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信用卡 平安银行 焦虑中起航



作为一家新成立的小合资银行,平安银行的成长有赖于自身业务的拓展,以及并购方式 

文/本刊记者  葛清 

平安银行总行从福州迁址上海的开业典礼在7月5日举行,之后不久就传出其有意参股筹备中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简称邮储银行)的消息。邮储银行是中国又一家将逐渐浮出水面的全国性大银行,是一块“肥肉”,其诱惑力之大可想而知。觊觎邮储银行的商业银行自然众多,竞争激烈。作为平安保险集团旗下新成立的一员小将,平安银行为什么开业伊始就要加入这个新战场呢? 

8月9日,《中国企业家》记者在上海静安广场见到了平安银行行长陈昆德。静安广场也是平安集团上海分公司的所在地,集团掌门人马明哲在上海的办公室就设立在这个大楼。“我们经常午餐的时候在餐厅碰到。”陈昆德说。 

多种突破可能 

一年前,陈昆德在马明哲力邀下,出任平安银行的行长,并举家从台湾迁到上海。此前陈昆德在台湾中国信托商业银行任副总经理,这家银行在台湾以经营个人业务和信用卡而闻名,也是台湾最赚钱的银行之一;同时陈因为在中国信托商业银行任期内,曾“悄悄”(因台湾政策限制)指挥过与招商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合作,而被内地金融圈所认知。 

平安银行是平安集团通过旗下的平安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和汇丰银行一起,双方各动用不超过2000万美元的现金收购福建亚洲银行100%的股份,组建而成的一家合资银行,并于2004年3月底正式挂牌。目前,平安增持其股份达到73%,汇丰(平安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持股19.9%)则持股27%。 

通过收购福建亚洲银行,平安集团得到了银行准入牌照。但是,作为合资银行,平安银行在境内可开展的业务仅限于外汇业务。总行迁到上海后,已着手向监管当局申请人民币公司业务及增设分行和支行。陈昆德说,他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尽快争取到在国内经营个人零售金融业务,“理论上到2007年WTO市场开放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个人业务。我们要在2007年之前把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 

平安银行还太小,这是事实。陈昆德说,如果不是平安集团的背景,外人不会重视这家小银行,他本人也许也不会来内地上班。他认为平安银行的成长完全取决于能否在国内开展业务。“平安集团的强项是在国内市场,目前平安集团有3000万个保险客户以及8万名保险代理人,这些都是平安银行可以利用的宝贵的客户和网络资源。”所以,“必须把这个银行变成能够经营国内市场的银行,这是第一要务。否则平安银行的优势当然不如外资银行。” 

而作为国内最成功的保险集团的掌舵人,马明哲对平安银行寄予厚望,在过去一年中,频繁召见陈昆德。马明哲一年内几乎一半时间在上海,他们在同一栋楼内办公,几乎每周都要见面,有时候一天要开2次会。不仅因为平安银行“小”才备受关注,——实际上,为达到能开展本地业务这个首要目标,马明哲已为平安银行设想过不止一条路。 

陈昆德承认,向监管当局申请牌照“强求不得,只能等”。他说:“银行业务的成长有两种方式,不光在中国,全世界都一样。一个是自我业务的成长,另一个必须并购。平安银行本身就是通过并购产生,并购显然是每一个公司必须具备的经营能力。收购,也不一定是收购整个银行,收购一部分的资产、或者部分分行都是可以的,交易的模式可以多种。” 

他并不否认平安银行有意参股储蓄银行一事,只是“参股并购是平安集团想的事情,马明哲考虑的比较多,我只能提供技术层面的知识。”这也是陈昆德被马明哲看中的原因之一,陈在台湾曾经参与过银行间的并购案例,具有该方面的专业知识。 

实际上,在申请牌照的过程中,平安银行还有另一条出路。陈昆德曾经在迁址上海的开业典礼上表示过,不排除降低外资持股比例的可能性。本身与汇丰派来的董事交流频繁,他认为平安银行与汇丰之间配合默契。陈昆德对《中国企业家》说:“我们现在最重要的目标是先介入个人(零售金融)业务,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用什么方式都可以。哪一个快哪一个好,哪一个能产生经济效益,我们就用哪一个。” 

在金融控股构架中举足轻重 

在国内,合资银行的局限性非常明显,如非国民待遇、规模过小、历史包袱过重等等。陈昆德承认,平安银行地位“非常尴尬”,“一般的外资银行有国外的母公司支持,而合资银行的母公司是国内的,却又不能做国内业务,只能做外汇业务。”他加了一句:“还好有平安集团的支持。” 

在平安集团的金融控股构架中,平安银行的位置非常明确。平安集团是一家以保险为主的金融控股集团,平安银行在上海正式挂牌,标志着平安集团已成为涉足保险、信托、证券和银行4大金融领域的金融控股集团,这无疑让马明哲长久以来建立平安金融控股集团的梦想更加圆满,也令平安集团成为国内首家以保险为主业的跨行业金融控股集团。 

而此前,中信集团和光大集团率先步入金融控股集团行列。与中信和光大这两艘中国金融“航母”相比,平安集团欠缺的就是一家属于自己的、全国性的商业银行。——中信集团有中信实业银行,光大集团有光大银行。 

再与同行业的其他保险巨头相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专家陈道富认为,平安集团进行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也是为了生存。中国保险业最直接的压力来自于外资同行。保险业已进入低利率时代,面对实行混业经营的外国公司的激烈竞争,中资保险公司正试图通过组建金融控股公司,以突破金融分业框架。据悉,新华保险、太平洋保险等都在酝酿成立金融控股集团。 

陈昆德也坚信,中国金融企业从分业经营迈向混业经营是金融控股公司的普遍趋势,“未来平安金融控股集团如何发展,可以看看花旗、汇丰等国外的例子。”在这样的背景下,陈昆德认为,银行在平安集团的角色扮演会越来越重要。 

他分析道:“国外大的金融控股公司,比如花旗、汇丰,在它所有的金融消费品种中,银行在消费者心目中地位比较高。因为消费者跟银行接触的频率高,而证券和信托只有少部分人能接触到,证券业务也有起有落,所以对控股集团的品牌影响也不会最高。另外,大众会感觉银行的业务经营水平要比保险稍微高些,业务要求也更严格。当吸收顾客存款时,你必须把自己包装的非常可靠,而人们通常却不会每天查看保险账户。所以不管从品牌形象,还是整个控股公司的经营思路上考虑,银行的发展都摆在最前面。”陈昆德说,这正是目前平安集团努力的方向。 

平安银行现有50多位员工,而平安集团已派有10人左右的团队专门为银行提供包括IT技术在内的服务。平安集团对于国内市场的敏锐了解,成为平安银行的一个特点,目前集团的客户资料还不能做到信息共享,但有些信息可以帮助平安银行更深入了解中国市场,“否则,要到外面做调查,难度就大了。”陈昆德说。平安集团正在上海张江建设的后台服务系统,在平安银行将来进入到个人业务领域以后,也将实现共享。 

 平安银行信用卡 平安银行 焦虑中起航

但平安银行太“小”,陈昆德承认,要发展本地业务,并在客户心目中建立品牌地位还有一段漫长的路程要走。 

所以目前马明哲“考虑最多”、亲自操刀的,就是如何通过并购这条路来打造平安的银行板块。除拥有平安银行外,平安集团与广东发展银行的股权谈判也一直在进行中。据悉,目前广发行正在进行财务重组,而平安集团正为收购广发行积极准备。 

“平安参与并购的话,成本并不高,会比任何一个外资银行更容易。外资银行进来,例如汇丰,它最大的功劳是提供技术。但银行的经营技术,在国外找个顾问公司或者找合作伙伴,都可以达到目的。平安购买银行最大的优势在哪儿?是国内3000万客户,将近20万代理人,500多IT专业人士,这个唾手可得。同时,平安不缺资金,募资没有问题。在做这件事情上,平安比任何一个外资更具备条件。”陈昆德说。 

据报道,平安集团收购广发行,出价高达200亿,集团需要通过增发股票等方式进行融资,以弥补收购资金的缺口。据公告,2005年6月23日,平安召开股东周年大会,通过了特别决议案,授予董事会一般授权,发行、配发及处理平安一定类型和数量的股票。此举可以被看成是平安集团为收购广发行融资作铺垫。 

“重新打造一个平安银行谈何容易。如果收购广发成功,马明哲有望彻底完成平安从保险集团向金融集团的跨越。”某业内人士如是评价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1493.html

更多阅读

交通银行信用卡还款日期怎么算 交通银行还款日是几号

交通银行信用卡还款日期怎么算——简介交通银行信用卡在使用过程中,还款日和账单日上面,有些朋友还是有很多不太清楚的地方,比如账单日是哪天,还款日是哪天,在还款日还款时为什么信用卡账单看不懂,等等的问题。信用卡账单上的账单日和还

改革者袁庚:他创立了招商银行、平安保险和中集集团

袁庚,中集集团第一任董事长。 1917年4月生,广东宝安县人,1937年毕业于中央军校广州分校特别班,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加入东江纵队;1945年,以上校军衔赴香港与英国海军上将夏悫爵士,GBE,KCB(Admiral Sir Cecil Halliday JepsonHarc

平安力合 中新力合 中国SVB探索路

  记者 何莎莎   NEA与SVB在中国担保行业中,找到了落脚点。  在美国,半数以上的创业公司都获得过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SVB)的贷款。硅谷银行的成功秘诀在于银行与风险投资的紧密关系,为风险投资机构所投资的企业提供商业

网商银行 进行中 韩洪英 将内衣网商进行到底

  常常在网上购买内衣的朋友们,大都对“秀姿美”这个名字不感陌生,而它的店主韩洪英,更在去年被评为“十大网商”,成为中国数十万网商中的明星人物。   女警察、北飘族、公司白领、内衣店老板、十大网商,这些在很多人看来几乎毫不

声明:《平安银行信用卡 平安银行 焦虑中起航》为网友爱定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