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房价上涨真相 《中国怎么办》第三章金融危机真相(房价是上涨中的“庞氏骗局”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房价是上涨中的“庞氏骗局”

从2001年开始,美国住房贷款发放额连续三年大幅提高。美国住房需求空前旺盛,从2001年到 2005年,美国住房销量连年创新高。在巨大需求的拉动下,美国房价也开始攀升。从2002年开始,美国房价进入快速上升时期。房价的上升,使购房者产生了“追涨”心理,使住房需求市场更加旺盛,价格继续攀升。仅在 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美国房价就上涨了13.43%。这是一种典型的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8226;庞兹的投机商人“发明”的。庞兹策划并一个阴谋,骗人向一个事实上子虚乌有的企业投资,许诺投资者将在三个月内得到40%的利润回报,然后,庞氏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由于前期投资的人回报丰厚,庞兹成功地在七个月内吸引了三万名投资者,这场阴谋持续了一年之久,才让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人们清醒过来,后人称之为“庞氏骗局”。简单说来,“庞氏骗局”是指用后来的“投资者”的钱,给前面的“投资者”以回报。

《非理性繁荣》一书的作者罗伯特8226;希勒指出:

资产泡沫是一种没有人操纵的、自然的“庞氏骗局”,只要不断地有傻子加入进来,人们就会不断赚钱。但傻子总是有限的,到了最后必然会全盘崩溃。

 芜湖房价上涨真相 《中国怎么办》第三章金融危机真相(房价是上涨中的“庞氏骗局”
房地供需过程中也很容易发生庞氏骗局,住房市场容易出现这样一个循环:从众的购房理念—带动住房需求和价格的攀升—带动房地产商的利润期望—进一步推高了房屋价格—消费者认为房屋是不会贬值的投资品而追高购买,这样供需关系使得价格不断提高,直至某一天购买房屋的资金难以为继时,房产价格将应声而落。

|www.aihuau.com|1

之所以会发生“庞氏骗局”,则是因为羊群效应。世界著名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在《金融危机史》(2006)中不无讽刺地表示,金融市场的各种“理性”行为可能导致整体的非理性,即出现“囚徒困境”,实际上是丧失了对现实和理性的感觉,甚至是某种近似于集体的歇斯底里或疯狂。

从2001年到2005年,美国住房市场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保持繁荣,一些银行等放贷机构纷纷降低贷款标准,使得大量收入较低、信用记录较差的人加入了贷款购房的大潮,成为所谓“次贷购房者”。

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8226;克鲁格曼在其著作《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中写道:

随着房价不断上涨,一切似乎都没有问题,这场“庞氏骗局”继续展开。借款人违约的情况很少,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收益率很高,大量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入房地产市场。包括本人在内的一些经济学家警告说,房地产市场存在大泡沫,一旦泡沫破裂就会给美国经济带来严峻风险。但权威人士则宣扬另一套说法。格林斯潘宣称,房价的任何大跌都是“极不可能的”。他承认,一些地方性房地产市场上可能有些“小泡泡”,但不存在全国性的泡沫。但格林斯潘说错了,而且这个泡沫在2006年开始破裂,一开始比较慢,后来越来越快。

凯恩斯几十年前就说过:

市场偏离理性的时期总是比人能接受的时期来得长。

这话是说市场非理性的繁荣总会超出人们的预期。

虽然格林斯潘在1996年就提出了“非理性繁荣”的警告,但其货币政策出奇地宽容,直到1999年9月以后才逐步加息到5%的正常利率水平。一年后,美国股市泡沫破灭,经济陷入衰退。这本来是矫正美国经济泡沫的大好机会,但格林斯潘却通过降息强制启动美国经济增长。经济学家卢锋认为:

从经验比较的角度看,世纪之初的大降息确有异常之处。为了应对互联网泡沫破灭和“98226;11”事件的影响,美联储从2000年7月开始到2003年7月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到最低时的1%,并将1%的利率维持了一年之久。

“二战”以后的50多年之中,美联储的联邦基金利率经历了12次升息和降息。其中上世纪70年代的升息和80年代的降息力度非常大。20世纪70年代,在石油危机的影响下,西方世界出现了持续的、严重的通货膨胀。为了应对这种局面,美联储进行了大幅度升息,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到接近20%,才最终控制住了恶性通胀。此后,联邦基金利率在80年代下降到4%以下,绝对降息幅度超过15个百分点。相比于美联储的历次降息绝对幅度,世纪之初的降息绝对幅度为5.5个百分点,远不及80年代的绝对降息幅度,与其他降息行动相比也没有明显的异常之处。

 在低利率的带动下,美国的企业与家庭开始大量贷款对房地产进行投资,出现了供销两旺的局面。由于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这导致2000年以来美国房地产价格出现全面迅速的上涨,为历史罕见。过去4年多美国平均房价涨幅已超过50%,而过去半个多世纪美国全国平均房价涨幅仅为5.5%。即使房价高涨,美国人拥有房产的诱惑仍难以抗拒。

FreddieMac房地美的一份次级贷款调查报告显示,只有19.7%次级贷款是为了购房,其余贷款的目的大多是为了重新融资,或是为了以房产为抵押扩大消费信贷。然而,这些次级贷借款人却很少了解房价市场波动的风险,多寄希望于房产升值,却不很少了解重新融资潜在的住房市场风险、利率风险,这就为今天次级贷款危机埋下了隐患。

当宏观经济处在上升周期,房地产市场向好时,借款人还可以按期还贷,次级抵押贷款证券也可以有稳定的收入流,来保障证券投资的收益。问题出在经济环境发生逆转或波动时,如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利率上调导致借款人偿还能力下降,使借款人无法靠房产增值、重新融资来减轻债务负担。

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2005年到2006年,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高到5.25%。于是,2007年7月的还款期高峰见证了次贷危机的集中爆发。还不起贷款的美国人搬离自己的家,而遭受重创的房地产市场拖垮了次贷机构。接着,购买了次债的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遭受巨额亏损。全球开始逐渐感受华尔街带来的震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8131.html

更多阅读

如果还有《顶级厨师》第三季 顶级厨师第1季 综艺

如果还有《顶级厨师》第三季,我一定不会再错过! 2011年,朋友介绍我看《厨艺大师》,从此迷上了《Masterchef》.当年十月我把经营着的桌游店(一半的空间)改成了一个私人厨房,梦想着有一天可以成为中国的顶级厨

异术全才 《金融异术》第三章~~第五章

系列专题:《金融异术》第三章沃尔特·迪默(Walter Deemer)只要你觉得自己找到了华尔街的钥匙,就会有人走过来,换一把锁。只要有一个指标行得通,不管多好,也不管用了多长时间,就会有什么东西插进来,改变这个指标。因此,我们随时要警惕新事物的

《汉学菁华》第六章孔子与柏拉图:一个偶然的巧合

两者的巧合涉及尚争论未决的孝道。在中国,孝道被视为是社会秩序的基础。在具有正统思想的人看来,它甚至可以取代宗教的地位——“事双亲,不烧香。”《孝经》是一部作为年轻人行为指南的著名经书。孝道被阐述为可以促使人们在各种情况

朝贡体系 《贸易战争》第三章之郑和出洋传奇和朝贡贸易辉煌

自朱元璋赶走蒙古政权并建立大明王朝后,大明王朝一改过去的开放精神,实行了严厉的闭关自守政策,在沿海实行了严格的海禁,在北边重修长城。洪武三年(1370),明政府取消了太仓黄渡市舶司(《明太祖实录》卷49)。洪武七年(1374),政府下令撤销自唐朝

声明:《芜湖房价上涨真相 《中国怎么办》第三章金融危机真相(房价是上涨中的“庞氏骗局”》为网友不买账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