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博客 从“海尔博客门”看危机管理



我们常说海尔服务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售后问题抓得快,抓得狠,问题一旦出现,就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不惜代价。这种做法虽然成本较高,但问题的实质把握得准,对后续销售的负面影响很小。企业培训讲师谭小芳先与您分享一个案例——

2006年5月22日,发生了一起“和讯博客”上的“海尔博客门”事件:一名顾客购买的海尔冰箱出现质量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海尔三天后才予以调换,该顾客气愤之下在其“和讯博客”上撰文宣泄其对海尔售后服务的不满。海尔售后部门在见到该博客的抱怨后,迅速采取紧急措施,立即派遣服务人员以两个大西瓜作为礼物登门道歉,与这位客户认真地沟通了他们晚到的原因,以及为什么三天后才把冰箱送到的客观原因。

在海尔做出迅速反馈之后,那位发表博客的用户在事后的反馈里是这样写的:“我很感动……因为我的一篇帖子,海尔派人上门沟通,让我有点自我感觉良好,感到作为用户受到重视。”从博客的回帖可看出,博客们对此事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转变,从开始对海尔的负面质疑转aihuau.com变到客观中肯甚至是理解包容的态度。很多博客留言表示海尔售后服务的周到是闻名于耳的,呼吁人们支持民族品牌,对民族品牌应该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心。这场沸沸扬扬的“海尔博客门”事件因为海尔的及时反应,得到了圆满的结局,并没有给海尔的企业声誉带来太大的影响。从此事件可以看出,海尔对危机的反应速度非常灵敏,并且处理危机的手法也十分成熟老练,问题解决三步法这种固定的模式使得海尔对企业危机的处理驾轻就熟。

在以往,由于社会公众缺少直接表达意见的途径,媒体的作用就显得异常突出,而小道消息的传播也受到条件的限制,都是口头相传,无论在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上都非常有限,从而使得一些企业养成了过渡依赖“主流媒体”的毛病,不重视公众的“口碑舆论”。

谭小芳老师认为,如今不同了,很多事情的“爆发”并非来自“主流媒体”,而是来自不起眼的个人,尤其是当“博客”出现后,传统媒体的“主流”地位受到了或多或少的挑战,特别是在西方国家,这一现象更为突出,比如臭名昭著的克林顿性丑闻事件,据说最先就是曝光于“博客”。而随着博客的发展与普及,博客的影响力不仅仅限于政治,也侵入了商界,许多大企业对此也不敢怠慢。为了减小小道消息的传播影响,企业们更倾向于主动开博,为消费者提供一个相对平等和方便的“沟通”和“发泄”的渠道,同时,以一种人性化、平等的姿态,通过事实澄清,正面引导,化解人们的疑虑、不信任乃至不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所以,“企业博客”这一新型的企业“危机公关”渠道在西方国家正越来越受到重视,甚至一些传统的“主流媒体”也开始关注“博客”这种原本非常“私人”化的个人传播媒体。

就具体操作而言,除了做好危机管理方案外,谭小芳老师认为还需要对危机传播制定周密的方案,主要可以应涉及以下一些方面的内容;

(1)时刻准备在危机发生时,将公众利益放置首位,做出良好的姿态;

(2)联络各种传播媒介,保持良好的关系,取得理解和配合;

(3)出来媒体外,还需要重视传播的外部其他重要公众;

(4)准备好企业或事件的各种背景材料,并不断根据最新情况予以充实;

(5)建立新闻办公室,作为新闻发布会和媒体索取最新资料的场所;

(6)在危机期间为新闻记者和相关人士提供必要的通讯方面的便利条件;

(7)设立危机新闻中心,包括网上新闻中心,以接受各类媒体的询问,若有必要,一天24小时给予响应;

 海尔博客 从“海尔博客门”看危机管理

(8)确保公司内有足够受过训练的人员以应付媒体和其他外部公众所打来的电话和发来的邮件;

(9)准备一份应急新闻稿,留出空白,以便危机发生时可直接充实发出;

(10)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和通讯手段,通过自身的各种努力,发现危机,调查危机原因,向公众通报事件的真是情况,用“疏导”的办法减轻。

因而,谭老师建议企业在处理危机时,一定要充分地利用各种舆论,巧妙运用现代传播媒体,无论是“大众”的还是“小众”的媒体,把企业驾驭危机的信心和胆略、危机的真相和处理危机的方法、进展等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公众,主动出击,抢占各种传播渠道,澄清事实,充分尊重公众的知情权,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博得人们的同情和好感,消除小道消息的不良影响,正确引导公众舆论,防止公众因误导而诱发不利于企业的联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3470.html

更多阅读

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从组织社会资本的角度看“关系管理”

    很多研究都证明,组织内个体特别是高管团队的外部社会资本对企业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个体的关系或社会资本与集体层次的关系或社会资本并不是一回事。很多时候,个体社会资本提高了,组织社会资本反而降低了,组织绩效也变差了。对

员工宿舍管理制度 从小偷该不该杀看员工管理

     处罚不是最终目标,这些都只是工具,希望通过这些工具来影响员工的行为选择,选择对企业目标实现有益的行为。          朋友居然进了派出所,这让我很是吃惊。马上赶往朋友家,发现他已经回到了家中。“你小子做了什么奸

李钟铭:从唐诗《春夜喜雨》看HR管理

近日,感觉自身需要点文化的东西振奋一下自己,便想起唐诗意境,是以拈来几篇诵读。待诵到杜甫诗《春夜喜雨》时,不自觉将其与笔者10年的人力资源从业经历联系起来,才恍悟诗中的微妙奥义,若有所想,遂作此文,以飨同仁。   杜甫诗《春夜喜雨》

谭小芳:从上海“钓鱼”案看危机管理

  最近最红火之事件:就数上海钓鱼案了吧——10月26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举行新闻通气会,通报“联合调查组”关于10月14日“孙中界事件”的调查报告和区政府关于此事件的处理意见,认为有关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使用了不正当取证手段

声明:《海尔博客 从“海尔博客门”看危机管理》为网友紫贝壳悠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