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崩溃的六个国家 《国家为什么会崩溃》 第一部 崩溃的根源 第二章  政府:万



     千万不要以为这是笔误。尽管在美联储还没有一个人公开说过“我们准备制造一个房地产泡沫”,但有些经济学家却在不遗余力地敦促资金转移至此。始作俑者就是《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他是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一直敦促格林斯潘加速下调利率,并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视为拯救经济的灵丹妙药。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学会的马克·桑顿(Mark Thornton)回顾了克鲁格曼在过去10年的一些言论。

  在2001年5月的一次采访中,克鲁格曼说:“低利率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发挥作用。比如增加楼盘的建设数量,这又有助于建筑行业的扩张。你必须从反面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应该设定较低利率呢?”

  2001年7月,克鲁格曼告诉卢·多布斯:“坦率地说,我认为必须如此,因为商业投资不会成为经济复苏的主要驱动力,这个动力必须来自房产这样的领域。”

  同年8月,克鲁格曼在与卢·多布斯的谈话中再次指出:“我觉得有点儿沮丧。资产在大幅减少,这你也知道。看看有可能推动经济复苏的商业性投资,根本看不到丝毫复苏迹象。再看看房地产,尽管长期增长率的下降不那么明显,但显然还不足以刺激经济复苏。”

  在一周之后,克鲁格曼便以更直言不讳(而且似乎也更啰唆)的论调,主张美联储采取推高房产价格的政策:

  已持有低储蓄和高负债的消费者或许已无助于事,但是对利率高度敏感的房产却有可能引领经济走出低谷……但美联储的政策与影响房产及贸易的金额变量之间严重脱节,房产需求取决于长期利率,而非短期利率。尽管美联储在本年度已将短期利率从6.5%下调至3.75%,但10年期国债利率依旧略有上调……当然,迟早有一天,投资者将意识到2001年绝不是1998年。抵押贷款利率与美元价值都将持续下滑,从而为房产和出口引领的经济复苏创造条件。

  2001年10月,克鲁格曼说:“经济政策应以刺激其他方面的支出为目标,以弥补商业投资的减少,而有助于促进房产及其他耐用品消费的低利率当然是最主要的答案。”

  在连续几个月乐此不疲地鼓吹推高房价之后,克鲁格曼再次现身,并声称美联储需要制造一个房地产泡沫。但是在2007年,克鲁格曼却在多个场合声色俱厉地否认自己曾说过这些话。因此,我在这里引用了他的原话:

 经济崩溃的六个国家 《国家为什么会崩溃》 第一部 崩溃的根源 第二章  政府:万
   就在几个月前,绝大多数研究商业的经济学家还在嘲笑“二次探底”,认为经济将第二次转为衰退纯属无稽之谈。但也有一些顽固不化的人面对这些正统理论不为所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莫过于摩根士丹利的史蒂芬·罗奇。我在这个专栏中曾多次提到,主张经济将面临二次探底的理由是非常充分的,今天,他们的理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站得住脚。

  其中的关键点在于,2001年的衰退并非典型的战后型衰退,也就是说,它的起因不是美联储为抵御通货膨胀而上调利率,因此,只要美联储下调利率,即可通过增加房产及消费品开支轻易实现快速反弹。相反,它属于典型的战前型衰退,是由市场的非理性繁荣造成的。应对这种衰退,美联储需要的不只是一次反弹,它需要以房产市场消费的大幅激增弥补商业性投资的疲软乏力。为此,就要像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保罗·麦考利所说的那样,格林斯潘必须创造一个房地产泡沫,以取代行将破裂的纳斯达克泡沫。

的确,克鲁格曼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不容否认的是,他至少还知道美联储的政策给房产价格及消费品开支带来的初始效应,但他显然没有料到最终结果会是这样的。不过,彻底否认自己曾经说过的话当然是不真诚的,逃避责任对一个学者来说更是不可理喻的。实际上,如果说因经济上的无知可以剥夺一个人的诺贝尔奖,那么克鲁格曼或许依旧有办法让自己的房地产泡沫理论岿然不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903.html

更多阅读

声明:《经济崩溃的六个国家 《国家为什么会崩溃》 第一部 崩溃的根源 第二章  政府:万》为网友踏天地荒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