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盛集团 第15节:第四章 高盛说话全美国都在听(2)



系列专题:《金融资本的内幕:揭秘高盛》

    包括高盛在内的位于纽约市的金融机构对美国中央银行的形成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03年,美联储亚特兰大银行在一份报告中就说,纽约市的金融机构对美国立法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了它们在美国银行业中所占的比重。

  而高盛对联邦储备银行的影响还在于它对纽约联邦储备银行非同寻常影响力。在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系统的12个地区性银行中,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因为纽约作为美国以及全球的金融中心而自然具有与众不同的地位。

  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外部顾问委员会3名成员之中就包括1976~1984年间曾任高盛联席主席、高级合伙人的约翰o怀特黑德;前高盛主席约翰o赛恩目前是美联储纽约银行国际资本市场顾问委员会成员。

 美国高盛集团 第15节:第四章 高盛说话全美国都在听(2)
  美国现任财政部长蒂莫西o盖纳在担任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时,高盛对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影响更盛极一时:盖纳的6名非正式顾问之中有3名曾经或者至今仍然是高盛高管。

  第二节 能源市场中的翻云覆雨

  能源市场更是高盛的绝对天下,因为在能源市场中,高盛的角色无处不在。因此,不难想像,高盛可以如何利用自己在能源市场的多种角色、信息与资金优势影响能源价格。

  20世纪90年代,美林等华尔街投资银行的分析部门与证券承销部门就曾相互勾结--分析师们故意吹捧本公司承销的股票,以引诱投资者购买。曾经被评为互联网/电子商务业最有影响力的分析师、美林公司的亨利o布洛杰特一方面竭力鼓动投资者购买高科技股,而私下在给同事的电子邮件中说,高科技股都是垃圾。美林公司因此而在2002年在被时任纽约州司法部长的埃利奥特o斯皮策指控从事证券欺诈,并被罚款1亿美元;而布洛杰特本人则被美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SEC)罚款400万美元,并被永久性禁止从事证券业务。

  一、宣传机器

  高盛是2007~2008年这场石油战争中叫嚣得最狠的宣传机器。

  高盛美洲能源研究团队负责人、能源分析师阿尔琼o穆尔蒂从2004年起对油价的预测几乎完全精准。2005年3月30日,当国际原油价格还在42美元一桶的时候,穆尔蒂就预测,石油将在2007年上涨到105美元一桶。要判断这个预言有多么出人意料,只要看两个事实就够了:一是当时国际油价约为每桶42美元,二是将通货膨胀因素考虑在内,历史最高油价出现在1981年,相当于在2005年达到每桶86美元。

  高盛进行能源战争宣传的手段之一是释放耸人听闻的信息,引导公众舆论。高盛炒作的主题之一就是 "中国和印度的能源需求将急剧增长"。他们引用"国际能源机构"的数据,说中国的需求在五六年内将快速增长。这在全球造成了普遍看涨的心理,引导投资者投资原油期货。"超高油价论" 就这样有了合理的供需理论依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9480.html

更多阅读

第四章 穿上基督 | 祈祷自由,爱也自由 小德兰爱心书屋 德兰

第四章 穿上基督 浏览次数:1004 更新时间:2008-9-7凡以前对我有利益的事,我如今为了基督,都看作是损失。不但如此,而且我将一切都看作损失,因为我只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为了衪,我自愿损失一切,拿一切当废物,为赚得基督,为结合于他,并非

17款宝马x5 第27节:第四章 宝马X5(1)

系列专题:《青年土著暗箭职场生存录:北京小爷们儿》  第四章 宝马X5     二十岁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而这个年龄对于男人来说,是最窘迫的时候,恋爱中的男女,女人总是期盼男人能够香车宝马飞黄腾达,但她们却很少想到,穷男人

守望先锋法老之鹰教学 第21节:第四章 办事处主任守望如鹰(1)

系列专题:《职场精英的厚黑求生策略:黑脸白脸》  第四章  办事处主任守望如鹰  ??投资经理不仅要有自己的思想,而且也要使别人有思想,并且允许别人让自己有思想。投资者尽量把他自己和那些管理着好业务的经理结合在一起,这也是他

美国高盛集团 第17节:第四章 高盛说话全美国都在听(4)

系列专题:《金融资本的内幕:揭秘高盛》    一、"金砖四国"  2001年,高盛全球经济学家吉姆o奥尼尔首次创造了"金砖四国"(BRICs)这个词,四个英文字母分别是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四个国家英文名的第一个字母。奥尼尔预言:"金砖四国"

声明:《美国高盛集团 第15节:第四章 高盛说话全美国都在听(2)》为网友白纸旋转飘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