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三大巨头 电信运营商VS互联网巨头 微信沃卡只是个开始



     对于联通、电信来讲,微信是危也是机,要想打破多年来移动对市场的控制地位,借助微信上演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役是不错的选择。

  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明确分工各干各的,但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业务出现了重叠,致使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矛盾凸显,腾讯微信是导致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之间关系变化的最直接原因。

  在微信2011年1月上线初时,运营商根本没拿微信当回事,因为此前同为腾讯旗下移动IM产品的手机QQ在当时已存在7年之久,并未对运营商的业务造成明显冲击。不过,随后微信以不到3年时间获得近4亿用户,让运营商们感到了空前的压力与恐惧。尤其微信更是被誉为取代短信的划时代产品,运营商们的利润遭到了微信侵蚀,所以今年初双方矛盾突然爆发。

  在年初传出运营商将对微信收费的流言讹传成微信将对用户收费的流言时,运营商与微信之间的关系就演变成了社会问题,双方的矛盾彻底被激化,并引发了全民大探讨。2013年上半年,微信的发展如履薄冰,由于对运营商的收益造成影响,微信也很惧怕被运营商们联合封杀,所以微信只能通过示弱来博取网民的同情与支持,以此来与运营商博弈。

  好在三大运营商之间的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给微信留下了突破口,只要瓦解三大运营商联合封杀的合作,微信便可立于不败之地。国内三大运营商中移动最强,联通、电信较弱,所以微信对移动的冲击要比联通、电信严重很多,对于联通、电信来讲,微信是危也是机,要想打破多年来移动对市场的控制地位,借助微信上演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役是不错的选择。况且,对于整个行业大势来讲,运营商转型也是迫在眉睫,未来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重叠业务将会越来越多,依靠资源垄断优势并非长久之计,积极参与到IT行业的竞争才是正确的选择。

  有了突破口即展开行动,几经周折之后微信与广东联通达成合作推出“微信沃卡”,此次合作被定义为运营商与OTT(OTT 是Over The Top的缩写,即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发展基于开放互联网的各种视频及数据服务业务,强调服务与物理网络的无关性,小米电视机顶盒与广电总局也是类似关系)企业的破冰合作。

  微信沃卡释放了几点信号:第一,运营商与OTT企业可尝试合作共存;第二,联通积极求变适应互联网市场;第三,微信已成功从运营商的围堵下突围;第四,运营商的垄断地位受到史无前例地冲击;第五,移动互联网进入全新大时代;第六,未来运营商将会与更多互联网企业展开合作;第七,更多互联网企业需要快速行动以获得运营商支持,整个行业产业链将发生改变。此次微信与广东联通合作推出的微信沃卡意义重大,是整个IT行业变革的序曲。

  实际价值上,微信沃卡的优惠力度并不足以对整个行业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算上各种优惠后500M的定向流量只能算是比中规中矩略微优惠的套餐,难怪当移动员工看到联通微信沃卡套餐8月8日正式上线后也松了一口气。与此同时,广东电信也将在8月推出“双微”流量套餐,月费6元可获得2GB的微博微信定向流量。相比来讲,只有移动还在硬抗,不过随着微信使用的进一步深入人心,可以预见中国移动也将会做出让步妥协。

  不过不要高兴得太早,目前联通、电信为微信提供的优惠只在广东试行,对行业的冲击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真正要改变行业现状或是想动摇中国移动根基还得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然而联通、电信的优惠套餐每扩张到一个省份,自身的营收也将随之下降,所以其他省份能否享受这一套餐还是未知数,微信沃卡只能算是运营商与OTT合作的试验品。早在2011年,中国电信曾与腾讯合作推出天翼QQ号,即中国电信部分用户可将手机号作为QQ号码使用。

 互联网三大巨头 电信运营商VS互联网巨头 微信沃卡只是个开始
  对于三大运营商来讲,与腾讯的OTT业务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一旦微信做大,三大运营商很有可能失去话语权。对于联通、电信来讲,要想对移动弯道超车与微信合作又是百年难遇的机会,所以联通选择在广东与微信合作推出微信沃卡,一来试探市场对微信沃卡的反应,二来试探移动、电信的反应。电信也选择在广州跟进流量套餐,与此同时与网易合作推出类微信产品“易信”,也在8月19日正式上线,这是运营商与互联网巨头跨界合作的又一重大事件。另外,中国移动方面将放弃类微信产品飞聊,回归自己的强势IM产品飞信,接下来将重点打造全新的飞信。

  不过,无论是微信类的第三方OTT业务,还是运营商自建OTT业务,抑或是运营商与互联网巨头合推的OTT业务,结果都是OTT业务影响运营商们的现有收益结构。据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研究报告显示,由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被OTT消息服务所吸引,运营商2012~2017年间在移动消息服务方面的收入损失将超过30亿美元。事实也证明微信等OTT业务已经对国内三大运营商的收益产生了影响。

  工信部统计显示,2012年全国短信发送量达8973.1亿条,同比仅增长2.1%,远低于2011年6.2%的增幅,创造了4年来增幅最低纪录。这一影响将会随着微信类OTT的使用率增加而进一步加剧,未来更是有可能出现负增长。以免未来沦为互联网企业的流量管道,运营商的营收结构必然要有所改变,拥抱互联网是最佳选择。

  虽然互联网企业的盈利能力根本不足以与拥有垄断优势的三大运营商相比,但电信业的垄断随时都有可能被突破。从1994年至今的20年时间内,国家对电信业务进行了多次调整,未来随着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运营商的垄断优势很有可能会被打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时候运营商很有可能会出现有史以来的最大危机。

  与其被行业趋势拖着走,不如自身引领行业发展,垄断优势并非长久之计,如今联通、电信都已展开行动,移动也需要顺应时代做出改变。微信与联通合作的微信沃卡只是行业变革的开始。

  他山之石

  OTT是“Over The Top”的缩写,即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发展基于开放互联网的各种视频及数据服务业务,强调服务与物理网络的无关性。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各类应用平台的涌现,OTT和运营商的竞合关系已经成为业界和大众关注的焦点。

  案例一 韩国运营商“管理”流量

  近日,有消息称韩国通信委员会(KCC)批准了韩国移动运营商的请求,可以向OTT服务提供商收取费用,也可以“掐断”OTT语音流。但随即有媒体称,上述报道为“乌龙”,韩国移动运营商没有向KCC申请过该请求。不过,KCC在去年7月确实发布了相关指引文件,但不具备法律效力。其最核心的内容是:移动运营商为了解决或避免移动网络过度负荷带来的问题,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一定的流量管理。

  案例二 日本运营商打包卖应用

  日本第二大运营商KDDI采取了一种新的做法:它没有开办应用商店,而是推出了一个名为 AU Smart Pass的套餐计划。这个套餐预装在KDDI推出的Android手机上。去年它包含约500个应用,500万用户每月支付套餐费用399日元(约合人民币26元),因此这个服务一年给KDDI创造的收入大约为2.5亿美元。KDDI跟开发商合作,为AU Smart Pass吸纳各种应用,KDDI根据应用的月度活跃使用量,跟开发人员分享套餐订阅收入。开发人员可以按80%至90%的比例分成,高于谷歌或苹果应用商店70%的比例。

  案例三 欧洲运营商自己做OTT

  包括西班牙Telefonica、英国沃达丰、法国Orange、意大利Telecom及德国电信在内的欧洲五大电信巨头,联合推出自有即时手机短信系统 Joyn,向在欧洲流行的Blackberry Messaging和WhatsApp等即时通信应用宣战。西班牙Telefonica干脆推出自己的OTT服务,一款集信息、VOIP 和照片分享一体的应用TU Me。

  案例四 香港运营商可微信包月

  香港手机运营商电讯盈科与微信达成合作,推出8港元包月的微信畅聊套餐,用户每个月只需给电讯盈科交8港元,就能不限流量地使用微信服务,包括文字、语音、图片、视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478.html

更多阅读

美国电信运营商排名 电信运营商如何试水自营厅集中化管理

     当前,国内电信运营商对自营厅的管理仍执行分散化、属地化管理的模式,该模式存在管理层级多、效率低、多头管理和营销服务协同不足、集中化支撑手段和管理机制欠缺等问题,不能适应以终端和产品销售为核心的运营管理模式要求,制

电信运营商大数据 电信运营商的绿色数据路

     电信部门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经济部门,其建立的物理网络资源保证政府、企业、各种组织和个人之间信息快速传递的基础,所以现在电信运营商所提供的通信服务在社会迈向信息化的进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正是由于电信运营商的服

日本电信运营商 微信“过顶传球” 激怒电信运营商

     “搭桥”运营商不满OTT企业免费“行路” 双方对峙但未谈判  电信运营商在对待OTT的问题上“真心”很矛盾。  OTT(Over The Top)这个词来源于篮球运动,是“过顶传球”的意思。而在通信行业,OTT通常指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

电信运营商的生意经:“大小通吃”加“出奇制胜”

     “在市场趋于饱和的前提下,交叉销售是提升业绩的重要手段。电信运营商需要挖掘分析客户需求,才能向其销售提升其体验的产品或服务。”——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合伙人郭继军先生,在IBM与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声明:《互联网三大巨头 电信运营商VS互联网巨头 微信沃卡只是个开始》为网友缥缈孤鸿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