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中德关系 “百尺竿头”的中德关系



     2013年既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也是中国发表首份对欧盟政策文件十周年。李克强总理在这样值得纪念的年份访问欧洲,其政治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德国是李克强总理欧洲之行的第二站。中德两国于1972年10月11日建交。2004年5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德国时,双方宣布,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伙伴关系,并建立两国总理年度会晤机制。2010年7月15日至1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第四次访华,两国发表了《中德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该公报涉及的合作领域多达28个,分布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和社会领域。

  目前,中德之间共有40多个对话机制,其中包括2010年建立的政府磋商机制。这是中国首次与西方国家建立的对华机制。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说,德国“只与我们在世界上最紧密的伙伴举行这种磋商”。

  “德国之声”认为,1955年出生的李克强与1954年出生的默克尔年龄相仿,两人很可能更快找到共同语言。正如李克强在访问德国时所说,中德建交40多年来,两国关系像长江和莱茵河一样,虽有曲折,但一直奔流向前。

  “特殊关系”

  5月26日是星期天。默克尔放弃休息,邀请李克强到自己的办公室进行小范围会谈,并陪同客人乘直升机去梅泽贝格宫赴晚宴。翌日,默克尔邀请李克强在总理府共进早餐。此外,默克尔还亲自过问中国总理的访问日程。一些国际媒体认为,中德关系确实是一种“特殊关系”,因为默克尔为李克强安排的一些礼遇甚至超过了法国总统奥朗德在访问德国时“享受”的礼遇。

  事实上,早在2012年5月,一个名为欧洲对外政策委员会的智库就发表了一个研究报告,称中德两国之间的关系正在演变为一种“特殊关系”。该报告的主要观点如下:第一,在这一“特殊关系”中,德国极为青睐中国的市场,而中国看中的是德国的技术,因此,德国的对华政策是被经济利益驱动的。第二,德国认为,与中国进行的经济交往有利于推动中国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变迁。第三,欧盟与中国的关系将受制于德国与中国的关系。中德之间的特殊关系会损害欧盟的战略利益和经济利益。

  有些欧洲人甚至认为,在欧盟对华政策领域,柏林的重要性正在取代布鲁塞尔。

  上述论断显然言过其实。在当今世界,任何一种双边关系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都能被视为“特殊关系”。一方面,中国注重与作为一个整体的欧盟发展关系,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另一方面,中国与欧盟各个成员国发展双边关系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实上,作为欧盟中最大的成员,德国在与中国发展双边关系时不可能牺牲欧盟的利益。

  在回答“中德为什么能够越走越近”这一问题时,李克强在发表于德国《时代》周报的题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署名文章中写道:“原因很简单,就是双方共同利益越来越大,相互需求越来越强。”

  长期以来,德国一直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02年,中国首次超出日本而成为德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根据中方的统计,2012年中德双边贸易额为1611.3亿美元,中方逆差227亿美元。中国从德国主要进口机电设备、铁路、汽车及船舶等运输设备、化学品、光学、医疗仪器等,对德主要出口电器、机械设备、纺织原料及制成品、化学品和玩具等。

  德国是对华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截至2012年年底,在华德资企业约4500家,中国累计批准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项目7820个,德方实际投入197.6亿美元。投资领域主要是汽车、化工、发电设备、交通、钢铁和通信等,大部分为生产性项目,技术含量高,资金到位及时。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成为中国的国策和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德国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在德中资机构约1300家,经商务部核准的中国对德国投资的资金为30.5亿美元(不含金融类投资)。

  2012年6月12日,德国经济部长菲利普·勒斯勒尔在柏林的一次关于德国如何吸引外国投资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德国政府鼓励更多的中国企业投资德国,并希望德国人正视中国企业在促进就业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德国是欧洲对华技术转让最多的国家。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从德国引进技术累计17995项,金额594.7亿美元。

  并非一帆风顺

  虽然中德关系发展进程的大方向是积极向上的,但并非一帆风顺。如在2007年9月23日,默克尔不顾中方多次严正交涉,执意会见达赖,为两国关系带来严重负面影响。此后,中方做出了一系列决定:取消了联大期间中德外长进行工作早餐的安排,两国政府间司法磋商、人权对话等活动也被取消。此外,中方还因“技术”原因决定不出席2007年10月17日在柏林举行的伊朗核问题六国外交部总司长会议,并推迟了德国财政部长施泰因布吕克原定同年12月对中国的访问。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也认为,默克尔会见达赖是一大错误,“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他还说,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双边关系的核心”。

  但推动中德关系的发展是两国的共同愿望。因此,2007年11月的某天,中国外长杨洁篪前往美国首都华盛顿郊外的一家酒店,与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握手寒暄后共进早餐。这是默克尔会见达赖后中德外长的首次直接会谈。德国媒体称,这次会见拉开了两国外长长达两个月的“秘密外交”的序幕。

  中德外长此后开始了信件交流,表达各自立场,为未来的会谈做准备。据说两国外长有两次信件往来,信里的每一个字都经过仔细斟酌。在信中,德方表示,默克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将继续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承认台湾和西藏是中国领土一部分,坚决反对台湾“入联公投”,不支持、不鼓励谋求西藏的独立的任何努力。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对德方的表态表示赞赏,并愿与德方共同努力,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互不干涉内政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动中德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难以避免的贸易摩擦

  快速发展的中德经贸关系必然会伴随着一些摩擦。德国不时对中国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近来深受国际媒体关注的欧盟对中国出口的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其始作俑者就是一家名为Solarworld AG的德国公司。

  令人欣慰的是,德国政府反对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的做法。默克尔在回答《人民日报》提问时表示,德国主张中欧展开非常密切和深入的交流,避免(对华光伏产品)征收永久性的惩罚性关税。德国副总理、经济部长罗斯勒也说,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反倾销税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5月26日在柏林发表的《中德关于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的联合新闻公报》更是明确地指出,中德“双方共同反对保护主义,愿通过对话解决光伏、无线通信产品等贸易争端。双方呼吁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支持公平、公正的多边贸易体制”。欧洲的一些媒体指出,德国和欧盟委员会在光伏产品纠纷中走上对抗之路。

  5月27日,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钟山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在欧盟总部与欧委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及贸易总司长德马迪会谈,就中欧光伏产品和无线通信设备贸易摩擦进行了磋商,阐明了中方立场,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事实上,欧盟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实施反倾销是一种“双输”。据瑞士一个名为Prognos的智库发表的研究报告认为,一旦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20%关税,2013年至2015年三年内欧盟五大国家(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平均每年将有10万人失业,其中德国5.5万人,意大利2.1万人,英国1.7万人,5国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将高达136亿欧元;其他欧盟成员国平均每年将有14.6万人失业,经济损失平均每年为61亿欧元。如果惩罚性关税提高到60%,由此而来的负面影响将更大。无怪乎在27个欧盟成员国中,有18个国家反对欧盟对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实施反倾销,其中最主要的反对者是德国。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中德关系40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两国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合作多于竞争。为进一步提升中德关系,双方应该关注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如何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中国与德国的历史、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大不相同。受这些不同之处的影响,两国对人权和政治民主的理解不尽相同。但这些不同之处不应该成为障碍,而是应该被视为互补性和多样性,在求同存异的前提下增加互信,避免触及对方的核心利益。

  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的下述观点有一定的道理:“欧洲和德国的外交政策(包括对华政策)不仅仅是利益外交,而且也是价值观外交。历届德国政府都是如此,今后也会一直保持。但只有当价值观外交不再是说教式的或者家长式的,它才能够获得成功,当我们对中国明确地提出要求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中国所取得的进步。中国如其他亚洲国家一样,有不同于我们的特殊历史、文化和传统,当然也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一点我们必须接受,并且正在这么做。”

 二战时期中德关系 “百尺竿头”的中德关系
  二是如何加深经贸关系。众所周知,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德国则能生产竞争力极强的产品,且在制造业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因此,中国与德国的经贸关系具有非常大的互补性。这一互补性通过“市场换技术”或“技术换市场”得以体现。这无疑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双赢。当然,为了使中德之间各有所求的经贸关系“更上一层楼”,德国应该对中国进一步加大技术转移的力度,而中国则应该更加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并最大限度地开放市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237.html

更多阅读

二战时期德军军衔 纳粹军衔

 谈二战时期的德军,总是避不开党卫军这个话题,只要有第三帝国的旗帜飘扬就一定有党卫军的身影。党卫军是纳粹德国最令人恐怖,也是滔天罪恶的直接实行者,战后的纽伦堡法庭宣判党卫军为犯罪组织,使得党卫军这一名称永远为人唾弃。详细

声明:《二战时期中德关系 “百尺竿头”的中德关系》为网友揂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