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越感还是自卑感:大城市的小人物

 优越感还是自卑感:大城市的小人物


     在很多人的眼里,他们是非常杰出的佼佼者,从小学习成绩优异,是邻居家家长教训孩子的典范;长大了进入名牌大学,读经济管理等热门专业,在高中同学面前一套套的理论,俨然明星;毕业了进入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大城市,每天出入甲级写字楼,西装革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们是家长的骄傲,亲戚朋友眼中的天才,媒体上经常报道的成功人士,社会学阶层划分中典型的“精英阶层”…

  而这样的精英,笔者身边就有不少。但是奇怪的是,他们似乎并不觉得自己是这个社会的成功人士,相反,有一些人觉得自己“挺失败的”,“不知怎么样就被打上了成功的标签”,“这些都是表象”。为了让读者更好的了解,财经作家高承远采访了一位身边很好的朋友,他娓娓道来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让我们透过这样一位典型的真实案例,去真正走近我们所想象中的社会精英阶层。

  叶菲(笔者的一位好朋友,化名)出身在中国贵州一个非常贫困的农村家庭,姐妹二人,叶菲还有一个小她两岁的妹妹叫叶婷,家里唯一的收入就是父母务农的一些收成。从小,叶菲就知道自己家里困难,“只有好好学习,我和妹妹才有一个好前途”。

  她的小学同学有一部分没有完成学业就因为调皮捣蛋而未继续读书,叶菲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初中,在邻居的眼中,她和妹妹就是一个怪孩子应该的典范。初中三年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全校第六名的成绩进入高中奥林匹克班(就是我们所说的重点班),而又有想当一部分同学被中考的门槛堵在了门外。

  进入高中的叶菲一点也不敢松懈,大家都觉得她考一所大学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她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每一门功课都在全校名列前茅,每次学校成绩出来之后,都会发光荣榜、奖学金,而叶菲也成为了光荣榜上的常客,奖学金的恒主。在同学们眼中,叶菲就是一个天才,就是一个“怪胎”,就是一个无所不能无所不会的英雄,反正在那样一个“分本位”的时代,这样一个成绩出众的孩子,用什么样的词语都不为过。

  高中毕业的时候,叶菲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被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编导专业录取,这被很多人羡慕不已,在贵州家乡村子里,叶菲的父母和叶菲都一时间成为了明星,贫困的家庭在这样的时候有了一种“除了缺钱,啥都不缺”的感觉。

  进入了北京,进入了很多人理想中的中国传媒大学,叶菲还一点都不放松学习,在四年的时间专业课名列前茅的同时,辅修了经济管理学,还看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并有不少的文章发表在传播学的媒体上,同时她也担任电视编导班上文艺委员的职务,在学校举办的相关活动中也做主持人。

  毕业之后,叶菲到了上海,在一家电视台担任电视编导工作。她深深地知道,从贵州大山里走出来到今天这个地步自己付出了多少的艰辛。在父母的眼中,这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在中小学老师和同学眼中,她就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传奇和话题人物。不管怎么看,这都是这个社会的精英人物。

  但是事实情况呢?

  “第一年工作,自己的工资除掉高额的房租和生活费之后,每个月所剩无几”,在光环背后,真正的心酸往往被有意无意的掩盖。“每天除了工作就是睡觉,和同事合租的房子每个人只有10平米的小空间”,叶菲的房间我看过,书籍、衣服、生活用品堆在一起,你根本看不出一丝精英的味道,相反我看到了某种心酸在里面。

  “毕业前两年过年的时候,我都没有任何结余,又没有年假,为了省钱干脆不回家”,叶菲说。但是这个倔强的姑娘怎么也不肯跟家里人说自己是因为没钱所以没有回家的。“电视台工作忙,领导很重视我,留我在台里值班”,再怎么样也不能破坏自己在父母和亲戚们面前“天才和成功”的形象。

  蜗居、奋斗、没有生活、省吃俭用…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的未来更加光明,而未来到底会怎么样?“我真的不知道”,叶菲告诉笔者。

  是的,在北上广混的年轻人,谁又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未来呢?

  买房子,太遥远。成功,太理想化。年迈的父母,就在眼前。生活的现实,就在眼前。

  也许,叶菲的这样一个比喻正好恰如其分的说出了这些我们眼中的成功人士和精英的心声:感觉自己的成长就像是买了一注双色球,小学毕业的时候,第一个数字中了。初中毕业的时候,第二个数字中了。高中毕业的时候,第三个数字又中奖了。大学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发现第四个数字也是中奖数字,激动万分。在岗位上认认真真,被领导器重,似乎第五个数字也中奖了。自己业余生活丰富,爱好广泛,第六个数字也中奖了。而自始至终,自己一直受到众人的羡慕也好嫉妒也罢,这应该算是蓝色球也中奖了。

  “我的生活感觉就像所有的六个红色球和一个蓝色球都中奖了,突然发现奖池了没什么钱”,叶菲说出了大家的感受。

  大城市里的小人物,就在我们身边,更在我们心里。也许终究无法去改变世界,就让我们试图不要让变化的世界,最终消磨了我们心中最原始的理想,以及那点微不足道的优越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862.html

更多阅读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后感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在全世界范围内,旧城更新仍然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而言。虽然人们有必要适当调整视角以寻求新问题的新答案,但在有关旧城更新的许多重大问题上,《死与生》中的许多观点仍然有无可替代的启发作用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书报告 大城市的死与生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书报告一 书籍背景20世纪的城市发展速度无疑是迅猛的。这个时期通过了大量的法律,采取了许多措施,目的全是要纠正过去的错误,企图从工业城市的贫困和罪恶中得到救赎。在

大城市的好处 大城市的优势

说实在话,我至今还是不喜欢上海,不喜欢这里的天气、不喜欢这里的人、不喜欢这里的交通……一个同事说,她很喜欢上海,她在武汉、北京、上海都呆过,感觉还是大城市比较好。她列举了几个优点,城市太大在街上很难遇到熟人,想做点儿什么事情,不

读书笔记:《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读书笔记:《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Cites”在读王军的《采访本上的城市》时,不断地看到他对《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推崇,今天终得一读。城市的特性1、现在(指美国五、六十年代)的规划:低收入住

声明:《优越感还是自卑感:大城市的小人物》为网友怑槑怑萌怑呦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