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银行业面临的挑战 迎接数字化挑战 银行业审慎求变

 2016银行业面临的挑战 迎接数字化挑战 银行业审慎求变


     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普及,金融业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越来越多的金融客户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开展业务。数字化和信息化俨然已经变成了金融业的一种生存模式、基础设施,甚至是它的环境和土壤。

  9月5日,由招商银行、阳光保险集团、国泰君安证券、中国经营报社等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金融品牌论坛”再度于上海召开,与会的金融业高管和互联网金融人士就数字化时代的金融业发展展开探讨。

  毋庸置疑,信息技术的变革和互联网的发展深刻影响着银行业从经营模式到管理体制,再到运营机制。而银行品牌的管理与创新也将顺应数字时代的趋势特点,在与互联网金融不断的渗透与冲击中求新求变求发展。

  借力大数据提供个性化服务

  互联网金融倒逼银行自身互联网化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银行新的“挑战者”层出不穷。一方面,以第三方支付和B2B行业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逐步进入了产业融资的领域;另一方面,金融脱媒也加剧了银行同业在支付价格、资金价格等领域的相互竞争。

  在新竞争态势下,银行如何接招?

  招商银行副行长丁伟认为,银行业等金融机构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力量,重构组织架构、金融模式和服务体系。

  “在数字时代,银行要横向推进与战略伙伴的深入合作和业务联盟,联合信息服务提供商、支付服务商、电子商务企业的多方资源,打造一站式的金融品牌,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从终端来看,我们要向上下游进行资源整合,打通全流程的业务链条,为客户提供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全方位的金融解决方案。”丁伟称。

  十年前,支付宝开启的互联网金融时代,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一场金融革命正在发生。这个趋势带来更多的是欣喜而不是忧虑。

  阳光保险集团副总裁胡颖列举了两个数据佐证他的观点。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移动支付宝的金额同比递增超3倍;余额宝规模超过200亿元。

  “大冲突必然带来大融合,大融合必然带来大发展。”胡颖表示,互联网与金融业不是突然认识的,互联网更多的是发挥着管道和工具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始终采取了一个比较主动的态势,特别是随着人人贷P2P的崛起,互联网尝试绕开银行的资金供给体系,利用网络用户巨额和高速传播的特点,为用户提供直接的投融资服务。这就是互联网金融的重大进展。

  胡颖还认为,在大融合的背景下,金融行业至少形成了两个发展突破点:第一,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因为信息留存长,对客户需求难以有效把握。但互联网时代,客户主动权增加了,使得企业必须顺应这种变化,真正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创新商业模式,构建自身独特的价值链。第二,可以真正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管理运作与决策,降低各项资金成本。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2012年全国网上金融交易增长年均25.7%的增幅,其中,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体现的交易规模增长更快,每年以110%的速度增长。

  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表示,银行业务分成两大类,第一大类是客户和银行人员面对面的、量身定做的专业化服务,比如私人银行业务、对公的投行业务等,这类业务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并不大;而另一类是面对广大老百姓,大众化标准化的服务。这类业务因互联网技术进步而带来很大的改变。

  李仁杰强调,“今后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情况下,零售金融,特别是对一般客户的服务,如果要做好、要盈利,就必须借助互联网的技术进步来进行。”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不应过分夸大互联网金融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企业并不足以颠覆传统的金融机构,因为传统的金融机构自身也在进行互联网化。”国泰君安董事长万建华判断。

  “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金融销售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因此,金融交易平台化和金融机构的电商化成为重要的趋势和潮流。从供给的角度看,金融机构也在打造各项业务集成的业务处理平台,也就是所谓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万建华 国泰君安董事长

  在互联网时代,各大商业银行也借助大数据的魅力,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个性化服务。

  今年3月,招商银行推出了信用卡微信客户平台;7月,招商银行再度升级微信平台,推出了首家微信银行,微信银行的服务范围从单一的信用卡服务,扩展到集借记卡、信用卡为一体的全方位客户服务平台。

  据丁伟介绍,在互联网金融方面,招行还通过网上搜索引擎获得小企业客户,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小微业务的发展。

  “数字时代将推进银行服务呈现差异化、个性化。在科技与互联网的环境下,银行传统的标准化业务的价值被削弱,个性化财富管理的需求增加。同时,银行将借助互联网的传输、云计算、数据分析等现代数据技术,对每一个客群,甚至每一个客户进行数据的分析,系统地对其金融的活动需求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丁伟在论坛上表示。

  互联网正在崛起,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中国的金融行业面临数字营销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为了更好应对这种挑战,需要把握好品牌的传播策略。

  “金融产品的高价值决定了传播平台的高权威,特别是在媒体碎片化、信息海量化的今天,大公共传播平台,因为其权威性正在成为稀缺资源,成为金融品牌传播的最高平台。”央视广告经营中心副主任何海明表示。

  同时,李仁杰认为,过去银行往往是站在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想别人的事。今后必须逐步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想他所需要的金融服务。“由于大数据的年代到来,银行未来的营销将从过去简单的营销,逐步会转向基于数字营销。银行如何做好这些服务?首先要建立一个好的平台,然后在这个平台上能够提供综合性的服务。”

  “金融机构借助大数据分析能力,包括信息分析、决策系统和监控系统等,可以改变传统管理中的决策链条过长的弊端。比如在保险理赔方面,依赖大数据,能够将合保风险智能化,通过O2O的互动,通过与医疗机构的数据交换实现理赔鉴定的自动化。”胡颖在论坛上如是说。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曲家文认为,在数字金融时代,客户信息是市场竞争的核心价值,交易记录和交互行为等信息清晰地记录到客户的消费特征。今后依托大数据技术,银行要深入开展客户信息的挖掘,做到精准定位和快速的推送,为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提供有效的支撑,这样才能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整个用户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解、对网上理财的认可程度,远远超过了很多金融产品的提供者。”东方财富网创始人其实判断,未来还会有新的互联网金融业出现,但在线的金融服务平台未来将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真实存在的东西,它的体量会越来越大,并且品牌知名度、市场的认可度会越来越高。

  其实认为,互联网的在线金融平台能够完成非常重要的任务,不仅仅是销售,而是起到一个优胜劣汰的作用。很重要的是,互联网推出一个产品的时候,首先想的不是盈利,而是市场有需求。此外,互联网金融要增加专业能力。因为互联网金融不仅仅提供便捷,不仅仅提供商品,更提供专业的服务。

  不难发现,互联网金融企业和传统金融机构的关系正在发生着渗透式、冲击式的变化。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始终采取了比较主动的态势,一些互联网企业尝试绕开银行的资金供给体系,为用户提供直接的投融资服务。

  “在商业创新模式方面,金融机构要处理好聚合与开放的关系,积极与第三方支付和互联网企业合作,借鉴他们的经验,采用开创协作的商业模式,开拓庞大的互联网市场。”曲家文表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021.html

更多阅读

刘江永:钓鱼岛争议与中日关系面临的挑战

内容提要: 2012 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 40 周年,两国关系非但没有改善,反而由于日本政府 “购买”钓鱼岛而急剧恶化。钓鱼岛领土主权争议问题,已成为中日关系面临的最大问题。中日关系正处在新的历史十字路口,出现“政冷经凉”趋势,面临相当

中国家庭面临三大挑战(1) 中国面临的挑战第一季

中国家庭面临三大挑战2014-05-16 05:2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有14人参与因城镇化而产生的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面临突出困难快速老龄化给中国家庭养老带来了巨大压力家庭发展支持政策亟须完善2014年5月15日是第21个国

银行面临的挑战 “民政部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访国家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王建军  管理模式求变  今年12月底前,民政部将会同国务院法制办完成《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的修订工作,民政部门将按新制度加强监督管理。  《中国经营报》:直接登记的四类

g20面临的挑战 企业实行EVA面临的诸多挑战

随着国资委《中央企业实行经济增加值考核方案(征求意见稿)》下发,相应的正式管理办法也即将出台。这意味着国资委将在2010年开始央企第三任期中全面引入新的考核方法。笔者认为,随着央企的全面推广EVA,将面临六大挑战。挑战一:企业委托

声明:《2016银行业面临的挑战 迎接数字化挑战 银行业审慎求变》为网友手心的蔷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