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二、竞争的两种模式:竞优和竞底(5)



系列专题:《中国企业之殇:竞底》

  郭台铭的"血尿哲学",就集中体现了富士康的竞底观念,这位典型的工作狂通常每天工作15小时,除了对自己抓得很紧外,他还经常如此追问下属、经理和员工:"你们现在有没有血尿?还没有?啊,这说明你们还应该更努力。"

  于是,他的手下怀着愧疚感,更加诚惶诚恐地埋头于工作。

  当然,判定富士康主要是竞底企业,并不仅仅从郭台铭的问话和行业性质,而是大量的竞底事实。

  竞底者有太多的共通之处,和郭台铭的"血尿哲学"相对应,任正非也常用这样的话鞭策下属:"为了这个公司,你看我这身体,什么糖尿病、高血压、颈椎病都有了,你们身体这么好,还不好好干!"

  志强厂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个竞底的典型,因为他赢得订单的竞争力,主要建立在打工妹们低得不能再低的工资,和长得不能再长的加班上,竞底所依赖的资源,在长期来说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工人加班时间是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而工资太低则将影响打工妹们的生存,这些底线都是非常明显的,它的竞争资源是不可持续的。

  但在整体的竞底中,不排除局部的竞优。李志强的加重块故事,是整个竞底中的局部竞优,因为研发加重块虽然靠的是不眠不休的加班和苦熬,但在研发定型后,这种智慧成果显然可以大规模地持续使用。

  由于竞优的结果可以大量被复制使用,因此竞优能造就伟大的企业和伟大的企业家,如微软和比尔·盖茨、IBM和老小沃森、沃尔玛和山姆·沃尔顿,因为他们的事迹是可以见光的,可供人学习的。

  而竞底是难以持续的(如任正非不可能把"毛巾"永远拧下去,郭台铭的手下"血尿"多了,也会开溜,不开溜也得住院),靠竞底成功的经验,是不可普遍推广的:

  1.竞底经验见不得光。李志强能自豪地四处吹嘘"我的打工妹一天能干16小时"吗?柳传志能到处推广"联想的成功利益源于彻底的价格战"?当然不能!

  所以,中国历史上没有关于"成功人物"的成功理论,只有他们的"成功事典"。谁敢把李世民杀兄弟,夺父亲皇位的事例,总结成理论教育后人?当然不能!

 第13节:二、竞争的两种模式:竞优和竞底(5)
  2.竞底者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竞底精神。如任正非在搞万门程控时,"不成功就从五楼跳下去"的决绝。这种竞底精神是很难通过学习得到的。

  由于竞底经验的不可推广,中国很难像竞优社会那样,出现伟大的企业和企业家,只会出现过眼烟云般的、以规模取胜的"成功企业",和一些后人看不清面目的知名企业家。胡雪岩和盛宣怀是近代我们看得清面目的两个知名商人,人们知道他们的成功,取决于他们的"官商勾结"玩得最有成效。但对现代人而言,"官商勾结"显然是灰色的,因此现代中国商人着意用文化、理念等等涂抹自己,让世人只看到他们想示人、能示人的一面,但实际上,这一面很难让人看清真实的全貌。

  案例:日本经济起飞时期的管理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日本受儒家思想影响也很深。但实际上,日本人最信奉的是神道教,其次是佛教,儒家思想也许只是他们在中国人面前作秀的一个道具。

  日本政要不顾中国人感情,时时参拜的靖国神社,就是神道教最大的国家神社。

  作为日本国教的神道教,其最高宗旨就是武士道,武士道的本质是武士可以随时为效忠主人献出生命,尽管普通的日本人不是武士,但武士道却是他们骨子里的信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7111.html

更多阅读

第13节:选择‘好的市场经济‘(2)

系列专题:《中国十年之真问题:舒立观察》  如何确立政府角色,明确政府和经济人的关系,是建立"好的市场经济"必然应对的根本性挑战。中国传统的计划体制赋予政府无限权力,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在改革转型中政府退出很难,却又常走向

第13节:第二章定位的精义(6)

系列专题:《营销组合新战略:定位定天下》  时尚、个性的三星手机  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上属于后来者。然而,这个后来者却成为了这个市场中最大的成功者。根据世界级品牌评估机构"国际品牌(interbrand)"与国际著名财经杂志《商业周刊

第13节:股市风云二十年(13)

系列专题:《股市风云二十年:1990~2010》  不但开业的时间、工作的进程确定不了,交易所的名号也定不下来。  一开始,禹国刚他们筹备工作的时候,名称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筹备组”。到了1990年春天,筹备组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汇报工作,时任

第20节:二、竞争的两种模式:竞优和竞底(12)

系列专题:《中国企业之殇:竞底》  案例:曾仕强"中国式管理"的竞底实质  中国人并不擅长系统思维和抽象思维,因此很少形成较有影响的理论。台湾学者曾仕强总结出一套"中国式管理",名噪一时,他说这种管理有三个核心,在此一一剖析如下: 

第19节:二、竞争的两种模式:竞优和竞底(11)

系列专题:《中国企业之殇:竞底》  一是敏锐的嗅觉;  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  三是群体性格。  任正非手下的研发大将李一男,曾凭着敏锐的嗅觉离开华为,创办了港湾公司,并成为华为的强大竞争对手,但华为显然不喜欢中国通

声明:《第13节:二、竞争的两种模式:竞优和竞底(5)》为网友识遍英雄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