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晖 做人高调做事 戴小龙: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



文/小 天  

 

    我不是一个高调的商人,而是一个感恩的人,喜欢怀着感恩的心,默默的做事。——戴小龙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出身,他是那座小山村改革开放后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他怀着梦想从一个穷教书匠打拼成年营业额过亿元的企业老板,他,就是第一个提出珍藏礼品概念的人——戴小龙。如果我报出他的头衔,也许很多人都会感到吃惊:四川省礼品行业协会会长、四川省工商联礼品业商会会长、四川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一长串的头衔仿佛在说着他的不普通,但是,当你走近他,了解他的时候却会发现,原来一个人骨子里的很多东西是时光所打磨不掉的,低调,一如他淳朴的语言以及脸上憨憨的笑。

    一、蛰伏 从村里娃到记者

    与戴小龙的谈话开始于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华西都市报承办的《动起来》中国首部奥运互动画册。作为这本精美画册的创意顾问,戴小龙无疑是众人眼中的文化人。谁会想到他也曾经是一名村里娃呢?“那是一个很偏远的、很纯粹的小山村。”戴小龙如是说。

    1964年,戴小龙出生在福建省永定县一个叫做协兴的小村子里,爷爷是个传统的手艺人,父亲则是一名军人。戴小龙的教育履历堪称辉煌:4岁开始接受启蒙教育;14岁以公社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县里最好的高中。靠着勤奋努力,1980年,还在读高二的戴小龙参加了高考,并一举考入了南京大学地质学系,成为改革开放后村子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很难想象在80年代初期,一个名牌大学的学生对于那个仍在山村中的家庭有着怎样的意义,只晓得扬眉吐气、光宗耀祖这样的溢美之词全部都被用在他身上,毕竟大学毕业时他只有20岁,然而,改变也从20岁开始……

    如果没有那条消息,戴小龙恐怕会一直安安稳稳地做他的大学老师。在1984年,一个20岁的年轻人可以挣到50多元是相当让人羡慕的。但当父亲突然去世噩耗从千里之外传到成都时,戴小龙的人生开始了转变。“看着年轻的母亲、年幼的弟妹,身为长子、长孙的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与重担。”讲述时,我看到戴小龙的表情突然凝重起来。为了更好的补贴家用,业余时间他利用自己所学的珠宝鉴定知识在成都的一家珠宝店做起了店员,用他的话说:“这才是踏入社会真正的第一步。”从普通的业务员到经理,多年的珠宝店经营经验让他看到珠宝背后高额的利润,也坚定了他要做一番事业的想法。可是对于一个独自在异乡漂泊的人而言,没有人脉,没有资源,想成就事业谈何容易?于是,戴小龙想到了媒体。“我是带着很明确的目的踏入媒体这一行的,媒体的经历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1993年底,戴小龙加入成都商报,成为一名负责珠宝、投资版面的记者。。

    “94年对于珠宝业来说,是发展最快的一年。我很有幸赶上了那样一个好时代,那段日子里,我学到了很多学校中没有的东西……”作为记者,年轻、不怕辛苦的戴小龙在自己的努力下,拜访遍了成都市300家余珠宝店,“那时,成都市80%以上的珠宝店老板我都认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在日后与我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从这些当年成都珠宝界的先锋人士身上,戴小龙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而珠宝老板们对他的信任甚至达到了连财务报表都会给他看的程度。毫不夸张地说:媒体记者的身份帮助戴小龙在最短的时间内积累到最多的业界资源。也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梦虎 指拇印的承诺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既是大学老师,又是媒体记者的戴小龙,年轻着、忙碌着,可却从来没有放弃心中的梦想。1997年1月,四川省梦虎珍藏品公司的前身四川梦虎企划联盟成立。凭着对珠宝业的丰富理解以及人脉资源,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戴小龙应该开一家珠宝店,但因为某些原因,他选择了一条与珠宝店截然不同的路——珍藏品,开一家珍藏品公司。在谈及放弃旧有资源,开辟全新领域会不会太艰难时,戴小龙沉思了一会说:“要选择,就一定要有放弃。”话虽然有点沉重,可今天的成就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一个珍藏品公司为何会取“梦虎”二字为名呢?原来,1997年公司筹备成立之初,戴小龙也曾为了公司的名字头疼了很久。在常人看来,收藏品、艺术品公司取名多用雅、斋、轩等字,可是戴小龙认为,收藏品的本质上是物以稀为贵,既然自己经营收藏品,那么公司的名字也应该很特别。这可难坏了一票帮他公司想名字的朋友。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成都商报当时的副总编一语点醒众人:1998年是中国传统的虎年,我们四川又有一句老话叫梦见老虎要发财,要不,你的公司就叫梦虎吧。”老虎,凶猛的森林之王,梦虎,给人更多浪漫的感觉。多种意义对梦虎的解读让“名字”这个为难了大家许久的问题迎刃而解,好,新公司就叫梦虎了,希望自己的公司可以像森林之王一样在汹涌商海中拔得头筹!戴小龙欣然应允。

 吴小晖 做人高调做事 戴小龙: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

    具备独特的名字还不够,企业的logo也应该有特点。可什么最具专属性呢?戴小龙想到了指纹。于是梦虎有了我们今日所见的独特的logo——指拇印。

    “当我按下指拇印时,我心中第一个闪过的念头是《白毛女》中的杨白劳。”

    “是把自己给卖了吗?”我笑问。

    “是啊,我把自己卖给这个公司了!”戴小龙笑答。其实他心里很清楚指拇印意味着什么,那是一种承诺。对自己、对家人、对员工、对客户,对未来……

    鲜红的指拇印是他自己许下的承诺。按下了指拇印,不论未来日子有多少风雨,他都不能放弃;按下了指拇印,不论以后面对多少诱惑,他都不能动摇。于是乎有了他独自一人苦撑公司直至生意起死回生的经历,于是乎在拍卖会上有了“只要专家或者家属质疑的藏品,不论利润多高,梦虎都绝对不会做”的藏品保真的声音。“永恒的东西不是数量可以衡量的,既然按下了指拇印,就必须全身心的投入,绝对不能干违背道德,违背良心的事情。”没有过多的修饰,朴实的语言,就是一种力量。

    三、出击 借媒打开市场

    在与戴小龙交谈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感受到他身上那股浓浓的媒体人的气息。“我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其实工作这么多年,我很多时候是以记者的角色走过来的。”戴小龙说。由他所执掌的四川梦虎珍藏品公司多年来走的是一条不同于其他企业的运营道路。别的企业是研发产品,跟据产品卖点来炒作新闻打开市场需求,即产品点——卖点——新闻点的模式。而戴小龙凭借多年媒体人的直觉,采取反其道而行之的办法,即根据新闻热点,探寻产品卖点,设计研发产品迎合市场需求的模式。

    1997年2月,邓小平同志逝世,整个中国似乎也沉浸在悲痛之中。各种与邓小平有关的书籍、画像、资料以及藏品被抢购一空,人们对领袖的怀念随着香港回归的临近而愈发浓烈,而戴小龙却敏锐的感觉一个巨大商机摆在眼前。于是,在精心策划及日夜赶工后,1997套“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纯金彩像珍藏品出炉,产品一经问市就受到收藏界瞩目,热销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而这也帮他赚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

    媒体对于产品市场是有舆论导向作用的。有着丰富记者经验的戴小龙深深的明白这个道理,与媒体达成一致,借力使力打开市场,也成为了四川梦虎收藏品公司的主要运营模式。在“追求独有,讲究信誉”的核心指导下,紧紧抓住时代脉搏的梦虎在红旗车诞生40周年、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时,推出了经典产品红旗检阅仿真车模;在亚洲金融风暴,市场剧烈震荡的经济低迷期开发出名震全国的“中华七宝摇钱树”;在各界炒作千禧年、揭开世纪新篇章时投入公司所有资金推出一发不可收拾的“千禧金条”;在世纪奥运,神七飞天的举国欢庆时刻推出与之相关的系列纪念收藏品……实践告诉他:文化路线就是高端珍藏品与市场需求的完美结合点,在他的带领下,梦虎的每一款产品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浓郁的文化气息,“时代可以变,产品可以变,但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却不会变”。把握好文化这个度后,借助媒体的宣传力量,不断发掘,创新的梦虎开始探寻更多领域,迎接大展拳脚的时代。

    四、腾飞 共同打造一个未来

   

    或许礼界人士都已经知道了这条消息,2009年3月21日,四川省工商联礼品行业商会换届选举中。戴小龙顺利当选为第二届商会会长。“这是大家对我的信任,是四川礼界同仁给我的一个机会。”戴小龙谦虚的说。在他代表新一届商会领导班子讲话中他提出了“建立一家公司,整合两个组织、确立三大目标,制定四条规则,落实五件实事”的工作方针。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礼品界受冲击不断加大的严酷环境下,作为新任会长的他,压力可想而知,而这几条方针的提出也使他被称为‘务实的会长’。据了解,四川省有大大小小的礼品企业1000余家,除礼品商会外,还有四川省礼品行业协会,重庆市礼品行业协会等诸多组织。追逐利益,礼品成员分流严重的混乱现象让戴小龙忧心。“目前在川礼企多为中小企业,尽管数量众多,但是,规模都不大。这直接影响了在川礼企的行业竞争力”。为了增强大家的凝聚力,帮大家切实维护在川礼企的权利,戴小龙倡议成立“鼎联信和”公司。它由30多家会员公司抱团组成,是四川礼品行业股东最多的批发公司。作为一种礼界全新的尝试,戴小龙对鼎联信和的要求是:它不一定是发展得最快的公司,但它一定是发展的最稳健的礼品公司。有人说尝试抱团经营在礼品界本身就是冒险,可是5个指头攥成一个拳头后的力度所有人都看得到。早已预见诸多问题的戴小龙说:“礼品企业只有强大,才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对我们的会员负责。”我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和谐快乐的商会,整合礼品协会、商会资源;未来三年内让商会会员达到300~500家,未来5年内帮助3~5家商会会员年销售额过亿。”依旧没有华丽的辞藻,依旧是朴实的语言,戴小龙希望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帮助在川的礼品企业,共同打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记者手记:

    戴小龙个子不高,有一点黑,有一点胖,看起来有一点腼腆,说话有一点慢。我们在交流的时候,他不时的抽着烟,思考我的问题,那认真劲儿很多时候像个孩子。他不止一次的跟我强调,“我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因为商人以利为本,而我,觉得做人低调一点比较好。”

    或许是童年痕迹的追寻,或许是学校记忆的残留,或许是媒体气质的烙印,我觉得他身上有一种别样的文人气质,就好像生意上他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一样,没有浮躁,很踏实。

    记得一个网友曾经这样说过“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或许这话用在戴小龙身上更为恰当,一种修为,一种态度,个中滋味,只有当事人才能说得清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9219.html

更多阅读

吴小莉 吴小莉视频

百科名片吴小莉是香港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兼新闻主播,出生台湾、原籍浙江,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系毕业。1988年考入台湾中华电视公司CTS,从而展开她十多年的新闻工作。应当时仍为和记黄埔拥有的卫星电视邀请而加盟开台不久的卫视中文台,1

博览群书 大智若愚的人生修为: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资料来源:网站网络 编辑制作:《长庚书库》【博览群书】大智若愚的人生修为: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大智若愚的人生修为: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作者:刘佳辉第一部分第1节:前言前言在人的一生中,能够立自身根基的事不外乎两件:一件是做人,一件是做事

涵养与财富: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大智若愚的人生修为: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在人的一生中,能够立自身根基的事不外乎两件:一件是做人,一件是做事。的确,做人之难,难于从躁动的情绪和欲望中稳定心态;成事之难,难于从纷乱的矛盾和利益的交织中理出头绪。而最能促进自己、发展自己和

《前身应是一诗僧——谈吴小虫》 应是绿肥红瘦全文阅读

《前身应是一诗僧——谈吴小虫<本心录>》石头前些日,小虫自渝回并,喝了两次酒。来的时候一场,走的时候一场。送的时候,两眼欲湿。一直把小虫当作好兄弟,他没有一点心机,是个可以放心的人。他的文字也是这样。不装,不端。回去后,他来信说:“回

我认识的:吴小虫

吴小虫的悲悯转化杜青久居某地,抬头之间,熟人不少,但能有几个可以拉话的?文学、艺术、人生,纵是同行,也未必聊得痛快?人生际遇里,大概都会深深浅浅地体会到“千两黄金易得,半个知己难求”这一古句的含义。我珍惜着山西一些诗人聚会的情境:

声明:《吴小晖 做人高调做事 戴小龙: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为网友只亽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