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新‘开复定理‘(1)



系列专题:《30个天才的长成: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新"开复定理"

  其实没有什么天才。

  --李开复

  许多年后李开复功成名就,说过不少精彩的话,先是被叫做"院长话题",后来被叫做"开复话题"。有一篇的题目叫《我的人才观》,是其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他认定今天智慧的价值已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比如他说:"在工业社会中,一个最好的、最有效率的工人,或许比一个一般的工人能多生产20%或30%。但是,在一个信息社会中,一个最好的软件研发人员,能够比一个一般的人员多做出500%甚至1000%的工作。"

  这一思想流传在中国的大学校园里,让无数学生激情澎湃。两年以后的一天,开复和一个记者在北京嘉里中心重逢,相对而坐,彼此再次谈到这个话题,这一回,开复说:

  "其实没有什么天才。"

  开复是在踏上美洲大陆的那一年里,被老师和同学们当作"天才"的。但也正是在这一年,他开始相信"其实没有什么天才"。

  他在美国田纳西州的一所天主教学校读初中一年级。有一天上数学课,老师提问:"把七分之一换算成小数点,是多少?"

  开复立即高高举起手来,朗声答道:"0?142857142857……"。

  所有同学都把眼睛张大了。老师惊叹不已,说自己的学生中出了一个"天才"。

 第22节:新‘开复定理‘(1)
  只有开复心里明镜似的:"其实没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在母亲监督之下死记硬背的东西搬了出来,连想都不用想。"

  "天才"这两个字其实是个陷阱,多少人误入其中。它让很多人过高地估计自己,还让更多的人过低地估计自己。人们常常认为一些人之所以杰出,是因为他们拥有超越常人的天赋,其实那是不了解杰出人物从小到大都在做着和普通人一样的事情,只是因为他们遇到了一些普通人没有遇到的契机。或者也可以这样说,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天才",等着有一天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

  数学课对开复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台湾小学的数学水平已经相当于美国的中学。所以他不用怎么学就在数学考试中获得全州第一名。他后来在初中时学习高中数学,读高中时又学习大学数学。他的"数学天才"的名声也越发大了,但是他始终不认为自己数学有多好。"那是因为美国中学的数学太简单,"他这样说,"不是因为我的数学学得好。"

  与其说他智力超常,还不如说他运气好。老师鼓励他的长处,比如"数学天赋",给他许多机会在同学们面前表现,却又尽力宽容他的"短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5274.html

更多阅读

第22节:逆转厄运变好运(1)

系列专题:《吸引好运的秘密:开运之前先开心》  逆转厄运变好运  碰到厄运那一刻,苹果计算机创办人贾伯斯的口头禅,  竟然是:“这是我最棒的……”  人生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懂得珍惜幸福快乐的一、二,是很难得的修行。一般人

第60节:“新国有化”的危险(1)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第Ⅱ篇国富民穷之忧  “新国有化”的危险  本篇来源:2008年2月16日《经济观察报》,记者李利明。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成就世人公认。但是,因为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各种

第22节:数字时代的注意力(1)

系列专题:《打败分心与焦虑的魔方:注意力曲线》  第三章 数字时代的注意力  《纽约时报》周末版中包含了很多的信息,一期报纸的信息可能比17 世纪的英格兰人这辈子接受的信息都多。  ——理查?伍尔曼(Richard Saul Wurman)   数

第22节:怎么开店才能赚钱(1)

系列专题:《史上最好看会计入门:牛角包一样的会计》  第三章 怎么开店才能赚钱  第一节:质量好的店才是生意好的店  吃过午饭,小熊和妈妈来到了面包店,午后时分没什么生意。两个小妹在收拾店面,熊妈妈带着小熊前前后后转了转。一切

第22节:摆脱无意义的负罪感(1)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第六章摆脱无意义的负罪感  无意义的羞耻感、负罪感、指责和焦虑会让你惊奇得大张着嘴。这类负面的情绪是我们的“敌人”。  无规矩不成方圆。  唐娜走进房间,不安地坐在她的座

声明:《第22节:新‘开复定理‘(1)》为网友纯爷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