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末位淘汰制 《潘石屹如是说》第三章 “无为而治”(把“末位淘汰制”引入方



把“末位淘汰制”引入方方面面

不止是对销售人员进行“末位淘汰”,潘石屹表示:

我们的指导思想比较明确,像销售人员就实行“末位淘汰制”,然后我们也把这种竞争机制引入施工、装修、材料的供应等方方面面。

我觉得我们做得最成功的是工程管理,我们的施工单位是无条件地优胜劣汰。

SOHO中国的工程都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给所有施工单位平等的机会。

我们得到的好处是一栋楼从挖土到建成只用了18个月,创下高层塔楼建设速度之最。

|www.aihuau.com|

装修也是这样,我们以前是14个装修公司干活,现在是10个。30层高的楼,每一个装修公司分几层做,做完后由监理公司去考评,不行的“末位淘汰”,然后再补充新的公司进来。

装修是很让开发商头疼的事,但SOHO中国处理得很简单。

就是用建设部和监理单位的规范来衡量,施工到一半时衡量一下用材各方面的指标,最后再检查一次。两次结果出来,第一名发奖金奖励,最后一名淘汰掉。有意思的是,有一个公司第一次被评上第一名,高高兴兴的,到第二次的时候成了倒数第二名,差一点被淘汰,所以赶紧做好。这就是市场充分竞争的好处。这种方式既简单又好用。

在SOHO中国,材料的采购也是这样的。

 企业末位淘汰制 《潘石屹如是说》第三章 “无为而治”(把“末位淘汰制”引入方
玻璃塑钢原来只用了德国一家的产品,没有竞争机制,价格总也不让。所以又引进第二家,开始是我亲自谈,都是10块钱、5块钱地谈;后来又进来第三家,都是100元、50元地压价,局面立刻改变了。

SOHO中国的建筑设计虽然都是请的国际设计大师,但是,潘石屹对这些大师采取的也是招标的办法。

我们的施工设计至少是三家竞争,如果是两家竞争不能排除偶然性,三家(竞争)就好多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7444.html

更多阅读

声明:《企业末位淘汰制 《潘石屹如是说》第三章 “无为而治”(把“末位淘汰制”引入方》为网友我厌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