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偏紧 通胀稳定不改货币政策走向 资金偏紧或成常态



     业内人士认为央行短期内不会过多关注物价

  8月CPI即将公布,但近月以来,国内一直处于极端天气,从南方持续干旱到东北地区遭受洪灾,同时叙利亚战争阴云也牵动市场神经。国际油价近期飙升突破110美元/桶创下两年多新高,仅8月下旬,美国与叙利亚交恶曾经让国际油价在两天内就上涨了5%。这引起了市场对粮价与油价走高的担忧,是否会推高物价而使CPI再度反弹进入“3时代”?

  通胀依然稳定

  除了影响粮价的不确定因素外,市场对通胀重来的另一层担忧来自于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

  “粮价与油价不会对8月CPI产生明显影响,因为8月食品价格小幅上涨是季节性的正常上涨,涨幅也在预期之内。”国泰君安宏观研究员汪进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媒体报道,最新的遥感监测显示,今年7月下旬全国耕地作物农业干旱比例约为18.3%,特别是作为水稻生产大省的湖南省旱情最为严重。8月东北地区遭遇罕见洪灾同样也颇受市场关注。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地,每年生产全国近17%的粮食,其中我国粳稻50%的产量出自东北。同时,东北地区也是玉米的主产区,占全国总产量的40%左右。全国区域的天灾使市场对今年的粮价走势颇为担心。

  不过,中国农业大学郑大玮教授认为,总体来说,南方水稻产区的干旱不至于导致粮食的大幅度减产,我国粮食最大生产基地在东北黑龙江。今年黑龙江水稻的长势总体上是不错的,少数地区有点洪涝,但是面积不大。所以,今年黑龙江水稻只要后期没有大的自然灾害,有可能丰收。

  金鹏期货总经理喻猛国则向记者表示,从期货市场价格走势来看,目前大豆与玉米受洪灾影响不大。据他介绍,国内大豆大多数用做豆腐等豆制品原料,而80%~90%豆油都依赖进口,主要受国际供应影响较大。受国内饲料需求旺盛影响,玉米近几年供应相对紧张,现在我国由玉米出口国已成进口国。他不排除玉米价格后市继续走高的可能。

  除了影响粮价的不确定因素外,市场对通胀重来的另一层担忧来自于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当前,叙利亚上空已经战云密布,成为大国角力的全球焦点。虽然叙利亚并非主要产油国,但投资者担忧美国如果向叙利亚动武,可能令叙利亚的动荡在中东地区扩散,从而影响全球的原油供应,推高国际油价,进而影响到中国的物价水平。

 货币政策偏紧 通胀稳定不改货币政策走向 资金偏紧或成常态
  8月30日,国家发改委再次上调了成品油价格,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35元和225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提高0.17元和0.19元。油价的上调是否会推高CPI?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张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本轮油价走高主要是叙利亚危机引发了市场炒作。同时,由于国际油价走高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国内成品油的提价。据卓创资讯数据模型监测,本次成品油价格上涨3%左右,对CPI涨幅将拉高0.006%左右。

  张斌认为,在当前成品油定价新机制下,短期的油价涨跌对CPI影响力度有限,但本次调价后,油价累计上涨幅度较高,因此在物价的传导过程中,将对物价有所推高,或将支撑未来几轮CPI最终值的小涨。他预计,未来1~2个月会表现出来。

  除去粮价油价,多数业内分析师认为,走高的蔬菜、肉、蛋价格将成为8月CPI走势的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8月上旬蔬菜、肉、蛋均价较7月均价出现上涨,且涨幅超过2%,禽、水产、豆制品均价继续上涨,但涨幅不大;而水果、食用油价格显著回落;豆制品、粮食价格基本平稳。

  商务部农产品零售价格亦显示了同样信息: 8月前三周蔬菜价格大涨,均价较7月上涨 4.2%;肉、蛋均价也明显上涨,涨幅分别为2.5%和1.1%;而粮油价格基本持稳。另据商务部最新监测,8月26日至9月1日的一周内全国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也显示小幅回升。

  此外,对于在CPI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猪肉价格,汪进对记者表示,目前猪肉价格变化不大,涨幅平稳,不会对CPI造成显著影响。

  PPI环比或将首度转正

  除了煤炭企业外,大型电力、建工建材和钨矿等上游工业企业对经济的下半年走势都比较乐观。

  对于持续负增长的PPI,汪进对记者表示,受经济反弹需求回升影响,整体价格平稳回升,8月PPI环比将首度转正,而PPI同比也回升至-1.5%。

  在汪进看来,中游上游状况改善:7月上游产业中的电力热力、中游产业中的黑色金属行业增速均不同程度回升,价格回升推动中上游短期复苏,而8月中上游状况仍将改善,PPI同比将迎来上行期,而PPI环比也有望在8月转正。

  华创证券宏观研究员华中炜在最新研报中也持相同看法。他预计8月PPI同比-1.8%,环比或将结束负增长。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近月上游原材料的矿产品和有色金属均出现周环比上升的现象。

  华创宏观组8月在江西调研的结果显示,除了煤炭企业外,大型电力、建工建材和钨矿等上游工业企业对经济的下半年走势都比较乐观,企业生产继续维持7月的补库存状态,因而华中炜预计,8月的PPI环比价格将继续延续7月态势,或将结束负增长。

  记者注意到,9月1日中采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主要分项对PMI均产生正向拉动。

  而对市场反应灵敏的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由7月的50.1%快速上升到53.2%,环比7月明显反弹,这与多数中上游工业品价格反弹相匹配。业界认为这预示PPI环比将由负转正。

  资金偏紧或是常态

  “CPI平稳,央行对物价部分尚不会给予过多关注。为防范金融风险,资金偏紧或是常态。”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走向汪进认为,当前CPI波澜不惊,尚未入央行法眼。“央行对物价部分尚不会给予过多关注。为防范金融风险,资金偏紧或是常态。”

  记者注意到,央行近几个月以来持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注入流动性。有券商统计,自6月份以来连续13周实现货币净投放或零投放,显示央行维持流动性稳定偏紧的意图。同时央行对到期央票进行展期操作,近日发行515亿元3年期央票对800亿元到期央票进行部分展期。

  对此,中银国际宏观分析师叶丙南认为,央行将维持稳健货币政策,在资本持续小幅流出压力之下,流动性整体环境将维持偏紧状态。

  受访人士认为,9 月份美国持续多年的QE 可能真正开始退出,叠加9 月季末效应会导致资金紧张。

  申银万国分析师屈庆预期,9月中下旬资金波动预计将大于上旬。他判断的理由是,9月上旬市场总量资金没有继续明显边际改善的因素,中下旬还有缴存、节日取现等资金波动加大因素,特别是季末同业、理财等带来的资金结构性问题继续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鉴于9月末是继6月末之后的又一个季末,市场人士担心这可能会对流动性造成较大冲击?

  有券商分析师认为,当前市场对资金面的预期已经较为充分,而监管部门也将有所准备,6月末那样的钱荒局面难以重现。

  业内人士预计,未来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央行短期或仍将利用逆回购、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等创新型流动性管理工具释放流动性。

  其实,这从近期出台的经济新政已经可见端倪。近期新任政府不断释放市场化改革和经济转型信号,多次强调不会走依靠宽松政策和债务扩张刺激经济的老路。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就是典例。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则预计,未来几个月的宏观政策基调将基本保持不变,而政府眼下将专注于敲定将于11月召开三中全会上公布的一揽子改革计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345.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死性不改童声版歌词 死性不改童声版伴奏

原文地址:死性不改童声版(歌词)作者:茗韵再见了我的最爱,你真的是我的唯一,我想你真的很想你,不知道你想我吗?其实我很烦恼你知道吗?只是你看不到啊,我应该懂得爱惜自己不要在去想念你,为什么我那么爱你我得不到回

箪食瓢饮,不改其乐 箪食瓢饮读音

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图文/绿洲有则寓言讲,有一个国王,虽然每天都是花天酒地的生活,但却总是郁郁寡欢,有一天他外出寻找快乐。他看到一位穷苦的农夫正放声唱歌,于是就上前问道:“你快乐吗?”农夫回答:“当然快乐。”国王疑惑地问:“你这么穷,也

声明:《货币政策偏紧 通胀稳定不改货币政策走向 资金偏紧或成常态》为网友凌晨上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