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上当受骗的学问(4)



系列专题:《饱含奇谋妙计的职场启示录:谋生记》

  大职场10大小骗术

  1. 天女散花四处告示

  电线杆、宣传橱窗、墙壁柜台、公交车候车亭处乱贴广告,手写、A4纸、毛笔广告、小广告大量招聘公关小姐、文员、秘书、普工等;或者在火车、汽车上以及流动人口密集地派发名片、发布招聘信息,甚至在劳务输出大省地区的人群集中地散发广告,吸引涉世不深者以骗钱财。

  2. 巧立名目乱收费

  以企业名义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编造各种"合理理由",要求你交食宿费、报名费、填表费、服装费、培训费、考试费、工卡费等等,然后要么人去楼空找不着,要么假装通过,在你上岗不久后找尽借口把你踢掉。

  3. 小楼深巷黑中介

  要找工作先交钱,否则岗位信息"一概免谈",这是黑中介的一大特征。或者偏僻小巷黑中介,不缺营业执照,不缺办公场所,他们的收费解释五花八门,"劳务信息费"、"介绍费"、"岗位保证金"、"职业培训费"不一而足,但有一个共同点-- 无论职介成功与否,钱是一概不还的。如果求职者一时找不到工作,就以"先挂先上"为借口,结果要么单位不存在,要么工作条件太苛刻、工资低得让人无法接受。

  4. 醉翁之意不在酒

  巧招各种员工,并告诉求职者具体路线,结果此路线就此一辆车,其实是在骗你车费;假装顺利通过面试,要求通过者体检办证,哪知与医院早已串通,其实是骗你的体检费和办证费;群众演员、广告模特试镜先交钱,急不可待引你中招;未上岗前先做方案,机密文件到手便把你踢掉,实则在骗取你的技术或者方案。

  5. 扣押工资

  扣押工资或者开除你时不发半个月、一个月工资,就算你告状赢了也不给;或者规定押扣一个月甚至40天的工资,年终发放或者辞职前返还,到时耍赖黑员工;或者找尽借口扣工资,标榜条款为企业规章制度,其实为扣工资的种种借口。

  6. 口头协议

  先是口头承诺工资待遇、工作条件,到了关键时刻含糊其辞,找尽借口,让你进退两难;不为员工买福利保险,拖欠工资,处处克扣,甚者炒掉员工时拒付工资,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告起状来更麻烦。

  7. 高薪许诺引君入瓮式

  许诺月薪数千元,要求抵押学历证书原件(也有押身份证原件的),当你被高薪吸引来后,却发现或工作量超负荷难以承受或薪金待遇不兑现,甚至引诱你从事违法活动,主动辞职者往往遭到扣证威胁,或者欠你几个月工资。

  8. 文化痞子满天飞

  这些文人老板青睐应届毕业生,大量招聘文案策划、文字编辑、采编数人,许诺高薪,做到试用期满就被老板以各种理由一脚踢开,甚至拖欠工资,大多数求职者只好泪洒公司,另谋高就。

  9. 提成陷阱

  低底薪高提成,甚至答应很高的年终提成,可没到年终你就被"莫须有"地炒掉,高额提成化为乌有,或者先是高薪诱惑,到了关键时刻想方设法扣你的提成点,甚至炒掉你。

  10. 短期行为

  为了完成一个项目或者某个难题而临时用人,当难题解决了,就会兔死狗烹,不能长期聘用你;一些卑劣的公司,先让你试用三个月,实际干到两个多月,就找茬请走你,让你投诉无门。

 第24节:上当受骗的学问(4)
  刘备看着看着,一种莫名的凉意袭上心头,社会的复杂远远超过了他单纯的想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7524.html

更多阅读

第24节:把你的想法灌输到你的潜意识中(2)

系列专题:《成功的秘密:墨菲心想事成法则》  因此,将积极的想法即强烈想要实现它的心情不断地、反复地输入到潜意识里是至关重要的。  19   语言越简单越好  把想法转化为语言进行自我暗示的时候是有要领的——尽量使用简洁

第24节:小老板的生意经(24)

系列专题:《45个赚钱诀窍:小老板的生意经》  “每天早上都有很多人经过你的屋门口,你可以做豆浆和豆腐脑,而且按杯来卖,成本好控制,而且也方便了顾客。每杯卖1元,成本价才4角,一天销200杯没有问题,那么每天早上能收入120元。不算周六周日,1

第24节:最诚实的腿脚(4)

系列专题:《超强阅人术: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  同样,我们会转身离开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或物。通过对法庭行为的研究我们发现,如果陪审员不喜欢某位证人,他们会将双脚转向最近的出口处。从腰部以上的部位看,陪审员对正在陈词的证人表现

第24节:拯救人类的哲学(24)

系列专题:《经营与哲学的智慧碰撞:拯救人类的哲学》  我对理科毕业生到外资金融机构工作感到很担心。不容置疑,近代日本的发展依靠的是工业。在西方,工学系属于理学部。而明治的日本政府特地将工学系独立出来,成立了工学部,有规模的大

第24节:摆脱无意义的负罪感(3)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如果人类在心理中没有被暗示、忸怩和顺从的倾向,那人类就不可能形成组织。羞耻感和负罪感是对忸怩进行惩罚的表现,它强烈地塑造着我们的行为。由于怕被指责而恐惧,由于感到羞耻而恐惧,避

声明:《第24节:上当受骗的学问(4)》为网友因为我的勇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