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人际关系 第36节:第三章 掌握分寸,人际才能和谐(11)

 和谐人际关系 第36节:第三章 掌握分寸,人际才能和谐(11)


系列专题:《教你如何与人交流:史上最强的沟通术》

  刚开始,出于礼貌,玛丽还能不厌其烦地坚持听她一次次地重复、一遍遍地叙述,到了后来,玛丽的听觉神经终于再也承受不住,只要她一重复叙述,玛丽就赶紧躲到一边去。可她说话的声音不仅大,而且穿透力特强,躲到书房里关起门来还能听到她的声音。她在玛丽们家的两天时间里,玛丽家的每个角落几乎都充满了她的声音。

  因为小红喜欢说话,所以她的电话也就特别多,而且每个电话至少都要说上十分钟。

  有一次,她给她的一个朋友电话,电话足足打了近四十分钟,可来来去去就是那么几句话,重重复复地就是那么一件事。

  当她放下电话之时,朋友终于忍不住,说:“小红,我感觉你有点啰唆,你还没到更年期呢。”

  听罢朋友的话,小红说:“不是我啰唆,是她们不理解我的意思,我必须要说清楚。”于是,她便也就这样一遍遍地跟玛丽和朋友解释,说她不是啰唆……真是烦人之极!

  她在玛丽家的两天时间里,玛丽已经被她富有穿透力的声音折腾得筋疲力尽。如果再继续这样下去,玛丽非崩溃不可!好在第三天朋友把她带走了。

  就在她走出玛丽们家的刹那,玛丽整个人一下就轻松起来,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是不是觉得玛丽很可怜?小红很讨厌?那么就自己引以为戒吧。

  罗哩啰唆的人的确让人头疼。可是生活中就是有这样的人,明明一句话能讲完的事非要长篇大论,废话连篇,毫无重点,让人听着摸不着头脑。而当事人还根本对自己的毛病毫无察觉,自顾自享受表达的乐趣,全然不顾听众是多么如坐针毡。

  清代小说《镜花缘》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林之洋、唐敖几个人在一家酒楼喝酒,酒保错把一壶醋给了他们,林之洋喝了一口,忙喊:“酒保,错了,把醋拿来了。”这时旁座的一个老儒连连摆手,示意他不要喊,接着说道:“今以酒醋论之,酒价贱之,醋价贵之。因何贱之?为何贵之?其所分之,在其味之。酒味淡之,故尔贱之;醋味厚之,所以贵之。人皆买之,谁不知之。他今错之,必无心之。先生得之,乐和如之!——弟既饮之,不该言之。不独言之,而谓误之。他若闻之,岂无语之?苟如语之,价必增之。先生增之,乃自讨之,你自增之,谁来管之。但你饮之,即我饮之;饮既类之,增应同之。向你讨之,必我讨之;你既增之,我安免之?苟亦增之,岂非累之?既要累之,你替与之。你不与之,他安肯之?既不肯之,必寻我之。我纵辩之,他岂听之?他不听之,势必闹之。倘闹急之,我唯跑之——跑之,跑之,看你怎么了之!”

  不知道你看了是什么感觉,这种滥用“之”字且废话连篇的行径,简直就是在折磨别人。

  有一个人去听一位牧师的演讲,开始的时候,他被深深地感动了,拿出很多钱准备捐款。一个小时过去了,这个人认为牧师的演讲估计该结束了,但牧师仍在继续,他有点不耐烦,决定只捐一些零钱算了。两个小时过去了,牧师还在滔滔不绝,这个人开始反感,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三个小时过去了,牧师还在翻来覆去地讲同一个道理,这个人烦透了。好不容易挨到牧师演讲结束,开始时准备捐钱的这个人,不但一分钱没捐,还趁人不注意从捐款钵里拿走了一些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5001.html

更多阅读

第36节:拾叁章:将门虎女张燕燕(2)

系列专题:《清醒傻子的人生之道:傻儿皇帝阿斗回忆录》  张燕燕瞅见我手里捧着的礼物,喜笑颜开,当胸砸了我一拳--这是她习以为常的表示亲热的方式,不过我可吃不消。只听她语带惊喜,说道:"阿斗,俺太高兴了,原来你知道今天是俺的生日啊!快给俺

和谐人际关系 第37节:第三章 掌握分寸,人际才能和谐(12)

系列专题:《教你如何与人交流:史上最强的沟通术》  在生活中,你是否经常会看到类似的现象:一位妈妈三番五次地对孩子说“你要把你的屋子收拾干净”,可孩子将妈妈的话当作耳旁风,屋子杂乱依旧;妻子不知疲倦地提醒丈夫“你该戒烟了”,可丈

和谐人际关系 第36节:第三章 掌握分寸,人际才能和谐(11)

系列专题:《教你如何与人交流:史上最强的沟通术》  刚开始,出于礼貌,玛丽还能不厌其烦地坚持听她一次次地重复、一遍遍地叙述,到了后来,玛丽的听觉神经终于再也承受不住,只要她一重复叙述,玛丽就赶紧躲到一边去。可她说话的声音不仅大,而

声明:《和谐人际关系 第36节:第三章 掌握分寸,人际才能和谐(11)》为网友指尖盛开的繁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