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本土手机品牌 趁“机”扩张,海尔收购印度本土品牌计划提速



  The Telegraph记者5月17日印度新德里报道:消息人士透露,全球排名第四的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海尔,正计划收购印度本土耐用消费品品牌。

  “我们正在寻找收购我们的同行品牌,该项计划还没有受到经济衰退的影响。一切都按照预期的计划进行,收购计划并没有任何的搁置。不过,我们仍然在讨论之中。” 海尔电器(印度)全职董事兼首席营运官(COO)Pranay Dhabhai 告诉The Telegraph。 

  据消息人士透露,该公司正准备斥资150亿卢比~200亿卢比用于收购。 但Dhabhai拒绝透露相关细节,仅表示去年时海尔就已经与收购目标非常接近。

  海尔集团全资子公司印度海尔电器2007年收购了Anchor Daewoo在Pune的厂房,该公司印度地区业务进入自有品牌,本地化生产的新阶段。

  目前,海尔拥在印度约25000亿卢比的耐用消费品市场仅占有百分之二的市场份额,这一点,与该公司印度市场负责人在2004年4月中旬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所表示:“六年时间内(印度市场)计划为海尔全球销售贡献7%~10%收入”,“预计销售额将达到10亿美元左右,占据印度市场12%~15%的市场份额”的目标相差甚远。

  然而,海尔在印度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却是高居全球平板电视、手机、白色家电等市场份额前列的韩国两大家电、电子制造巨头LG和三星电子,以及不断强化海外市场攻势的松下、夏普等日系家电巨头。相比较而言,海尔在印度市场与日系、韩系家电巨头对抗中,显然处于较为不利的弱势地位。 再加上印度本土家电巨头Videocon、Onida等不断强化本土品牌的低价及集客优势,因此即便是在低端市场,海尔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增长压力。在此情况下,海尔急于收购印度本土品牌试图改变现状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我们所正在进行的任何一项收购,都是旨在加快我们在印度市场发展的一种战略。” Dhabhai补充说,今后海尔集团计划推出更多的产品。

  据了解,在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去年海尔在印度市场仍然保持着增长的势头,营业额也由2007年的325亿卢比增加350亿卢比。今年,该公司则提出了450亿卢比的营业额目标。

  尤其是在今年年初,海尔在印度市场推出了一系列进口自其意大利工厂的新款冰箱,抢占印度高端市场,加强其与韩国两大巨头的市场抗衡能力。该公司还在2月份首次在印度市场推出其空调产品并在上个月(4月份)推出了其一系列液晶电视产品。

  “今年8月我们还将把热水器产品引入印度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将全面引进海尔旗下的其他产品。 ”Dhabhai表示。

  在印度,海尔集团主要通过其在PUNE的制造基地,以及委托第三方合同加工的方式供应产品。其中,洗衣机、彩电在德拉敦(Dehradun)和诺伊达(Noida)委托加工生产,空调器则在哈德沃(Hardwar)生产。部分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高端产品以及冰箱等,则主要采取海外生产,进口销售的方式。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在全球经济衰退尚未见底的情况下,海尔加快日本、印度、美国等海外市场扩张及对本土公司收购步伐等逢“危”凭“机” 的扩张举措,非常引人注目。尤其是,对于外媒传闻海尔欲斥资4000万美元将收购新西兰本土家电品牌20%股权的趁“危”收购策略,该人士表示目前尚无法给予肯定或否定性评价,并提醒“应予平常心”看待。(综合编译:端木清言)

  新闻链接:LG电子意欲拿下印度彩电市场30%以上份额

  新德里(印度)5月19日报道 :日前,韩国LG电子公司宣布计划本财年在印度市场销售400万台彩电电视机(CTVs),意欲拿下30%以上的市场份额。

  LG电子印度商贸集团营销主管巴克强蒂瓦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去年该公司在印度CTVs市场约1300万美元的市场销售总额中,约占27%左右的份额,实现营业收入约330万美元。

  日前,该公司则大举推出一系列高清节能平板电视高附加值新品,并表示此举将有助于其进一步巩固及提升其市场地位。 (来源:Telegraphindia等综合编译:端木清言)

  资料1:印度家电市场谁领风骚?

  作者:仲和 编译:端木清言

  韩国媒体报道三星电子和LG电子为首的韩国家电制造厂,业已成为金砖四国(BRICs: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等)新兴国市场的印度领袖品牌,傲视中美日家电同行。那么对于“家电大国”中国家电企业而言,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受益于美国经济放缓的印度经济

  美权威消费趋势调查机构最近的Gartner研究报告指出:由于美国房产次级贷金融危机对美消费电子制造及零售业的打击,印度则由于其劳动成本低廉,资源丰富,配套产业链成熟等因素吸引美国境外投资资金,主导北美、欧洲IT外包服务市场,从而可能成为美国经济放缓的受益者。 

  目前,印度正在以信息产业大国的身份迅速崛起,孟买、新德里等大中城市IT、消费电子产品制造、技术开发企业雨后春笋般的层出不穷,堪与美国硅谷媲美。因此,美国经济放缓的释放效应,对于印度信息产业而言则意味着“百年不遇”的发展机会。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则带动了印度消费家电电子市场的迅猛增长。因此,印度成为金砖四国中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国度”。

  商机无限的印度消费电子市场

  权威调查机构Futuresource、iSuplli、Display Search、Gartner等相关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印度消费电子市场规模以超过30%年度复合增长率迅猛增长;到2012年有望实现整体市场规模有望五年之间翻两番,达到160亿美元以上;电信服务市场则有望达到500亿美元;而包括电脑软硬件在内IT市场规模则有望在2012年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

  那么,促成印度消费电子产品市场“井喷”的因素在哪里呢?相关消费电子零售专家认为:

  ①平板电视推动市场增长

  相比较美日中韩等国家市场而言,显像管电视仍是印度彩电市场的主流产品,但是正如前文所述目前正在慢慢地过渡到LCD(液晶)、PDP(等离子)等中高端产品的平板电视时代 。

  尽管大多数全球性消费电子制造商尤其是韩国家电巨头LG、三星等已经在印度市场推出平板电视产品,但是CRT电视却仍然是彩电市场的主流产品。印度彩电市场CRT一统江湖的格局,可能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举例来说,在该国所举行竞选活动中, 某候选人争取选民支持的一项重大举措便是将7.5万台价格为75美元的14英寸CRT电视机分发给贫困家庭免费使用三年以上。与此同时, 价格为3000美元的平板电视机竟然也成为该国的畅销产品之一。尤其是全世界其他市场黑白电视早已过时淘汰的情况下,在印度的家电零售商店仍然大卖特卖。 

  目前电视机市场占据着印度消费电子市场整体规模的80%以上,2007年度出货量同期增长率高达22%,而2008年则有望达到30%以上,从而使得2012年电视机市场规模达到100亿美元以上。2007年印度彩电市场CRT出货量整体市场占比达到97%,尽管07年平板电视同期增长率仅为3%左右,但是随着液晶电视及等离子电视价格的逐渐走低,2012年平板电视出货量占比有望突破55%以上。CRT-平板电视转换的印度彩电市场无疑蕴藏着无限商机;而以平板电视为代表的消费电子市场则蕴藏着更大的商机,对于全球消费电子制造商而言充满着难以抵制的诱惑。

  ②液晶电视成为当之无愧的排头兵

  9月末,美专业调查机构Meko Research调查显示,2008年上半年欧洲、中东、非洲彩电市场平板电视增长迅猛。但是,尽管都是平板电视产品,液晶电视与等离子电视却面临“冰火两重天”的不同境遇。尽管上述市场CRT电视仍然保持了17%的较高增长率,但是却形成了平板电视几近一统天下的市场趋势。液晶电视连续两个季度受挫下降,而等离子电视则在08年2季度止跌上升。尽管这也许只是阶段性现象,但是松下、台湾等离子电视产业链的等离子电视攻略的影响仍然不容小觑。

  尤其是权威调查机构DisplaySearch公司所发布的印度电视市场调查报告,赫然将《India’s LCD TV Market Doubling Every Year(印度液晶电视市场将倍速放量)》作为标题。这家全球最权威的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调查机构在其报告中指出:预计2012年印度液晶电视出货量将首次超过CRT电视。在这个全球第二大人口大国,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度复合增长率高达8%以上,人口众多,经济飞速发展,使其具备了不亚于中国市场的诱惑力。而且,相对于中国家电市场的发展阶段而言,印度家电市场无疑正处于“初级阶段”。2008年上半年CRT电视整体市场占比仍旧高达92.9%,而液晶电视及等离子电视整体市场占比仅分别为6.6%及0.5 %。

  与此同时,印度市场主要彩电品牌如三星、 LG电子、索尼、飞利浦及印度本土品牌Videocon、Onida等品牌在继续保持显像管电视市场地位的基础上均启动将液晶电视作为核心产品,带动整体市场增长的产品营销战略。而TCL等中国品牌也将印度市场作为海外市场拓展的重中之重,推出低价液晶电视产品,抢夺印度彩电市场份额。可见,液晶电视业已成为印度彩电市场乃至消费电子市场的“先锋队员”,起到“冲锋陷阵”带动整体市场持续快速增长的排头兵作用。

  ③印度家电市场的特点

  除了液晶电视为代表的彩电市场推动印度消费电子市场迅猛增长之外,各大全球消费电器制造巨头纷纷推出符合印度国内市场需求特色本土化产品,从而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收益。尤其是一些公司多次自行组织或委托第三方进行详细真实的市场调研,以了解印度多民族多宗教多语种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消费行为及心理。从而拟定公司印度市场产品开发战略及定价策略,以最大化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公司客户占有率,而不局限于单纯的产品占有率。而这一点使得全球性消费电器巨头们的印度市场攻略具备了一定的长效性,从而使得他们将目光瞄向了2012年之后的印度消费家电市场。

  此外,近年来印度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半城市和农村市场消费家电需求暴涨,成为全球消费电器巨头印度市场新的增长空间。目前,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将经营重点由孟买、新德里等大城市向农村市场转移。尽管,目前印度市场的农村消费者相对于大城市而言几乎没有品牌意识。超低价格无品牌产品大行其道,成为印度农村消费者的热门选择。但是,这些无品牌商品质量极差,毫无售后服务可言。正如90年代中期中国市场“花都机”盛行一时,近年来山寨机大行其道一样,随着农村消费者收入的增长以及品牌意识的增强,他们必将“抛弃”无品牌家电转而成为品牌家电的拥趸者。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全球家电开始在农村市场设立分支机构,塔塔集团(Tata Group)等消费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纷纷进军印度农村市场的根本原因。相关统计资料显示,07年末印度农村人口占其总人口11.12亿的比例约为72%,即印度农村人口达到8亿之多,超过同期中国农村人口总量7.37亿人口而跃居全球第一。而印度国民经济结构中消费成为GDP(国民生产总值)的主体,占比64%左右,而中国同期仅为42%。由此可见,印度农村市场对于大多数全球性家电巨头而言充满多大的诱惑。进而,不难理解为什么印度市场CRT电视大行其道而3000美元单价平板电视仍然成为畅销产品的根本原因了。

  ④消费家电电子制造业扩张进行时

  美iSuppli公司预测印度消费电子市场增长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则是印度国内消费家电电子制造业的迅速扩张。尽管较长时间范围内电子产品制造业仍将是印度制造工业整体中微乎其微的一部分,但是情况却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近年来,印度政府一直把经济发展重点放在发展制造工业尤其是信息产业方面,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改造、理顺部门职责,提高政府效率,建立出口促进区等开放性扶持政策。加之,目前印度国内消费需求也已经达到相当规模,足以触发制造业向消费电子产业领域拓展。正是美国经济放缓所带来的机遇,达到规模触发点的印度电子工业进入了孵化、成长阶段。

  因此,印度政府频频向全球性消费电子家电制造巨头“示好”。出台各种税收优惠等鼓励性政策吸引国际消费家电巨头投资建厂,从而将印度电子工业的战略地位锁定在全球消费电子家电出口基地上,在全球电子产业链上展开与中国、印尼、菲律宾、越南、泰国等亚洲新兴国家的竞争。

  ⑤外资品牌主宰印度消费家电电子市场

  日益富裕的印度消费者推动着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迅猛增长,全球消费电器制造巨头投资建厂,攻城拔寨的同时,引人注目的则是印度本土消费家电品牌生存空间日渐缩小,难以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在印度庞大的市场空间、低廉的劳动力及生产成本、开放性政策的吸引下,外资消费电子制造巨头诺基亚、富士康、三星电子以及Sanmina SCI公司等纷纷斥巨资投资建厂,印度消费电子工业的逐渐被外资主导。印度消费电子外资企业协会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s Alliance( EMS:电子制造服务联盟 )公开资料显示,随着全球消费电子巨头将印度作为满足印度国内电子产品市场需求及中东富裕国家的生产基地,预计其成员企业来自印度市场的营业收入将从2007年度的3154.67亿卢比( 7.73亿美元),两年内增长至2009年度8162.14亿卢比( 20亿美元)。

  韩国企业,如LG和三星等多年前进军印度市场之后,目前他们已经在大多数产品领域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目前除了少数印度企业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品牌,苦苦挣扎之外;在韩国、美日品牌的压迫之下,大多数印度本土品牌已经完全淡出人们的记忆。

  其中梅日柯电子(Mirc Electronics)则是与外资品牌对抗到底,艰难捍卫印度民族品牌尊严的代表之一。另外,西印度公司的Onida品牌则在大多数产品领域为印度民族品牌挽留了一些颜面。其他品牌则凤毛麟角,甚至沦为“无品牌”产品“偏安”于农村市场。但是,随着全球性家电品牌农村市场的拓展,这种偏安局面能维持多久,尚难预料。

  印度政府消费电子工业统计资料显示, 2006-2007年印度消费电子产品在2006年度20405.36亿卢比( 50亿美元)的基础上净增2040.54亿卢比( 5亿美元),增幅高达10%以上;而消费电子产品业已占到其电子硬件生产总额的35%以上。预示着印度正在尝试从IT软件大国向消费电子制造大国迈进,尽管这并不一条“有惊无险”的康庄大道。

  另一方面,EMS更是将印度电子产业的规模由2007年度的102026.80亿卢比( 约250亿美元) ,放大至未来年内增长至285675.04亿卢比( 700亿美元)。但是,对于印度民族消费家电电子品牌,也许这正是噩梦的开始。因为,当饥不择食之机,鸡肋自然就堪比珍馐佳肴。全球家电巨头的成长压力,迫使他们到处寻找可以下口的地方,而印度市场无疑是一块巨大的金砖,一座拯救全球家电巨头于危亡之秋的金矿。

  印度消费家电电子市场的机遇和挑战

  显然,印度政府也充分意识到了该国在消费电子产品制造方面的潜力。一方面定位于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印度政府极希望看到“印度造”消费电子产品在全球信息、通信、娱乐消费电子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全球消费电子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尽管EMS等相关机构对于印度消费电子市场持乐观态度。但是,印度政府在其近期所公布的消费电子制造行业发展白皮书中承认:“印度具备消费电子产品硬件开发及制造的市场能力,但是,消费电子产品内需市场规模及信息技术硬件产业化方面条件尚未充分成熟,因此印度信息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同时,尽管印度政府为扫除半导体及电子制造工业起步阶段的障碍年初出台了若干鼓励性政策。但是,时至今日除争取到唯一一笔1020.27亿卢比(约合 2.5亿美元)的外商投资投资之外,收效甚微。

  iSuppli公司研究人员表示:在试图充分发挥其市场潜力的背景下,印度消费电子行业将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因素包括:生产企业全球性利润率下降,印度市场相对利润率有待进一步释放;地区税务壁垒,限制了销售范围的扩大;基础设施,配套产业薄弱的发展瓶颈;较低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及速度以及农村市场消费能力不足,而城市市场尚未进入更新换代阶段因而成长空间有限等。

  韩国家电“两枝竞秀”独领风骚

  近年来,韩国家电制造巨头高擎高端市场攻略,频频向印度市场发起攻击,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韩国家电不但实现了“市场份额第一”的占有率目标,而且成功的树立了“最优秀品牌”的领袖品牌形象。从上月末韩国与以印度为首的经济联合协定(CEPA)谈判以后者妥协收场来看,预计今后将不仅限于韩国家电,包括手机、钢铁、电脑等产品在内的印度市场也将劲吹“韩流热风”,韩国制造工业对印度市场的渗透也将对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制造工业的新兴国海外市场战略产生一系列压迫性影响。 

  三星电子尹富根副社长(映像显示器事业部)表示:“三星液晶电视的在印度市场上半年的市场份额实际达到了39%,7月份则达到了41%,而今年下半年预计将维持在40%以上。秘诀则是我们所推导的premium(高端)产品营销战略牢牢锁定了印度市场高端消费者的嗜好。”据悉,三星电子自2006年开始即在印度市场停止了显像管电视等低端产品的销售,专注于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等高端产品的营销。高举高打的高端路线,正好顺应了近年来印度经济腾飞居民消费水平“高档化”的潮流;三星电子产品时尚多彩的外观设计、丰富新潮的使用功能,则由于复合当地居民的消费文化趋势风靡印度市场。

  故而,在三星电子高调宣布液晶电视独霸印度市场的当天。LG电子则高调宣布在印度电视台经济新闻频道CNBC与AC尼尔森公司联合主办的消费者品牌调查中,其白色家电(冰箱8226;空调8226;洗衣机)和黑色家电 (电视8226;音频8226;DVD)产品双双摘取最佳品牌桂冠。此项调查针对17类产品对1万多名印度消费者展开访问式调查,因此具有相当的公信力。该公司印度法人长慎文范先生强调:“漂亮的外观设计及尖端技术力的Premium(高端)产品使得LG电子成为印度国民的首选品牌。”

 印度本土手机品牌 趁“机”扩张,海尔收购印度本土品牌计划提速

  中国家电“梵典华章”好梦难圆

  尽管2004年5月末,中国家电制造巨头海尔电器印度公司总裁Dhabai高调宣布表示,5月29日该公司已经与世界第一大家电生产商惠尔浦以及印度本地家电生产商Voltas达成合作协议,由后两者帮助海尔拓展冰箱及空调产品市场;《海尔领军再攻印度市场 改走高端路线并在当地设厂》大举进军印度市场的豪言壮语掷地有声,余音绕梁数年不绝; 2005年元月份中国彩电业三大巨头之一的TCL集团高调宣称:明年(2006年)进印度家电前3名;同年2月份海尔家电印度公司首席执行官TK Banerjee宣布:“在未来的的两三年内,印度组装工厂将逐渐转变成一个种类齐全、规模庞大的家电制造基地。”;2006年则上演了一出印度民族品牌Videocon与中国家电制造巨头海尔竞购韩国大宇电子的经典一幕等等有关中国家电巨头进军印度市场的“软文(软广告新闻)”令人荡气回肠。但是,时至今日,印度消费家电市场仍然是美日韩欧品牌的天下;“Made in China”的民族自豪感或许只能在印度农村市场无品牌低价家电中找到一丝身影。相比之下,“软文”与现实的差距是何等悬殊;而壮语与行动的差距又是何其远哉。真可谓“软文不可信,牛皮终可破”。

  那么,对于印度消费家电市场而言。近年来,韩国家电虽遭退出日本市场的无奈,但是在中国、北美、欧洲市场势头强劲。无疑给美日等老牌家电强国、中国、印尼、越南等家电生产大国造成极大的压力。可想而知,在出口不利的宏观环境下,中国家电印度市场“梵典华章”的好梦自然难圆。

  但是,家电著名观察家曾高飞先生认为,中国家电在印度市场乃至全球市场并非有时全无。相反忠告中国家电企业的经营者们:振兴中国家电工业的关键并不在于市场成本价格导向,而在于如何把握发达国家产业带转移的机遇,找到中国家电工业全球价值链中的精准定位,走一条“环境立国”、“产业兴国”、“质量兴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之路。让“相信中国、相信中国制造”最终成为“地球人”的一致选择,让中国家电工业在逆境中成长,在竞争中生存,在生存中发展,在发展中奠定坚实的国际市场地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0593.html

更多阅读

三星手机通用刷机教程 三星手机刷机教程图解

三星手机通用刷机教程——简介通常情况下,实现三星手机刷机的方法有两种,即卡刷和线刷。相比较而言,线刷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刷机手段,从而避免手机变砖的可能性。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一下三星手机通用刷机方法,希望对需要的朋友有所

海尔空调维修内机不工作外机不转 海尔空调维修电话

北京海尔空调维修中心修复过程分析:海尔空调内机不工作外机不转机型:海尔KFR-35GW/01FXC23(R)故障现象:内机不工作故障原因:根据用户反映故障,因是新装机估计不是大问题。上门检查,开机显示屏有显示,观

海尔智慧公馆 创新“中国智慧”,海尔家电未来!

说到海尔,可能很多人都会想起海尔兄弟;想起风云人物张瑞敏;想起中国品牌的骄傲,它就是国人心中的世界品牌,大型集团。当谈到海尔家电,让人想到的就是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但很难让人直观的理解它是什么。海尔家电作为海尔集团旗下的家

美食大战老鼠提拉米苏 “京苏”大战,“海尔”内伤?

     价格战伤害了谁?  零售大佬之间的价格战,往往消灭的是同业的中小玩家,伤害的是产业链旁观者,比如厂家,比如经销商。  因为价格战可以消灭不对等的对手,但无法消灭等量的对手。当产业集中度提高后,寡头之间实现了“恐怖平衡”

啤机打开之后能放多久 关梦:海尔“童装热” 之后?

  一则消息在中国服装业掀起波澜:中国品牌价值最高的企业——海尔集团与厦门华融集团联合宣布到明年3月前在全国推出3000多家海尔兄弟儿童用品专卖店。  据介绍,海尔与华融集团将推出全新的海尔兄弟童装、童鞋以及文具、玩具等

声明:《印度本土手机品牌 趁“机”扩张,海尔收购印度本土品牌计划提速》为网友三好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