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五批:不会因材施教(6)



系列专题:《决定孩子好前程:中国母亲教育批判》

  中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关注他们的学习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孩子们只有身心健康了,才能保证有一个好的学习状态,才能保证有好的学习成绩。所以,母亲们不要本末倒置,放弃孩子的身心健康,单纯去追求高分数。

  而要孩子身体健康,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保证孩子锻炼的时间,不要让学习侵占体育锻炼的时间。在很多年以前,人们就说7-1﹥7,道理很简单,一个人长时间从事体力劳动,身体会累;长时间学习,头脑也会疲劳。我们要遵从这一生理活动规律,给孩子留出一定的时间锻炼。

 第64节:五批:不会因材施教(6)
  另外,东子恳请我们的母亲们,要像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那样,去关心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目前的学习成绩如何,更关系到他们成人后的生活和工作,乃至关系到其一生的幸福。千万不要认为,把精力放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是一种浪费。很难设想,一个整天愁眉苦脸、心烦意乱或者抑郁压抑、孤傲清高或者抗挫折能力低、应变能力差的孩子,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能保持一个好的学习状态。也就是说,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十分密切,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实际上也是在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2.给孩子留出玩的时间。

  玩本是孩子的天性,在中小学阶段,尤其在小学阶段,玩耍应该是孩子们的主题。可是,我们却对他们说,学习才是你们唯一的任务。

  在学生时期,就该只想着学习,玩是会影响学习的。因此,我们毫不留情地剥夺了孩子玩的时间,把本该让他们快乐玩耍的时间填满了作业、习题和没完没了的抄写……

  我和许多孩子就玩的话题进行过交流,当我问到:你们最喜欢做什么?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玩"。不要就此说这些孩子不懂事,不知道学习。他们没有错,即便是成人,也无法拒绝玩的诱惑。

  我们为什么要以成人的威严剥夺孩子玩的权利呢?不让孩子玩耍,是最严重的违背孩子身心成长规律的行为,是对孩子天性中对玩的渴盼的最大漠视。

  问问现在的孩子最讨厌什么,太多太多的孩子说:最讨厌写作业!你想,带着厌烦的心理去写作业,这作业会有什么意义?再往严重点说,当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乃至厌学心理,不用说作业讨厌写,学都会讨厌上,到那样的程度,你就是24小时都把他捆在课桌旁,他也不会有好的学习成绩。

  有很多家长知道,我的女儿范姜国一是"玩过小学"的,我的观点是:玩和学习是统一的,有益的玩就是学习。

  这一点,在我女儿写的《玩过小学》以及我写就的《最快乐的家教》中有详尽的叙述,在此就不多说了。只想强调一句:为了孩子的快乐,给孩子玩的时间;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给孩子玩的时间;为了孩子的学习进步,给孩子玩的时间。

  3.遵循孩子心理发展规律,不可拔苗助长。

  人的心理发展是逐步的、分阶段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各自的发展水平和特点。要想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就必须依照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来确定方式方法。任何超越孩子发展规律,不顾孩子心理发展水平的做法都难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都不是以孩子为主体,其做法终归要失败。

  学龄期的孩子有怎样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呢?

  第一,这阶段的孩子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占主导地位的思维形式还是具体形象思维,即离开了动作,离开了具体、直观的实物,他们还很难进行思维活动,尽管他们的口语中不乏丰富的词语,甚至可以流利地背诵课文、数字,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并不发达。

  这个时候,我们如果过多向孩子灌输抽象的概念、法则、定理等,就会造成孩子学习上的困难。

  第二,心理活动的不随意性还很强。这种不随意性主要表现在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看什么、听什么、想什么或者做什么,常常以外界事物的特点为转移,比如正在学习,别的同学一进来,就学不下去了,就会和他们一起玩。而且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缺乏耐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5877.html

更多阅读

poor sakura 4 第64节:Excuse Poor Performance:为欠佳的表现找借口

系列专题:《关系决定命运:不抱怨的世界2》  其实,他们也明白,抱怨事情进行的方式无法改变行进轨迹,却可以让不作为合理化。他们努力想挽回面子,没有什么比留住面子更要紧的了。  要警惕抱怨,它们常被人利用来操纵你或者其他人。牢固的

第64节:招聘内幕(64)

系列专题:《一本所有求职者的面试圣经:招聘内幕》  我惊讶道:“还有这回事情?不会吧!”  “不会?我给你讲一个我朋友告诉我的故事吧,你听了之后就知道了。  “我有一个做HR的朋友A,有一天我另外一个求职朋友B向A抱怨道,他发出的求职信

第64节:彻底改变消极的情绪(4)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自我检测能够帮助我们把无根据的假设从有根据的设想中分离出来。这个过程涉及事件、感知、信仰、情感和行为反应之间的关系。因此,自我检测既包括对事物进行观察又包括对事物进行分析

第64节:毕业了,你已无法再天真(64)

系列专题:《职场忠告:毕业了,你已无法再天真》  另外一个很需要厚脸皮的地方是在你学习的时候,这个和你在学校的时候是一样的。对于你不会的东西,千万不要装懂,即使让别人认为你很笨,也要把一个事情弄得明白透彻。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

第64节:任何人都没有理由自卑(8)

系列专题:《成功宝典:励志大师不告诉你的秘密》  有人说,自信的人才可爱,此句话颇有道理。一个自信的男人,会使女人获得安全感;而一个自信的女人,会使男人感到温暖安详。然而自卑的人,却会不由自主地让人感觉疏远甚至冷漠。他不会有好的

声明:《第64节:五批:不会因材施教(6)》为网友曲终人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