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3会不会被骗 第37节:第六章 我们不会被骗第二次(1)

 5173会不会被骗 第37节:第六章 我们不会被骗第二次(1)


系列专题:《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得爱学习》

   第六章 我们不会被骗第二次

  27 让你头大的测验成绩

  “这关系到你的一生!”激动的老师对露西尖声叫喊着。“你的未来就靠它了!给我坐下,闭上嘴,给我认真一点!”露西今年9岁,即将参加本州的数学测验。

  我目睹了这一切。后来,露西告诉我最让她害怕的,是她的老师整个人失控,甚至对她吐口水。

  标准化测验已经成为本校的梦魇。在沉重的测验包袱下,老师们再也没有充分的时间好好教授学生应该精通的科目。孩子们因为参加测验而疲惫不堪,最后累得连自己的测验分数都不在乎了。这种情况衍生出许多悲哀的讽刺,其中最深刻的是:标准化测验旨在帮助孩子们成功,却在实际上加速了他们的失败。

  我们班级在标准化测验的表现很好。在本章稍后,我将与各位分享帮助学生准备这类考试的一些方法。但我要先澄清的是:席卷全国各校的这股测验狂热,对于儿童开发学习和个人潜能是有害的。

  我不反对测验,因为我们需要评估孩子们的学习状况。精确、公平、合理的测验能帮助家长、老师,以及学生了解“已经精通”和“需要加强”的地方分别是哪些。拥有精确的数据对于教学与被教双方都很受用。

  然而,现今考试制度已经出现问题了。我们把过多的上课时间花在考试上,导致孩子们对分数越来越冷漠。例如,在2005年4月,我教的五年级学生参加了由加州政府所举办的史丹福九号测验。此测验会将年度总和结果印在成绩纪录上。而学生们一直到10月才知道结果!足足等了6个月!他们从来没有过检讨题目的机会,无法从答对和答错的题目中学到些什么。他们拿到的是对他们而言什么意义都没有的百分点数字。最热衷于测验儿童的人,却创造出这么差劲的学习环境,这可真是讽刺!事实上,许多受人尊敬的教育家都怀疑测验公司根本不在乎孩子们的表现,他们只想在成绩不佳的学校身上大捞油水,利用我们对失败的恐惧日进斗金。请各位思考以下的情况:

  ◎每周,我班上那些10~11岁大的学生们都要考拼写和词汇。

  ◎每周都参加州政府规定的数学测验。

  ◎每年参加3次州政府规定的自然测验。4~6小时就这么平白浪费了。

  ◎许多外籍学生要参加英语测验,以向学区证明他们能流利使用这种语言。

  ◎每年都要参加4次由学区举办的读写测验。每次测验占用大约10小时的授课时间。

  ◎每年参加4次由学区举办的数学测验。每次又占去1~2小时。

  ◎每年交给学区3篇作文。每篇文章至少要花一整天才能完成,而且孩子们从没看到过结果。

  ◎在每一学年结束前,学生们会花两个星期参加加州测验。

  容我模仿已故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当家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爱德华?R?默罗(Edward R.Murrow)的口气说:“这就是事实。”如果你也认为我们的体系太荒唐了,那想想看,我们的孩子会有什么感觉。即使如此,仍有许多孩子选择坚守阵地,证明他们的勇气和能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3463.html

更多阅读

定时任务每月1号执行 第36节:第六章 执行任务不打折 (1)

系列专题:《中层培训选择:做最好的执行者》  第六章 执行任务不打折   对最好的执行者而言,一旦接受了任务,就意味着自己已经做出了庄严的承诺。  那么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不仅都不能轻易放弃,而且还要以尽善尽美的要求保证完成任务

第58节:第六章反定位的精义(1)

系列专题:《营销组合新战略:定位定天下》  第六章反定位的精义  第六章反定位的精义  在这个以成功为第一法则的年代,竞争一直都是市场的主旋律。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的法则就是能者上,庸者下,不行您就靠边站。在竞争中,

第36节:别让商家‘忽悠‘你-为消费者编织的‘童话‘(1)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第六章 别让商家"忽悠"你--为消费者编织的"童话"  "汤姆无意中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定律,那就是要让人们渴望做一件事,只需使做这件事的事机会难以获得即可。"  --马克o吐

声明:《5173会不会被骗 第37节:第六章 我们不会被骗第二次(1)》为网友找回遗失的自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