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传奇 硅谷景象



 

 

 

 

 

 

 

 

    当华尔街痛苦挣扎时,技术王国里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当然,也许不能一切如常,但肯定有些地方情况更糟

    技术行业里埋头苦干的工程师、充满干劲的创业者及思想自由的金融家通常并不属於那种渴望政府救助的人。但是,在财政部公布了数额高达 7,000 多亿美元的紧急援助计划之后,彼得·蒂尔(Peter Thiel)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他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互联网救援计划上哪儿去了?”

英特尔公司董事长克雷格·贝瑞特

    蒂尔并不是认真的,至少不完全是。作为 Clarium Capital 对冲基金和风险资本公司 Founders Fund 的创始人─它们是 Facebook、Slide 和 LinkedIn 等公司的最初投资者─他不需要任何人的施舍。但是说到救援计划,他的意思是,救助硅谷至少可以传达出一条积极的信息。如今,即使是最平淡的网上宠物食品快递公司,看上去也不如那些用来掏空投资银行家口袋的怪异金融工具正常。“这是对我们社会的重点问题的非常认识,”蒂尔说。“我们对金融的重视程度超过了技术创新。”

    欢迎来到硅谷!这里的人都以不信任的眼光审视华盛顿(他们为获得更多 H-1B 签证而进行的游说除外),而且这种一致的态度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你们自作自受。在这里,人们认为失败和成功一样,都与发明创造密不可分,而且认为二者都应按照其自然规律发展。但是,华尔街的陷落显然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问题。对於硅谷那些希望独善其身的言论来说,这次金融危机清楚地表明,硅谷并非世外桃源。毕竟,信息技术开支的 1/5 来自金融行业。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除一些特殊情况外,技术行业的大公司均有大量国际业务,在美国国内经济陷入衰退时,这些业务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它们的贷款并不多,因此受信贷危机的影响也没有那么大。事实上,硅谷的许多着名公司都是摇钱树。以英特尔公司(Intel)为例:公司有 120 亿美元银行存款,而债务只有 20 亿美元。今年 9 月,董事长克雷格·贝瑞特(Craig Barrett)说,他不打算限制资本开支或研发开支。长期以来,微软公司(Microsoft,公司并不在硅谷,但它显然是硅谷的一分子)的最大难题一直是想办法花去所有现金。最近,公司宣布了一项 400 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惠普公司(HP)前不久宣布,由於收购了系统集成公司 EDS,公司将在未来三年内裁员 2.5 万人。这听起来是个坏消息─对於那些即将失业的人来说的确如此─但它并没有真实反映这家公司的运行情况。裁员消息公布一周之后,惠普宣布了自己的回购计划:回购总额为 80 亿美元(大约相当於公司裁去这些员工后所节省的成本)。

甲骨文公司副总裁萨弗拉·凯茨

    多年来,甲骨文公司(Oracle)一直在大肆收购,结果公司背负了 110 亿美元债务,但手中仍有 130 亿美元现金,公司副总裁萨弗拉·凯茨(Safra Catz)对负面消息一概漠然置之。诚然,甲骨文公司的客户很多是内外交困的金融机构,而且由此断定公司将承受打击完全合情合理,但凯茨认为,甲骨文的产品和高利润的服务合同是经营预算中最不可能削减的部分。“公司的发展动力如此充沛,产品线相当广泛,因此如果有客户希望购买产品,那么它们很可能来我们这里。如果它们必须做出决定,不再购买某些产品,那很可能是战略意义不大且不太重要的产品。”凯茨在最近召开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说。谷歌公司(Google)CEO 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对这种看法深有同感,他对记者说:“谷歌的业务如常。”

    不过,现在还为时过早。如果网络公司的倒闭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的话,那就是情况可能变得很糟糕。例如,2001 年,当破产的客户在拍卖行出售包括 Sun 服务器在内的资产时,Sun 公司(Sun Microsystems)陷入了困境。当幸存下来的公司决定最好购买二手设备时,Sun 公司的客户又流失了一大批。这种情况很可能会再次上演。

 硅谷传奇 硅谷景象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华尔街目前的困境时,销售额达 130 亿美元的磁盘驱动器和服务器生产商希捷公司(Seagate)的 CEO 比尔·沃特金斯(Bill Watkins)语带双关地反问道:“你能让他们也别做空我的股票吗?”但是,从更深层次来考虑,他显然担心出现灰色市场。“我们的企业业务中有 15% 到 20% 是销往华尔街的,”他说。“我们担心的问题是,大家是否准备开始出售他们的资产。好消息是,还有大量交易产生。所有这些数据必须存储起来,而且还要备份、保存。”

    向食物链的下游探寻,情况会变得更加糟糕。新兴的公司或者那些使用尚处於试验阶段的技术的公司很可能会被视为无足轻重。资历更久但投资不足的私营公司也有可能陷入真正的麻烦。首次公募的窗口已经关闭了一段时间,而且华尔街的动荡意味它在近期内还不会开放。由於公共市场“出口”极度缺乏,导致那些处於发展末期的风险资本公司真正陷入了绝境,而且老牌的私营公司背负了巨额债务。(如果你开办的是一家成立不久的服务器中心,那就请上帝保佑你吧。)“处在发展末期、支出率极高,而产品又主要销往美国市场的公司所面临的局面最糟糕。”旧金山 Crosslink Capital 公司总合伙人彼得·里普(Peter Rip)说。“那的确是情况非常糟糕的领域,而且对这些公司来说,贷款成本相当高。”Crosslink Capital 管理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和一家对冲基金。处在发展初期的风险资本公司的情况可能会好一些,但鉴於末期的资金已经枯竭,因此它们不得不更长时间地依赖手中的投资,并且从中压榨出更多利润。同样,由於天使投资人发现自己的财富开始缩水,因此他们不可能再为众多的新兴公司投资。简而言之,所有人都会变得更保守。

    最近,替代能源一直是沙山路(硅谷风投公司集中之地─译注)上最热门的行业。由於这些公司要求巨额基础设施投资,因此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象环保技术的泡沫正在破裂。但是,外部因素在这里发挥了作用。“清洁技术不仅值得拥有,而且还是必需做的工作。”全美风险投资协会(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会长马克·希森(Mark Heesen)说。“政府要求推广它。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构建更美好的世界。”

    而且,就目前来看,投资人也持同样的态度。就在雷曼兄弟公司(Lehman)倒闭的时候,太阳能公司 SolarReserve 宣布,公司已从花旗集团(Citigroup)、瑞信(Credit Suisse)等公司筹集到了 1.4 亿美元资金。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它们都是大型绿色投资者─向银行控股公司的转变显然不会改变它们的环境战略。“就我们的再生能源投资业务而言,不会有任何变化。”高盛公司发言人迈克尔 ·杜瓦里(Michael DuVally)说。

    不过,据新能源金融公司(New Energy Finance)研究北美市场的负责人伊桑·津德勒(Ethan Zindler)介绍,依赖银行融资的公司将感受到痛苦。“我们已经发现,一些大型太阳能和风能交易出现了部分撤资情况,”他说。“拥有稳定资产负债表的大型开发商不会受到影响,但小型公司可能会陷入麻烦。”

    这种情况在任何行业都有可能出现。如果微软公司的 400 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说明了某些问题的话,那就是该公司找不出更好的投资场所。如果这种情绪蔓延至微软的同行,那么收购行动肯定会放慢步伐。对於数目庞大、以功能为导向的网络新兴公司来说,这肯定是个严峻的消息,因为它们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微软、谷歌和雅虎(Yahoo)来收购自己。如果这些网络巨头停止收购,许多 Web 2.0 成果便会夭折。

    但是,既然消亡和失败是硅谷灵魂的一部分,那么乐观主义也不例外。彼得· 蒂尔认为,人们对这场危机的反应过於激烈了。“我坚持认为,在未来几个月里,股市尤其是金融股会上扬,”他说。“目前人们对美国的态度过於悲观了。”

    他对硅谷的态度更乐观。“我们现在的杠杆金融泡沫和上世纪 20 年代的泡沫非常相似,而且有人认为,我们正在向类似於上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迈进,”他说。“在 30 年代,哪里是最好的去处?很可能是洛杉矶。那里是新媒体和技术的中枢,那里有无线电和飞机。硅谷就是上世纪 30 年代的洛杉矶。”

    但是,如果资金枯竭,作为硅谷生命力的创业家还会来吗?蒂尔说,“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我们将看到大批人才涌向真正的工程领域,而不是金融工程领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5249.html

更多阅读

硅谷探秘 硅谷密探pdf下载

文|摄冯永明4月底,短暂的雨季刚过,美国加州天气晴好,阳光打在身上有种灼热的感觉。客车奔驰在美国旧金山硅谷的101高速公路上,你就像穿越大公司的丛林,这里到处是全球知名企业的办公大楼。GOOGLE、英特尔、思科、苹果……这些曾经离你很

硅谷动力视频教程 硅谷动力cad

硅谷动力网络学院http://www.enet.com.cn/eschool/esch_new/ 全部视频教程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12/0809/A20120809147898.shtml Photoshop CS6 入门视频教程http://bbs.jcwcn.com/ 祁老师的教程网(单击进入)http://www.e

声明:《硅谷传奇 硅谷景象》为网友最嗨青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