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四月一书之《杜拉拉升职记》(1)



系列专题:《杜拉拉经典全记录:我们的杜拉拉》

  四月一书之《杜拉拉升职记》

  writtenby皮皮刘

  推荐之前先插一段对话:

 第33节:四月一书之《杜拉拉升职记》(1)
  某日深夜,王总同学致电皮皮同学,得知博客开辟每月一书栏目便推荐皮皮看《人体实用手册》,说有利健康,了解自己应该先从了解自己的身体开始。皮皮说现在没时间看,正忙着辞职换工作,另外手头还有一本书叫《杜拉拉升职记》没看完。王总马上回应道:"你怎么那么庸俗啊,天天就想着升官发财。"皮皮大笑回答说:"我就是一庸俗之人,现在根本没空关心我的身体。"

  于是,不得不开始介绍这本《杜拉拉升职记》,因为四月从职场的角度讲是变换的季节,谈谈这本书,恰好应景。

  书中的女主人公杜拉拉是当今职场中的你我她,她有着你或你周围人在职场的相似经历。努力着,拼搏着,同时也算计着,挣扎着。每个身在职场的人都在高唱着"财务自由",好像真要财务自由了,人就解脱了。几年前我也这么认为,特别盼望自己能有很多钱,然后啥也不干在家里躺着吃零食、看电视、睡大觉。但这几年我渐渐地开始意识到工作其实并不仅仅以赚钱为最终目的,同时在职场的生活也并非如之前认为的那样让人厌恶。每个人其实都需要一个平台,如歌手通过舞台,作家通过出书,明星通过艳照……大家都需要展现的空间,同时也需要"观众"。职场这个平台与舞台、出书、艳照等平台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是一种自我表演的状态,它只偶尔地需要与观众互动。而职场不一样,它是一种从始至终都需要互动的游戏:你、你的下属、你的上司、你的同僚,这几种关系主导了职场的整个表现形式,也就是说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是跟一群人在战斗。

  《杜拉拉升职记》这本书其实已经雄踞当当网小说类图书销售冠军宝座很久了。以前总没有想购买和阅读的欲望,因为职场这东西太乱太复杂,用一个故事就想表达清楚所有的东西显然是痴人说梦。事实也证明这本书所提及的"外企生活"也仅仅描述了所谓"生活"的冰山一角,现实生活永远比小说更丰富、更精彩、更刺激。只是作者的功力在于将浩瀚的外企故事浓缩成相对短小精悍的一篇小说,用有限的字数表达了用这些字可以表达的极限内容。混迹外企六年,有时候想想自己真的很累,失败的经验远远多于成功经验,当然这不见得就是坏事,年轻的时候多摔跟头代价小、成本低,总好过老了摔跟头一病不起。也不是没有怀疑过自己,走的路多了,总会踩到大便,踩的大便多了,也就无所谓踩到的究竟是什么了,这可能就是老人常说的磨砺吧。

  职场里往往需要平衡的是两种心态:吃亏或是占便宜。不论境遇如何,你总会有感觉吃亏了的阶段,也总会有暗暗窃喜占了便宜的时候。就在这算计着吃亏和占便宜的时间里,时间飞逝,等再回头看,那些吃过的亏其实都是今后的便宜,而那些占过的便宜也总会以同种或变种的方式让你吃了亏,应了那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6853.html

更多阅读

一首歌-杜拉拉升职记插曲 杜拉拉升职记王珞丹版

离开学还剩一周了,最近什么都没有做,到同学家借了电视剧版的“杜拉拉升职记”来看。今天看完了,总体还不错,蛮喜欢的,尤其是里面的歌曲都非常好听。故事情节也不错,就是觉得结尾有点太匆忙,比起电影版的,应该说各有千秋,电视和电影毕竟本来

《杜拉拉升职记》书评,金书网 杜拉拉升职记

杜拉拉,一位草根出身的外企白领,有着七十年代生人“职业的一代”的标本式特点,做着一份不高不低的人事行政经理的工作,拿着一份不高不低的薪水,经历着职场的跌宕起伏。就是《杜拉拉升职记》中的主人公杜拉拉,和大多七十年代人相似,她并不具

评《太子妃升职记》:只有算计没有爱

当当网评论连接看过鲜橙的几部作品,感觉都不错,最喜欢的是《和亲公主》,虽然青涩,但人物有温情。自从《阿麦从军》后,感觉女主越来越有往女强方向发展的趋势,这个强,不是指十项全能的强,而是性格上的一种强悍,《太子妃升职记》更是达到了极

声明:《第33节:四月一书之《杜拉拉升职记》(1)》为网友拽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