所以……者”,是指“用来……的东西、方法、手段”等。“敬天下之为人父”,意思是使“天下之为人父”的均被敬重。以下句式可以类推之。孔子说,用孝道来教化,那就是用来敬爱天下的为人父母的方法。

  3. 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注》:“举孝悌以为教,则天下之为人子弟者,无不敬其父兄也。”

  孔子说,用悌道来教化,那就是用来敬顺天下的为人兄长的方法。

  4. 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注》:“举臣道以为教,则天下之为人臣者,无不敬其君也。”

  孔子说,教化为臣之道,那是用来敬重天下的为人君的方法。

  二、引《诗》赞美并深化

  1. 《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注》:“恺,乐也。悌,易也。义取君以乐易之道化人,则为天下苍生之父母也。”

  此出自《诗经?大雅?()酌》,歌颂统治者爱护人民,能得到民心。又《诗序》:“《酌》,召康公戒成王也。言皇天亲有德,飨有道也。”句中本作“岂弟”一词,此引文作“恺悌”,又《吕氏春秋?不屈》引此句也作“恺悌”。“恺悌”,这是和乐平易的意思;“恺”,乐也;“悌”,易也。这里的《诗》是说:和乐平易的君子,是民众的父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3167.html

更多阅读

第87节:孝经智慧(23)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一、孝?天地?感应  1. 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  《注》:“王者,父事天,母事地。言能敬事宗庙,则事天地能明察也。”  “明王”,圣明君王。《孝经》中出现“先王”,又

第86节:孝经智慧(22)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孔子就批评他:小人啊!你不懂啊!国家一定要有敢于谏劝的大臣,才不会有危险。父亲一定要有敢于规劝的儿子,才不会做出无礼的事情来。儿子一味听从父亲、大臣一味听从君命,怎么是孝和忠贞呢?要

第85节:孝经智慧(21)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曾子的这句话意思是,至于慈爱恭敬,安定父母,立身扬名,那么已经听闻到夫子的教诲了。冒昧地请问,儿子听从父亲的命令,可以说是孝吗?  二、孔子再次解惑  1.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  

第84节:孝经智慧(20)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2. 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注》:“上三德于内,名自传于后代。”  这是本章的小结。由家内的“三事”,即“事亲孝”、“事兄悌”、“居家理”,再由内而外,由家庭而至于社会,那

第83节:孝经智慧(19)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2. 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这是对《诗》的评论,孔子说,如果不是孝这种最高的德行,那么谁能顺应民心,而效果竟然至于如此巨大。  三、《广至德章》现代启示谈片  现代人也要

声明:《第82节:孝经智慧(18)》为网友识遍英雄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