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动物类食物(10)



系列专题:《一本救命的书:怀斯曼生存手册》

  先沿躯干部与粗棍绑紧,再将对应的双腿捆牢。有犄角的动物,可以交叉捆紧犄角两边的头部。

  在设置陷阱的路线上宰割猎物,可能吸引其他的肉食性动物,也许会收获更多。用猎物的内脏更换陷阱中的诱饵。只要将处理干净的瘦肉带回营地即可,这样也可省去许多力气。严寒的气候条件下,可将剩余的食物贮藏备用。

 第55节:动物类食物(10)
  在秃鹫以及其他大型食腐性动物出没的地区,贮存物几乎不可能一点不受侵犯,因此要尽量在身边多带一些。炎热的天气,很难贮存肉类食物。动物血液中含有多种重要的矿物质和营养物质。因此,要装在容器中,带回营地。盖好,冷藏,还要防范飞禽及其他的偷食者。

  21.1 处理猎物

  尽量不要浪费猎物的每一部分资源。处理工作做得好,会最大限度地提供食物来源。对于不能食用的部分,也要充分利用。从以下四个步骤入手:

  放血:如果要贮存肉,这一步骤必需进行。放血后的瘦肉味道更鲜美。

  剥皮:皮革可制作衣物,也可在建棚时挡风避雨。(猪等不需剥皮,因为其皮下的脂肪层很有营养价值。鸟类则需拔毛,通常无需剥皮。)

  开膛:除去内脏及各种杂碎。

  解肉:从关节处切断,把肉分解成大小合适的块,便于随后采用各种方法烹制。

  21.1.1 放血

  不要浪费了动物的血液,里面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盐分,这些正是求生者急需的东西。牛血是许多非洲牧人重要的食物之一。食人族土著通过饮用敌人的鲜血来增加力量、增强健康状况。动物的血可治疗因缺乏维生素而造成的眩晕症。

  将猎物的头部朝下悬挂放出的血液更多。用绳绑住猎物腿部的肘关节(注意不是踝部--这样容易滑落),吊在树丫或自己搭建的支架上。地面上放置容器收集血液。

  需要结实的木料来搭建支架。支架的两端相互交叉,牢牢绑紧,并固定在地面上,支架上架一横木,用来悬挂猎物。

  割开猎物颈部的主静脉或颈动脉放血。悬挂着的猎物颈静脉与颈动脉都很明显,容易寻找。在耳后根部切口,同时要刺断颈两侧的颈静脉。也可开口更低一些,在主动脉分支前割开,形成"V"字形的切口。如果没有匕首等刀具时,选择后一种方式较好。还可将颈部及喉咙断开,但这样可能会同时割断食道,从而使胃部的食物倒流出来,污染收集的血液。不过如果刀锋前端不太锋利,也只有选择这种方式了。

  对于猪类猎物放血十分重要,猪肉组织里富含水分和脂肪,血液 若留在其中,会加速新鲜肉腐坏。

  21.1.2 剥皮

  在动物体温尚未降低前,剥皮很容易,放完血后即可进行。首先要除去可能会使肉类腐烂的味腺。有些鹿类的味腺在后腿膝关节稍下部位,猫科和犬属动物则是处于肛门两侧的肛门腺。同样,除去雄性动物的睾丸也很必要。紧贴皮下部位的开口小心剥皮,按图示的切割线下刀,关键步骤如下:

  1.在后腿膝关节上部沿环线切开皮肤,注意不将绑绳切断。

  2.在前腿的相应位置切开环线。

  3.沿后腿内侧向下切开到两腿分叉处,小心沿生殖器周围切一环线。

  4.沿腹部中线向下切开到颈部。留意刀锋不要伸入太多,否则将会切破胃部或其他内脏器官--用手扒开皮肤,插入两指,刀尖紧贴两指,刀刃朝外,缓缓地向下切开皮肤。

  5.沿图中虚线所示的部位切开前腿内侧的皮肤。

  接下来,将兽皮从后腿部切口开始从鲜肉上撕开。尽量少用刀。将剥下的兽皮里朝外翻起,再使劲向下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3675.html

更多阅读

第68节:动物类食物(23)

系列专题:《一本救命的书:怀斯曼生存手册》   蜗牛类  在淡水、咸水甚至荒漠地带都有。在非洲地区有的巨型蜗牛长达20厘米。蜗牛的体内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不要采集那些外壳色彩艳丽的--它们可能有毒,尤其是在热带水域中的海螺,喜

第67节:动物类食物(22)

系列专题:《一本救命的书:怀斯曼生存手册》  蜜蜂与黄蜂  所有的都可以食用,包括蛹、幼虫和成年蜂。蜜蜂还能提供蜂蜜,这是自然界最好的馈赠--很容易消化而且营养价值很高。但是不易采集,蜜蜂会誓死守护自己的蜂巢。白天工蜂会飞到

第66节:动物类食物(21)

系列专题:《一本救命的书:怀斯曼生存手册》  洞穴巢:海燕等一些鸟类都在洞穴中做巢,它们的巢通常位于人迹罕至的海崖峭壁及岛屿上。它们白天整天在海上觅食,夜间回归洞中栖息,这时可以捕捉它们   不会飞行的鸟:鸵鸟(非洲)、三趾鸵鸟(南美

第65节:动物类食物(20)

系列专题:《一本救命的书:怀斯曼生存手册》    蟾蜍体皮上长有令人讨厌的瘤腺,在远离水边的地面时有发现,但它们的肉味很糟糕,又有剧毒的皮肤腺,所以不要吃。   蝾螈和火蜥蜴,在水中或近水区域生活,可用同样的方法捕捉,肉味也还可以。

第64节:动物类食物(19)

系列专题:《一本救命的书:怀斯曼生存手册》  踪迹:只会见到后足的两脚印,与大兔子的脚印有点近似,只是因为它们的前腿并不支撑体重,所以很难见到前脚印。   负鼠  生长在美国南部至南美洲一带。体型小,夜间活动的食腐类动物。在澳洲

声明:《第55节:动物类食物(10)》为网友心似仓井梦似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