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怎么孵化恐龙蛋 Pleo恐龙是怎样孵化的



这是VC催熟一个新产业的绝佳案例,也是“中国制造”试图向高附加值领域进军的艰难之路 

文 | 本刊记者  王勇 

它有着圆顶龙的外表,它能分辨主人的声音,能识别周围的环境,会撒娇、会唱歌、会打哈欠。当记者跟采访对象冷落它后,它居然自己走到电视机前,趴在那里看起了电视。 

它是一个小恐龙,叫Pleo。这个Ugobe公司历时5年研发的智能机器人玩具,于2008年3月正式登陆大陆市场。 

 方舟怎么孵化恐龙蛋 Pleo恐龙是怎样孵化的

  但与其在美国、中国台湾等市场所引发的轰动相比,Pleo进军大陆几乎可用悄无声息来形容。除在北京、上海举办了两场小型新闻发布会之外,这个曾入选《时代》2006年度最佳发明,被《福布斯》、《财富》、《连线》等世界级媒体报道,进入日本名古屋机器人博物馆的革命性产品在媒体上几乎看不到信息,市场上也难觅踪影。 

风平浪静的表象背后,是正在紧张进行的商业布局。过去的两个月中,《中国企业家》走访了多位Pleo孵化过程中的核心人物,他们对本刊全景式地讲述了孵化Pleo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是VC催熟一个新产业的绝佳案例,也是“中国制造”试图向高附加值领域进军的艰难之路。 

“Pleo是一种新的生命形式。”回忆起投资Pleo的历程,软银中国董事、Ugobe亚洲负责人叶舟充满感慨,“投资时我们认为这是一个Big business,但没想到在无意中踏到了机器人产业前沿,更没想到产品化会这么困难。” 

一个“玩具”,何以吸引了软银中国总裁薛村禾、麦实创投董事长方国健、鸿海(富士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等华人商界的知名人物相继进入? 

   

童年梦想引发投资 

2005年夏天,时任UT斯达康副总裁、台湾区总经理的叶舟看到了朋友带来的Ugobe公司募资CD。在CD中,Ugobe介绍正在研发一种高科技玩具——一个有着恐龙外形的智能机器人,还有一段影像:一个光秃秃的、很大的机器,外面拖着很多线,被电脑控制着在那里摇头、转身、抬脚。 

“我越看越觉得有意思,大家都喜欢机器人,对我来说它还有特别的意义。”作为著名科幻作家叶永烈的长子,叶舟坦承投资Pleo跟自己的家庭背景和童年梦想有关。“我父亲写过《小灵通漫游未来》,那是一个机器人,后来UT斯达康的小灵通便以此命名。1978年,他写过一篇小说《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迹》,讲中国登山队在珠穆朗玛峰上发现恐龙蛋并孵化出了恐龙,结果被很多人骂是伪科学,引来了很大的风波,毕竟当时中国还没有科学幻想的空间嘛。所以我觉得是种缘分,又是机器人,又是恐龙。” 

叶舟找到了软银中国的总裁薛村禾,告诉他有个玩具的投资案挺有意思,请他花十分钟看一下。“薛总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玩具这东西我们怎么能投呢?”但看过CD后,薛村禾改变了主意,开始着手前期调研。很快,两人便飞往美国爱达荷州去跟Ugobe谈判,同时见到了Caleb Chung——Pleo的发明者。 

“我们主要是看中了Caleb Chung这个人和Ugobe的团队。”薛村禾告诉《中国企业家》。Caleb Chung的中文名叫钟少男,有1/4的中国血统。他15岁辍学在街头从事哑剧表演,从中学到了动作与情感的关系,懂得了用什么样的动作激发观众的情感。后来,他组织了20多人为电影特技做机器道具,参与了《侏罗纪公园》、《星球大战》等影片的机器道具制作,学会了怎样让机器看起来更像活生生的动物。他还曾在Mattel玩具公司工作过五年,担任“玩具观念设计师”,有丰富的玩具制造经验,了解所做的东西必须能被生产出来。 

在设计Pleo之前,Caleb Chung曾设计出一个能用表情表现情绪的玩具娃娃Furby,在全球热卖超过4000万只,销售总额超过15亿美元。但Caleb Chung并不满足于用表情表达情绪,因此从2003年起,Caleb Chung开始设计Pleo,希望设计出一个能感知自身和周围环境、与人互动、自我进化和学习的“新的生命形式”。 

“我们发现Ugobe在机器人领域有两大突破性进展。一是情绪方面,Pleo具有学习能力,能跟人互动;二是动作方面,传统的机器人动作很僵硬、耗电量高、电池很重,而Pleo的运动更像有肌肉的生命体本身,机电转化率很高,又很轻。在这两方面他们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叶舟解释说,“我们认为Pleo是机器人产业的一个未来,因为除了工具性的机器人外,人们也需要情感交流、精神安慰方面的产品。” 

更关键的是Pleo的操作系统LIFE OS,这个Ugobe自己编写的平台架构体系是开放的,支持第三方开发的软件。通过Pleo自带的USB和SD卡插口,任何人都可以在电脑上对Pleo编程,开发出握手、讲话、唱歌等更多功能,以及不同情景下的不同反应。这与一些早期的著名机器人,比如索尼公司的机器狗AIBO有本质区别。AIBO的操作系统是全封闭的,所有的功能都是索尼公司自己开发的。 

如果还不理解这个平台的重要性,那么来看看微软的举动。2006年12月,微软发布了针对机器人产业的作业平台Microsoft Robotics Studio。2007年1月,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发表了长文《家家都有机器人》。他在文章中指出,现在的机器人产业非常像三十年前他所处的大型机时代——机器人公司没有通用的操作系统,受欢迎的功能和应用软件无法移植到硬件平台上。“因此任何人想做一个机器人,必须从零开始。”机器人产业呼唤一个共通平台,就像PC机上的Windows一样。而且,随着CPU、传感器等硬件设施的大幅降价,以及分布式计算、声音与视觉传感器、无线宽频网络等技术的进步,机器人走进家庭已经近在眼前。“我们正站在时代的节点上,一个崭新的产业即将崛起。我预计,未来机器人会无所不在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虽然当时的薛村禾和叶舟不可能了解这些,但他们依然意识到了LIFE OS的意义所在。“Ugobe跟我们讲过他们的发展方向,其中一个是智能家电。比如可以把LIFE OS装在你家冰箱上,这样冰箱就可以有自己的情绪,可以跟你说话,我们当时就觉得,Pleo不仅仅是玩具、宠物那么简单。”叶舟回忆说。 

“我们是以个人投资者的身份进去的,因为Ugobe是美国公司,软银中国无法直接投资。”在抵达Ugobe公司的当晚,薛村禾和叶舟就共同投资了200万美元。“此前我们已经做过前期调研,了解到这个产业进入壁垒很高,Ugobe又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而我们在亚洲资源比较熟,台湾和中国大陆都是电子制造基地。”薛村禾向《中国企业家》解释了投资如此之快的原因。 

出乎意料的艰难 

“虽然做过调研,但说实话,投Pleo我们最初主要还是把它当爱好。”叶舟承认,他们和Ugobe一开始都把这件事情想简单了。 

除了LIFE OS上的软件要不断添加、升级,硬件方面所遇到的挑战更大。叶舟告诉《中国企业家》,Pleo身上有两个ARM 7处理器,8个电脑芯片,14个马达,34个感应装置,上百个用户定制设计的传动装置,运算速度达到6000万次/秒,其复杂和精密程度远超过一台笔记本电脑。 

“这还不算,一旦它动起来,14个马达、30多个传感器、40多个齿轮一起运转,全靠一块电池供电,而且电池体积还不能大,否则恐龙会很臃肿。索尼的机器狗AIBO背上那块电池就重15公斤,Caleb Chung跟我们开玩笑说,如果那么重的话,不如做个乌龟算了,可能还好卖一点。”谈起所碰到的困难,叶舟如数家珍。“还有恐龙身上这张皮,找这张皮就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最后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帮我们研发的。你想啊,不能太软、不能太硬、不能掉色、不能过热引发着火,还要对内部机构件形成保护,还要廉价、要符合玩具安规,让小孩子咬它不会有什么危险,涉及材料科学的很多方面。这种问题是做PC、手机之类电子产品所碰不到的,还有走起来不能僵硬,不能太吵,不能有噪音等等,困难相当多。” 

因此,Ugobe从2003年开始设计Pleo,直到2006年2月才做出第一个手工原型机,并参加了美国Demo Conference展。Pleo在这次展览上引起轰动,获得了Demo大奖,也被美国媒体称为“最聪明的宠物机器人”。 

但挑战才刚刚开始,薛村禾和叶舟很快发现,比起Pleo由科技转化为产品所遇到的困难,研发时所碰到的问题简直不值一提。“这是我们投资Ugobe时没有预计到的情况。如果连每个螺丝钉都算上,Pleo有1800多个零件,涉及机械、电子、光学,制造工艺相当复杂。我们找了一堆小厂,都做不出来,浪费了很多时间。” 

局面在叶舟找到香港镇泰集团后有所改观,这家代工过iRobot公司吸尘器机器人Roomba的公司终于能制造出产品。但量产问题这种做法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从安装第一个零件开始到最终完成,差不多要花5个小时,这么长时间才出一只恐龙,还要动用那么多人力,而且还没算产品直通率,正常的买卖完全不可能嘛。” 

同时,资金不足也开始困扰叶舟。“钱烧得差不多了,那段时间我们只好天天找人聊,给别人讲这个东西的前景,到处找钱。好在我们运气不错,转机很快到来。” 

   

二轮投资者进入 

转机源自台湾麦实创投董事长方国健的一次偶然拜访。“2006年5月,我去跟叶舟办公室谈一个业务合作,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案子。” 方国健对《中国企业家》回忆了当时的情景:“谈完正事,叶舟聊起说手头有个很有趣的案子,正在寻找投资。当时Pleo实体还没出来,美国那边也只有一个手工模型,叶舟给我看的是Pleo的美工图,还有美国《Popular Science》的一个报道。我立刻就意识到这个产品概念是对的。” 

“当时台湾创投界对这个产品一无所知。此前叶舟已经找了好几家创投,但大家都把它当玩具。而我是从人工智能、娱乐性的机器人、取代性的家庭宠物以及与人交流建立感情等角度来看待Pleo。” 

“我提出了Robot 2.0的概念,现在它已被台湾产业界广泛接受。”方国健向记者解释,“Robot 1.0是工具性的、功能性的产品,动作很机械化,人可以用机器遥控或事先编程让他们进行自主性的活动。Robot 2.0则是娱乐性的,植入人工智能,是类似生命体的产品,能够自我学习、累积经验。” 

“你也许会说索尼的AIBO也是娱乐性的,但AIBO一来太重,走路很僵硬,二来太贵,卖1490美元一只,而且平台又是封闭的。这是非常贵族化的一个产品,无法走进千家万户,索尼做了那么多年,全球累计销量总共也才14万只,2006年索尼不得不把那个公司关了。而Pleo不一样,它是一个分水岭。它从设计开始就是往低价方向去的,我们上市时卖350美元一只,只是手机的价格,而且它体系开放,在它之前所有机器人的动作都很僵硬,这种有肌肉、有表皮的生命体的感觉从来没有过。” 

方国健迅速前往Ugobe总部旧金山和研发团队所在地爱达华州,详细勘察Ugobe公司的实体、人员和研发过程。 

“叶舟是以艺术家的眼光来看Pleo,觉得很好就投了。但我是以实业家的眼光,从工业、制造的角度来看它。我是IT出身,深知模具、工程、制造、品管等学问之深。Pleo的复杂程度远超过笔记本电脑,在这些方面所碰到的挑战是空前的,肯定会有大量工程变更。我看好这个项目,也看好这个Idea、理念和未来发展,但我认为Ugobe要成功非常艰难。”方国健说。 

“Ugobe是个小公司,当时只有20多人,基本都是研发人员。他们要想发展,必须有一个实力雄厚、具备很强的研发、精密模具和量产经验与能力的合作伙伴。作为创投公司,我能带来他们需要的资金,但这个问题不解决,投下去的钱就只能随波逐流,听天由命了。” 

方国健最终提出一个投资的先决条件——鸿海(富士康)集团一定要进来。“鸿海能从模具、工程、制造等方面补齐Ugobe的短板。而对我们来说,也是投资的一个保障。它如果能加入,我们的信心会大很多,这个产品的成功机会和未来发展也会大很多。” 

2006年6月7日,经过一个多月的实地调研和慎重考虑,方国健给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写了一封电子邮件,告诉郭台铭发现了一个很有潜力的投资案,对鸿海集团来讲也是一种企业版图的延伸,他非常看好,也非常欢迎与郭董共同探讨这个投资案的可行性,同时附上了相关的资料和一些市场调查报告。 

“我跟郭董认识蛮久,但他企业已经做到每年几千亿人民币的规模,事情很多,我们也很难有机会经常碰面。但他知道我不会无的放矢,不会随随便便有个案子就跟他讲,我既然那么慎重地推荐,他当然也会慎重地考虑。”方国健告诉《中国企业家》,他的邮件很快被转到鸿海新产品事业部进行评估,并受到该部门高度评价。 

两周以后,方国健与郭台铭简短地碰了一次面,“他事情很多,不会在某个具体的产品上操心,但我借那次机会跟他多讲了几句这个案子。”与此同时,鸿海的新产品事业部也开始和方国健接触。鸿海的法务部、投资部也开始运转,对是否有同类产品、有没有独特的专利、专利跟其他厂商有无冲突、会不会被告等问题进行详细监控和调查。 

3个月之后,鸿海三个部门分别独立地做出相同判断——这是一个极有前景的产品和产业,能扩展鸿海的企业版图。2006年9月底,鸿海集团和麦实创投正式决定,共同向Ugobe投资600万美元。鸿海了取得Ugobe 4%的股权,同时获得一席董事会观察员身份,同时,鸿海还在旗下的整合电子产品部门(iDPBG)特别成立了Hi Tech Toy Division事业处,负责此产品的技术开发与生产。 

鸿海的进入为Pleo量产奠定了基础。Pleo的原型机很快被制造出来,并入选了美国《时代》2006年度最佳发明,引发世界关注。而郭台铭以台湾首富的身份投资高科技玩具,也让台湾媒体惊诧,有关Pleo的报道和讨论立刻热烈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家家都有机器人”正在迅速成为现实,背后有无限商机。讨论甚至惊动了台湾政府,台湾 “经济部”、台湾工业区目前都把Pleo当作台湾的产业来推,研究并引导台湾经济跟Pleo的产业链挂钩。 

《中国企业家》获悉,鸿海和麦实投资的600万美元很快也被用完,此后Ugobe又融过一次资,那次鸿海的投资力度加大很多,变成了Ugobe的最大股东。虽然没有了解到投资的具体数额,但叶舟告诉记者,如果把Ugobe本身的投入、几轮投资以及各地政府所投入的资金全都算上,那么目前Pleo身上投入的资金已超过7000万美元。 

   

突破量产难题 

富士康方面婉拒了本刊的采访要求,但通过各种渠道,《中国企业家》依然了解到一些Pleo量产为何如此之难的细节。 

Pleo中国营销总监张兵,全权负责Pleo在中国大陆的运作。他告诉《中国企业家》,富士康目前已经把组装一只恐龙的时间压缩到了1个小时以内,希望未来能做到20多分钟组装一只。“富士康是严格按照IE(工业工程)的要求来设计流水线的,工序划分很科学。它的一条生产线从线头到线尾有三四百人,占了整整两层楼。” 

张兵详细描述了富士康的生产过程:“Pleo全身有1800多个零件,即使只算大的零元件也有800多个,它全身分九大块——四条腿、脖子、头、尾巴、皮等,都要分别组装并测试。就拿组装腿来说,你不能整个组装好了才测试啊,否则一旦有问题就得全部拆掉返工,所以先得把脚组装好,测试下面的压力传感器是否正常,然后再组装腿,测试马达是否运转正常、其他传感器是否灵敏、能否正常弯曲和活动。把四条腿测试好了,还要组装脖子、头、身子,每组装一个环节就有一个测试,每个测试都得单独开发程序,光这种测试就有20多道。” 

各部分测试好了,才能进行组装,组装好了还要再进行测试。“Pleo的组装涉及光、机、电,在精密度和协调性上对生产工艺提出很大的挑战。装配好了要测它的协调性有没有问题,动作是否正常,还要测各种传感器,比如视觉系统的照相机是否能够测相位差、红外线收发器是否能够让几台Pleo相互识别、热压传感器是否能根据热量调节恐龙温度,避免把皮烧坏……” 

然后才能把皮给Pleo粘上。“皮弄好以后再去烧机,测试其稳定性。” 

频繁的工程变更也加剧了量产难度。“2007年12月18日,Pleo首先在美国上市,比我们预计的晚了两个月,而且出货量也比预计的下调了50%,只上市几万只,很快卖到断货。”叶舟解释说:“问题主要出在电池上,原先的电池设计有着温度监控的安全装置,在Pleo肚子里面,很容易因为充电过程中温度升高而自动停止充电,导致充电不完全、电力不足,恶性循环的结果将导致Pleo越来越不持久,因此Ugobe重新修改了设计,将电池外置,这就得重新设计整个机构件。” 

“这么精密的东西,能够在国内开模、组装和生产,以前我认为是不可想象的。测试的科技含量也很高,Pleo的测试软件都是富士康自己开发的,这一点也出乎我的意料。”聊起生产问题,张兵这位曾在IBM工作过7年的资深IT人士感触很深。“我们国家的科研水平并不低,我们能造出神舟,能飞上太空。但谈到先进制造业,谈到把科研成果民用化,我们确实比较弱,虽然我们经常把‘中国制造’挂在嘴边。人们传统上总认为制造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很低端,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先进制造业在任何时候都是高科技的前沿领域。就拿Pleo来说,全球有600-800个工厂在为它提供零部件,仅仅采购管理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它能在国内生产,说明我国的制造、装配工艺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张兵告诉《中国企业家》,Pleo的量产问题已基本解决。“富士康目前仍处于试产阶段,正式投产的话,每天能造1700台-1800台Pleo。”但他也承认小的工程变更仍在发生。“目前Pleo各方面都很让我们满意,只有电池和它身上这张皮还没达到理想状态,仍在不断改进。这张皮已经是材料科学的最新进展了,比如上面这个漆,早期的数据是反复触摸1200次就会掉颜色,现在配方已经改进到4000次,我们的目标是做到6000次。” 

   

布局商业领域 

“2006年之前,Pleo处在科研的阶段;2006、2007两年,主要是从科技转化为产品;2008年它才真正变成生意,开始商业化运作。”张兵总结了Pleo的五年之路。“Caleb Chung做Pleo的初衷,是想通过玩具唤起孩子潜意识里面的爱心和责任心。他发现美国孩子内心都很孤独,而且很多孩子非常自私,这不是靠说教能改变的。” 

玩具、电子宠物、时尚品只是Pleo定位的第一个层面。“把它拆开来看,除了那张皮有点特殊,内部其实都是机械、电子元件,量足够大的话,能带动上下游一大批厂商。比如凌阳科技旗下的凌通电子,就抢下了Pleo声控芯片的订单。”方国健告诉记者。 

“我们还曾想过推出其他低价的、大众化的、有区域市场特色的产品。比如奥运的五福娃、日本的Hello Kitty等等,都可以做成机器人,LIFE OS是可以跨平台移植的。”方国健向记者描述了一些Ugobe的发展思路。“随着Ugobe经验的增加和研发团队的扩充,会有更多的产品同时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他们只能生产一个产品,过两三年,产品线很可能扩展到五六个。” 

叶舟则告诉《中国企业家》,Ugobe董事会在做全球性的规划,要做成一个社区,通过网络把用户交流、软件的发布和升级以及下一代产品的开发整合在一起。“LIFE OS是开放的,消费者可以自己开发软件并进行升级、分享,这也是WEB 2.0的观念。今年3月,我们开发了一些程式,比如Pleo会感冒、咳嗽、传染等等,由于两台Pleo之间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相互识别、学习和交流数据,这里的商业想象空间就很大。而且,用户自己也开发出很多很有趣的程式,在我们的网站上上传、分享。” 

可做文章的还有娱乐业。据台湾媒体报道,Pleo本是周星驰贺岁片《长江七号》的原定主角,都已经试好镜了。只是由于当时研发状况不成熟,没跟上电影开拍,才没能在大银幕上出现。而鸿海目前正在投资娱乐产业,Ugobe的董事会中也有卢卡斯电影公司的前任总裁(该公司拍摄了电影史上著名的《星球大战》系列)。 

“这就是我们在大陆市场低调的原因。”张兵告诉《中国企业家》,Pleo能带动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所以必须想清楚了再做。“一般来说,科技产品从美国市场到中国市场要滞后一到两年,但Pleo的主要投资者都是华人,生产也主要在大陆,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我们就提前引进了。我们已经请了一个专门的团队来做战略规划。” 

张兵透露,大陆目前愿意投资Ugobe公司的资金已超过1000万美元。因为大家都看好这个领域,而目前这一领域的其他公司甚至拿不出一个像样的方案,更不用说产品。“Pleo的前景会非常广阔,需要进行深层次挖掘。现在已经有很多人跟我们接触,想拿Pleo的形象做动画、拍电影、出漫画书。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开发一个小软件,让Pleo去朗诵《唐诗三百首》,那么对家长来说这就是一个寓教于乐的工具,小孩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东西。” 

张兵认为,目前中国消费者购买Pleo还只是个别现象,总体消费水平和用户素质还比较低,所以他们并没有在国内进行大面积推广,主要精力还是在商业布局上,同时做一些市场方面的研究、尝试和铺垫。 

“今年是Pleo在全球出售的第一年,还没开始大规模量产。2008年预计在全球卖30万只Pleo,市场重点主要在欧洲,希望能卖到15万只。美国、中国、日本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地区,预计中国市场今年能卖出6万只Pleo。”叶舟向《中国企业家》讲述了Ugobe今年的计划。“最迟到2009年,投资者就能收回投资,届时Ugobe也会在纳斯达克上市。” 

不过投资回报并不是叶舟、方国健们关注的重点,他们更在意整个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怎样规划Pleo所带动的庞大产业链。“现在投资机器人,近似于20世纪80年代投资笔记本电脑,这个产业才刚刚开始,未来有无限可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9424.html

更多阅读

宫外孕是怎样引起的? 宫外孕是怎么引起

据最新数据报道显示,近年来宫外孕发生率有增无减,并且呈现大幅度的上升趋势。宫外孕的产生,不仅会对女性朋友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更会危及其生命安全,所以宫外孕不可小觑。宫外孕的频繁发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宫外孕是怎样引起的?——工

白发是怎样形成的 头发是如何形成白发的

白发是怎样形成的——简介春天是万物的开始,给人新的希望.但是同时在寒冬中隐藏的疾病也会在这时候发病,给人带来痛苦.白发如何变黑专题为你详细介绍如下知识:青少年生产生少白头的原因何在,祝您早日治疗康复。青少年生白发,是由于

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呢? 近视眼形成的原因

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呢?——简介大多数中、低度近视眼的发展与眼球发育期视近过度有关。近视在12~18岁为高速发展期,而这正是青少年求知欲强烈,看书多、作业忙,又因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打游戏机等,户外活动明显减少,长期处于近视状态,睫状肌

弓形虫是怎样传染的? 弓形虫传染途径

怀孕后是否可以养狗狗?每一位母亲都希望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这是人之常情,但因为怀孕了,家人或是亲戚一味劝告准妈妈们远离宠物,甚至危言耸听,造成不必要的惊慌,而导致抛弃家里养的狗狗,或者不去摸它们。狗狗除了主人什么都没有,它

冰雹是怎样形成的? 冰雹是如何形成的

冰雹是怎样形成的?——简介冰雹,人们常称为雹。冰雹是在对流云中形成,当水汽随气流上升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若随著高度增加温度继续降低,达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滴就凝结成冰粒,在它上升运动过程中,并会吸附其周围小冰粒或水滴而长大,直到其重

声明:《方舟怎么孵化恐龙蛋 Pleo恐龙是怎样孵化的》为网友绛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