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一批:盲目进行‘早教‘(12)



系列专题:《决定孩子好前程:中国母亲教育批判》

  1.明确孩子上兴趣班的目的。

  上兴趣班是为了陶冶情操,还是为了学一技之长?如果上兴趣班纯粹是功利目的,非要让孩子达到某种水平,而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是不合适的。

  2.不要同时学习多种技能。

  同时要求孩子上几个兴趣班,会分散他的注意力,结果都是"一瓶不满、半瓶晃荡",同时也会加重孩子的负担,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3.要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选择学习方式。

  灵活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有些孩子愿意在游戏中掌握知识,有的却愿意学别人做事,每个孩子的最佳学习方式不同,因此,家长要选择学习方式灵活的兴趣班。

  4.不要苛求孩子。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如果给孩子制定太高的目标,孩子会因为太难实现目标而丧失信心,从而放弃努力。母亲可以时常为他制定一个近期能够实现的目标,这样孩子就会满怀信心地去学习了。

  东子真心希望,我们的母亲们不要再生拉硬拽的,把孩子拖进一个又一个的培训班,去考一个又一个的过级证。因为这种举动除了自己累孩子苦之外,毫无意义。

  正像我以前所说的"分数与能力相比粪土不如"一样,那些没有实际价值的证书和孩子的快乐相比也如粪土,还是让孩子们快快乐乐地学点实用的吧。

  

  摒弃功利化的"神童"教育,让孩子成为一个"凡人"。

  

  "神童"本来离我很遥远,可自打小女范姜国一(依依)连跳两级,并于9岁时出版了《玩过小学》后,这"神童"就与我"相伴"了。

  无论是媒体还是读者都认为:"范姜国一是个神童!是个天才!"无论是接受记者采访还是听众的现场提问,我都一再强调:"范姜国一既不是神童也不是什么天才。"

  其实,这是认识上的误区,范姜国一的智商只是一般偏高一点,像她这样的智商,一个班就有十几名,全国有一个亿。从出生到现在,孩子没有在某一方面表现出任何不同于常人的地方。

  可是,当我说依依很普通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认同我的说法,他们用一致的腔调反驳我:"不是神童,怎么会如此出色?三年半上完了小学,还在半年时间内轻松写出12万字作品,出版后引起那么大的反响……普通孩子怎么可能做到这些呢?"

  我想说的是,范姜国一所做的这些事情真的是没有什么神奇的,只要引导得当,教育得法,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做到这些。我只是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罢了。

  现在,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把孩子打造成"神童",所以大家一直关注着"神童"。近年间,媒体不断地把一个又一个"神童",推到我们面前:

  "神童"1号:山东省滕州市14岁的丁善龙考取北京大学研究生

  "神童"2号:江苏省南京市13岁的刘昕考取清华大学

  "神童"3号:江西省南昌市12岁的尹薇考取大连外国语学院

  "神童"4号:辽宁省沈阳市11岁的吴钩拿下公共英语三级证书

  "神童"5号:辽宁省盘锦市10岁的张炘炀考取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神童"6号:香港特别行政区9岁的沈诗钧考取香港浸会大学

  "神童"7号:上海市宝山区7岁的刘明军熟读《资治通鉴》等历史巨著

  "神童"8号:重庆市江津5岁的李东阳熟背《百家姓》和《三字经》

  "神童"9号:湖北省武汉市4岁的熊非凡改写《西游记》

  "神童"10号:重庆市长寿区3岁的牟略佳能辨认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旗帜

  ……

 第13节:一批:盲目进行‘早教‘(12)
  "小鬼当家"连冒"新芽",且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可谓亲子教育"硕果"累累。"神童"年龄段急转直下,可谓--没有最小,只有更小。

  "神童"、"天才"、"少年大学生"一直被无数家长所追崇,期盼把自己的孩子打造成这样,往往是东施效颦之果。

  随着媒体的迅猛发展,一个又一个少年大学生出现在我们眼前,由14岁而13岁再12岁到11岁,这又来了一个9岁的,照此势头,七八岁的大学生也不会久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5928.html

更多阅读

第13节:马蹄莲不是百合花(1)

系列专题:《求职全攻略:面试,你的价值在哪里》  第4节马蹄莲不是百合花  ——职业定位很重要  小丫在外语出版社和时尚杂志社工作了近一年的时间,两份实习工作几乎占用了她全部的休息时间,很累,但同时也教会了她许多东西,让她学以致

第13节:评论文章(1)

系列专题:《美国畅销影评写作指导:如何写影评》  第9节 评论文章  在电影课堂上,通常认为评论文章(critical essay)是介于理论文章和影评之间的。写这类文章的作者预设他的读者已经看过或者至少很熟悉将要讨论的电影了,尽管这个读者

第16节:一批:盲目进行‘早教‘(15)

系列专题:《决定孩子好前程:中国母亲教育批判》  望子成龙,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家长们要知道物极必反的道理,机械的记忆与刺激性教育不符合婴幼儿心理发育规律,必会导致逆反心理。对子女的教育应该讲究科学,只有先让子女及早融入集

第15节:一批:盲目进行‘早教‘(14)

系列专题:《决定孩子好前程:中国母亲教育批判》  如果说"神童"是可以培养的,那为什么只是某个家族偶尔才会出现一个"神童",却没有一连几代都出现"神童"的?老卡尔威特培养出了"神童"小卡尔威特,那他为什么不多培养出几个来?  我跟好多

第14节:一批:盲目进行‘早教‘(13)

系列专题:《决定孩子好前程:中国母亲教育批判》  于是乎,关于培养"神童"的各种各样的机构扑面而来。中国科大有少年班,北京八中有超常班,甚至很多幼儿园也开设了超常教育实验班。  前不久,一培训机构在北京又推出了"日出计划",号称只

声明:《第13节:一批:盲目进行‘早教‘(12)》为网友浅笑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