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副主席缺位 洋奶粉连番涨价 中低端市场产品缺位?



  洋奶粉肆无忌惮涨价的同时,国内奶粉企业开始迅速布局中低端奶粉市场。曾经,有分析认为,三鹿的倒下将使高达90%的中低端奶粉市场因此被让渡出来。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的一段时间里,市场被信任危机所左右,更多的消费者,包括中低端消费者只能转而选择“更为安全”的洋奶粉。洋奶粉巨头们在盘算着自己越来越满的钱袋同时,也纷纷出炉自己的中国扩张大计。而三鹿以外的国产奶粉企业,为了重建市场信心,不得不咬紧牙关,进口奶粉原料、在各大媒体不断撒钱做广告……  

  

  但是,七月开始的新一轮洋奶粉涨价,似乎正在打破这种暂时的平衡。

  

  在一阶段奶粉价格逼近甚至超过两百元一罐时,更多的消费者发出了抱怨声:消费量最大的是一阶段奶粉,但价格却涨得最快最多!……再也吃不起奶粉了!!

  

  与此同时,包括伊利、光明、三元等在内的国产乳业巨头开始高调进军奶粉业,而曾经在三鹿时代屈居二线品牌的飞鹤奶粉,在风投红杉资本的力捧下,开始展开在全国的奶源地建设计划……

  

  伊利、光明高调进军奶粉业

  

  近日,刚刚宣布进军常温奶不久的光明乳业(行情股吧),再次高调宣布将全面进军固态奶粉行业。

  

  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认为,出击奶粉是光明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据光明方面透露,明年将在黑龙江汤原建立奶源基地,在生产加工硬件、终端渠道拓展和广告投入上都会加大力度;在区域布局上,以徽豫江浙沪四省一市为重点,在其他市场布下“星星火种”,逐步进行市场培育,为日后“燎原全国”奠定基础。

  

  “形成支柱产业应该在两三年之后。”据郭本恒透露,2008年光明奶粉业绩做到2.5亿元,今年目标是翻番,目前上半年销量已超出原规划目标,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0%.而明年的目标则是翻两番。“在光明乳业的盘子里,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左右才能算是真正的‘支柱’,目前奶粉正作为支柱产业进行战略性的重点培育。”

  

  而在今年7月13日,另一乳业巨头伊利发布公告,计划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投资建设华北地区年产4.5万吨的奶粉基地。这个投资金额2.89亿元、拟于2010年8月左右投产、投资回报期期望为“2.76年”的奶粉计划,成为三聚氰胺事件后,奶粉领域最大规模的投资。

  

  尽管有接近伊利的人士认为,这是为配合国家乳业政策,比如收储奶粉等国家行为的“配套措施”,“但这断然不是伊利投资奶粉基地的最重要初衷,占据中高端奶粉市场,才是他们的野心所在。”

  

 国家副主席缺位 洋奶粉连番涨价 中低端市场产品缺位?
  据了解,伊利奶粉基地初期主要以分装奶粉为主,随着其周边地区如河北省等地的奶源建设逐渐成熟,该基地也将进行奶粉的生产。奶粉领域,无疑是伊利未来新的增长点。有证券分析师认为,奶粉基地的建成将增厚2010年之后公司的奶粉业绩;天津奶粉基地可能是其进行奶粉全国布局的一步,成为公司扩展华北地区奶粉市场的根据地。

  

  目前,该公司拥有的6万吨金山奶粉基地,杜尔伯特5万吨奶粉基地,石河子2万吨奶粉基地,多伦2万吨奶粉基地,总共约15万吨奶粉产能。

  

  2009年以来,伊利奶粉的收入获得较快增长,1季度收入约为12亿元。进入2季度略有下降,4月收入约为2亿元,预计今年上半年奶粉业务收入可能实现约22亿元。申银万国(行情股吧)预测,伊利在2009-2010年间可以扩大市场份额5%-10%.同期,伊利婴幼儿奶粉收入将达36亿元和45亿元,奶粉总收入将达50亿元和60亿元。

  

  二线乳企的争夺战

  

  在液态奶企业纷纷开始进军奶粉市场的时候,曾被认为会受益于三鹿倒掉的一批二线本土奶粉企业,开始迈开了扩张的脚步:红杉资本入股飞鹤乳业,以资金链组合拳打开全国市场局面,飞鹤甚至斥资1.6亿元在央视广告A特段投放广告以赢得妈妈们的“芳心”;杭州贝因美计划2009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同时启动A股上市计划;完达山则计划投资13亿兴建奶源基地和奶粉工厂……

  

  与此同时,河北三元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首批配方奶粉产品在全国13个省市全面上市,这标志着三元向国产奶粉市场正式发起了总攻。

  

  曾经,有观点认为,一度占据中低端奶粉近90%市场的三鹿倒下,将会引发市场的大洗牌,谁将占据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呢?有分析人士认为,外资奶粉凭借着在三聚氰胺事件中的“安全”优势,瓜分了大部分的市场。但是外资奶粉高质高价的定位策略,使其对份额巨大的中低端市场并不重视。今年7月份,在进口奶粉原料持续降价的情况下,洋奶粉继续掀起新的一轮逆市涨价,引发消费者的普遍抱怨。

  

  在此情况下,洋奶粉涨价引发的中低端市场奶粉的缺位,会否给曾经在三聚氰胺事件中备受打击的其它乳企带来机会呢?

  

  记者在超市随机访问的消费者里面,大部分表示,如果洋奶粉持续上涨,会考虑转向消费国产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影响很大,国家已经花了很大力气在整治,相信国产奶粉企业也会越来越规范。”一些徐姓消费者表达了对国产奶粉的信心。

  

  洋奶粉:我们没放弃中端市场

  

  对于涨价会把中低端市场拱手让渡给国产品牌的说法,某洋奶粉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不以为然。“在美国和欧洲,也许一个贫民窟的孩子,喝的是和中国一个牌子的奶粉。”他认为,外资奶粉并没有刻意将自己定位为高端产品。

  

  记者采访的外资奶粉企业人士中,有人甚至认为,与普遍认为的外资并不重视中端市场的说法并不准确,但是显然,一些进口品牌已在高端市场有较高的认同度,消费者也不会轻易转移消费。但是对于中端市场,外资品牌考虑得更多的是,通过推出更多的子品牌来切割这一部分市场。

  

  雀巢已经成为中低端领域的试水者———即使最终与太子奶只是协议合作,它就可以开始搅动中国奶粉市场。雀巢如果借助太子奶的渠道网络等优势渗透二三线的奶粉市场,国内奶粉未来的竞争环境恶化是必然的。

  

  研发能力和不断的推陈出新,成为洋奶粉婴幼儿配方在中国中高端奶粉领域制胜的法宝之一。“他们的缺陷是,物流成本和对国内奶源控制力的薄弱。”

  

  国内奶粉制造商显然看到了这个问题,在不具备研发厚盾之时,强化奶源控制成为阻击洋奶粉进攻的有效路径。

  

  据了解,乳业巨头蒙牛正在谋划进军奶源上游;光明在自有牧场推行“牧场千分”标准;飞鹤斥资40亿元建设10个万头国际标准化示范牧场;伊利正在摸索、推广“奶联社”奶源基地建设模式……

  

  某外资品牌奶粉人士认为,目前外资乳业会否进军中低端市场尚不清楚,但本土乳企加大奶源控制力度的做法,显然是加强可持续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我们只有一个担心:中国乳业将拥有比我们更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将来越来越优质的奶源。”另一洋奶粉高层也对记者表达了同样的担心。

  

  外资乳业新军加入战团

  

  中粮、厚朴入股蒙牛,红杉资本入股飞鹤———资本市场的青睐似乎为中国乳业的逐渐复苏加上了一个有力的注脚。

  

  除了资本具备敏锐的嗅觉外,一些外资乳业新军也嗅到了乳业复苏中的市场散发出的诱人气息。根据InFinancials提供的数据,过去5年的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中国乳业公司的资金回报率达10%-13%.中国乳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恒天然在三聚氰胺事件一年后,选择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宣布重返中国市场。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除了达能集团之外,韩国的MaeilDairyIndustry以及统一企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也正考虑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统一将与黑龙江完达山乳业携手进军中国大陆奶制品市场。

  

  “奶粉行业的中外对抗势必到来。奶粉内战会有一个令人乐观的厮杀前景。”行业分析师站在消费者立场上如此评说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9332.html

更多阅读

洋奶粉:“说涨就涨”,底气何在?

     15日,济南市民崔彩华到一家超市选购奶粉,由于得知部分洋奶粉涨价,她一次购买了4罐惠氏奶粉。“我家宝宝一直喝洋奶粉,近期我听朋友说洋奶粉又要涨价,只好多买几罐存着。”崔彩华说。记者在山东济南、潍坊、济宁等部分超市了解到,目

洋河酒业:高端市场,创新营销

   无疑,洋河酒业是最近几年白酒行业的快品牌典范。短短6年时间,其销售额从2004年的7600万元爆发式增长至2011年的近60亿元,其销售额增长了近60倍,创造了中国白酒行业的奇迹。  这与洋河蓝色经典的营销创新是分不开的。在产品名

别对我撒谎 雀巢引领洋奶粉新涨价潮 高成本理由被指撒谎

  临近岁末,外资品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纷纷提价,此次雀巢再次领涨。   本报记者从家乐福超市、美廉美超市等北京多家超市了解到,雀巢旗下婴幼儿配方奶粉已经提价,而在雀巢提价的带动下,美赞臣、雅培、多美滋等外资品牌竞相跟随。   1

声明:《国家副主席缺位 洋奶粉连番涨价 中低端市场产品缺位?》为网友遗梦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