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基金会 中国 盖茨基金会揭密



看“21世纪的新资本主义”如何“为人民服务” 

文 | 本刊记者  雷晓宇 

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家》四次走访了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北京办公室。虽然盖茨和他太太“已经被保护成了国家元首”,至少我们可以触摸一下他后半生事业的神经末梢吧,何况这个末梢还在中国。 

3月底,盖茨基金会首席运营官Cheryl Scott对《中国企业家》说,“这是一场非凡的旅行,来看中国的发展,了解世界的另一部分、我们重要的项目,通过跟中国政府以及其他合作伙伴合作,带来一些新技术、新概念,解决那些曾被称为‘无法解决的难题’。我认为,比尔对于中国也会有这样深刻的感受。” 

与商业表现不同,盖茨的慈善来中国似乎既晚且慢,算不上大手笔——2007年11月,盖茨基金会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办公室,承诺5年内捐资5000万美元(其印度项目5年投入2.58亿美元),帮助中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但因为他是盖茨嘛,正在重写全球公众健康的历史,作为特批的外国慈善基金会进入中国,其战略意义和创新性值得期待。 

艾滋病在中国是个敏感的话题。可盖茨基金会北京负责人叶雷不怕:“艾滋病什么时候才不敏感?只有大家都有艾滋病了,就不敏感了。但我们不能等到那个时候。这也是盖茨基金会的特点,在全球都是挑最难的、别人忽略的、不愿意参与的事儿来做。” 

到中国去 

5月中旬,叶雷回了一趟西雅图。盖茨基金会500多名员工在一家大剧院里开年会(新总部大楼将于2010年启用),“就跟电视节目似的,说得有声有色”。盖茨和梅琳达还来了一次脱口秀,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回答所有人的任何问题。 

有人问到了中国——为什么要在中国设立办公室? 

“盖茨基金会是不轻易在海外设办公室的。”叶雷说,“我们一般的做法是把钱给别人,你好好做,做得好再给钱,做不好就拜拜。” 

去年来中国启动防艾项目时,盖茨曾说,“从医学角度看,中国的艾滋病疫情同其他国家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真正意义非凡的是,在短短几年中,中国政府对HIV/AIDS的态度从忽视转变成重视,并将其提上了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不过,为了取得成功,他们需要得到国际上的支持、鼓励和技术协助,因此我们决定要站出来提供自己的帮助。” 

在叶雷看来,盖茨之所以选择中国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倡导性,待在西雅图怎么倡导中国的艾滋病防控呢?第二是连接作用,“肯定不是纯粹只为中国服务,希望将来能够把中国农业、卫生、社会服务方面的经验移植到非洲去。盖茨基金会发展项目的重点还是在非洲,因为他们是真的贫困,这一点没去过的人很难体会。” 

很难统计盖茨夫妇去过多少次非洲,正是1994年的新婚旅行对他们后来的慈善事业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他们看到了无数头顶水罐光脚跋涉的妇女、饿得皮包骨的孩子。在肯尼亚,他们甚至被邀请参加了一场割礼仪式。这一切都让他俩心烦意乱。随后,在慈善家母亲的感召和律师父亲的建议下,盖茨拿出9400万美元,建立了“威廉·盖茨基金会”,这就是今天盖茨基金会的前身。 

盖茨夫妇管这样的拜访叫“学习之旅”。盖茨的中国学习之旅是从2004年开始的。 

那年4月,盖茨例行访问中国。盖茨基金会艾滋病办公室的主任委托前同事、CDC(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艾滋病专家叶雷博士帮忙安排一次圆桌会议。“2003年他们刚在印度开了一个新的防艾项目Avahan,开始对中国感兴趣,要做初步的探索工作。”  

但好事多磨,直到2007年4月盖茨第十次访华,事情才有了真正进展。盖茨把5天的行程专门留了一天给基金会,此时已经签约在身的叶雷帮他安排了一些“节目”,探访卫生部及北京朝阳疾病控制中心,盖茨和专家、志愿者、艾滋感染者握手,还谈了谈《断背山》。 

从2004年到2007年,盖茨基金会来中国的行程如此漫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找人难,一个是注册难。 

最开始,在中国设立办公室的建议是著名华裔艾滋病科学家何大一提出的。但是何大一本人不能来中国工作。后来,叶雷从单纯的顾问变成了合适人选——他从1998年来中国,先后有CDC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工作经历,对于中国卫生系统非常熟悉。 

至于说注册,本来所有正式注册的材料在2006年夏天就已经呈报给民政部了,但是后来又因故被耽搁了下来。当时盖茨基金会做法失策,花了不少钱请律师、公关公司找关系,但是此路不通。叶雷给支了个招:让盖茨直接给国家领导人写信。最后这信虽然没写,但还是盖茨本人出马。2007年4月,他在会见一位领导人时提了这事。“这位领导人当场就说,我不是直接管民政部的,但是我可以帮你过问,没问题。” 

有时候叶雷也不禁感叹:比尔·盖茨这个名字真的是很好用。这就是名人的价值。不过为了避免麻烦,叶雷保持低调,不轻易告诉别人自己是为盖茨工作的。“现在找我的人比以前多好几倍,因为他们觉得我的大老板就是一大口袋钱。” 

“为人民服务” 

两次在华润大厦的北京办公室里见到叶雷,他都穿着棉布裤子和凉拖鞋。他喜欢骑自行车和徒步旅行,自从做了艾滋病防控的工作之后,他几乎每年要坐上40趟飞机,全中国到处跑,做基层调查。“关于老百姓不公平的生活,我这一个晚上比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三年学到的还多。” 

作为一个在台湾出生、在美国度过60年代叛逆岁月的人,叶雷的办公室里有一样东西尤其引人注目——墙上挂着毛泽东那幅著名的书法“为人民服务”。他解释起来还有点激动:“我可不是资本主义。我们做的事情,解决贫困人口、解决疾病卫生、解决教育问题,还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机制,这哪一样不是社会主义?”(盖茨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上做了“21世纪的新资本主义”的主题演讲。) 

慈善世界并不惟钱多。盖茨承认,“我个人的财富与政府预算相比是九牛一毛,大家想一想每年中国的教育经费或者卫生经费就知道了。”梅琳达也说,“美国卫生研究所的预算是290亿美元,加州政府一年的投入是600亿美元,比较之下,我们仍然囊中羞涩。” 

“钱是很重要,但钱背后的东西更重要。”Cheryl Scott说,“确实,我们带给中国的不只是实际的钱本身,而是我们做事的方式、新技术、新观念。中国项目是解决世界问题的重要部分。” 

“如果我们为所有中国艾滋病有需求的人服务的话,基金会再多的钱也不够用。”叶雷说,“我觉得理念很重要,同样一笔钱用得好你可以建立一种长久的机制。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希望拿得出一些好的做法,积极跟中国政府配合,从而产生‘催化剂’的作用,国家可能就有比我们多好多倍的钱投入进来。” 

他透露,“这不单是中国办公室的想法,也是总部的想法。”看看其“杠杆作用”:盖茨基金会引发了各国政府的捐助行为。2003年,美国宣布在5年内投入150亿美元防治艾滋病。欧盟拿出40亿美元给贫困国家儿童注射疫苗…… 

那么,怎样才是所谓“好的做法”?在中国,盖茨基金会一开始的策略就是和政府捆绑。“这一点在美国或者印度都不可能体现得这么充分,因为他们的政府没有这么大的力量,一个办法只要成功,就能够被中央政府推广到省,然后省再推广到县。”叶雷说,“以艾滋病项目为例,中国现在配件都全了,但是运转不好,就好比一辆好车就开到二档,很可惜。我们的创新就在于把政府和NGO结合起来,用经济刺激的方式,逐渐从计划经济进入有市场经济色彩的工作模式。” 

盖茨基金会中国艾滋病项目负责人张云告诉《中国企业家》,中国艾滋病项目重点不在临床,而在防控,工作已经全面铺开。目前的方案是:由卫生部下属的两个国家级NGO组织(性病艾滋病协会、中国预防医学会)牵头,在全国13个试点城市(主要是省会)确定一批草根NGO;后者针对同性恋、吸毒人群和性工作者这三个目标,寻找艾滋病高危人群去卫生部指定地点做HIV检测、服务、咨询和行为干预(梅琳达说,“避孕套能救命。”)。工作效果以检测人数判定,按人头付费,每季度申请一次启动经费。而政府下属的检测机构也能够从中赚取费用,皆大欢喜。 

5年5000万美元,这些钱都花哪去了?40%给卫生部门,40%给草根NGO,20%作为工作费用。官方的说法是:“其中2000万美元将交由卫生部用于艾滋病预防工作,3000万美元将提供给中国艾滋病防治领域的地方、全国和国际性的非政府组织。”让人意外的是,盖茨基金会出了钱,但并不指定草根NGO的名单——它甚至都不过目,只是提供技术咨询。那如何保证操作有效、透明? 

用张云的话说:“合作NGO越多越好,反正是花钱买服务,然后优胜劣汰。” 

用叶雷的话说:“不管太细,让他们都来试一试,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你看盖茨有钱,想来抓,可以,不过如果你第一笔钱把我骗了,做不出东西来,我以后就不跟你玩了。我损失几万块有什么关系?可是我不试的话,我不知道谁有能力,谁说话不算数。” 

这是一种财大气粗的玩法——反正盖茨最不缺的就是钱。叶雷把基金会总部比作一个加油站,“随时可以来加油。我们没有预算,可以根据项目进展追加钱,超额的风险我们不怕——这就是别的基金会和国际项目做不到的地方。” 

叶雷还向《中国企业家》透露,如果艾滋病项目的操作模式成功,很快就会在结核项目、控烟项目、农业项目上推广,最终还要输出到非洲。 

他很高兴看到中国一些企业家开始做慈善,“都是几个亿的注册,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这是第一步,变成有钱人的潮流,第二步,互相比较谁花的最好,谁花的最值。” 

说到怎么花钱更值,盖茨倒是有个现成的说法。有一次孩子们(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分别是5岁、11岁和8岁)问,为什么不帮助纪录片里那个瘸腿的小男孩。母亲回答说:“我们努力帮助很多和他一样的孩子。”父亲解释道:“我们做的是批发,不是零售。” 

 比尔盖茨基金会 中国 盖茨基金会揭密

当然,这话也不是盖茨发明的,是他从老洛克菲勒那儿“拷贝”来的——19世纪末,巨富们意识到科学地花钱与赚钱一样重要,“变零售为批发”,建立一批“为全人类谋求幸福的永久性企业化慈善机构”,现代基金会从此诞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9388.html

更多阅读

比尔·盖茨——世界首富 美国首富比尔盖茨老婆

比尔·盖茨(Bill Gates),全名威廉·亨利·盖茨(William Henry Gates,1955年10月28日-),美国微软公司的董事长。他与保罗·艾伦一起创建了微软公司,曾任微软CEO和首席软件设计师,并持有公司超过8%的普通股,也是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1995年到2007

比尔·盖茨的信仰见证 比尔盖茨的信仰见证

2014-02-20占据世界第一富豪位置10多年并被誉为超级天才和赚钱机器的比尔·盖茨,近日忽然向全世界宣布,他将要退休并将自己所有财产(580亿美元)全部捐赠给盖茨-梅琳达基金会,不给自己的后人留下一分钱。如果加上过去所捐献的300多亿美元,

最令比尔·盖茨委屈的中国传言图 比尔盖茨

微软最近的“黑屏事件”搞得中国人们很震惊。就连已经从微软公司退休的比尔·盖茨若干年前说过的一些话也成为了微软推出的正版策略“别有用心”的证据。对于首富、首善盖茨同学,在中国的传闻多得很。真真假假,因无法向他本人求证,人们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乔布斯图一:比尔盖茨的英文名是什么

图一这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的大楼,是比尔盖茨捐赠的。不少人可能觉得我是不是搞错了,那大楼的门口不是明明写着WilliamGates,其实它与BillWilliam指的是一个人。在英语中Bill是William的简缩形式,表达昵称。在计算机科学中,

比尔·盖茨:空想资本主义

比尔·盖茨已经成功地将自己的角色从资本家转换成了慈善家,这位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在去年年底的哈佛大学演讲中透露了他的未来——全身心地投入慈善工作,转而在与其妻子共同创立的慈善基金会工作。    但是很快,就像他让微软的操作

声明:《比尔盖茨基金会 中国 盖茨基金会揭密》为网友星恋影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