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世故人情,缺乏监督--企业决策机制方面的谋略败局(1)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第四章

  世故人情,缺乏监督--企业决策机制方面的谋略败局

 第33节:世故人情,缺乏监督--企业决策机制方面的谋略败局(1)
  宋江的周围充满形形色色的自己人,什么"小旋风"柴进、"黑旋风"李逵以及"一长青"扈三娘,如此等等,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纠纷,这些人最大的特点是自私,他们只关心自己的权益,不关心企业的利益,所有的工作能力、个人理想都是为自己的名誉、地位着想。为了地位、名誉,他们可以牺牲企业的利益。这种人对任何企业经营者来讲,都可以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有姻亲或者裙带,他们既无具体的职务,也无明确的职责。但是他们都能接近或影响总经理的决策,使得企业家失去对企业的控制,窒息了企业的生机和活力。这是一种先天不足的企业,从成立的那天开始,就进入"亚健康"的状态。日后,随着企业的发展,"亚健康"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病态。发展下去,就是企业内部机制老化,任人唯亲,论资排辈、家族高层矛盾重重,不求上进,内部员工人心涣散,人浮于事,结果轻而易举地被对手各个击破。总的来说是由于肌体内部产生了病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久疾而终,是为病死。

  梁山好汉决定成立"水泊梁山英雄好汉造纸有限公司"

  《水浒》上"林冲看时,见那八百里梁山水泊,果然是个陷人去出!但见山排巨浪,水接遥天",如此山清水秀,自然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了,但那一年,不知为什么梁山泊的水域忽然被污染了。梁山环保局经过多方勘察了解,发现水泊梁山被污染与好汉们设置的造纸厂有关。污染的原因与梁山泊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梁山好汉宋江不满现实,招兵买马,准备"替天行道",眼看着人员越来越多,经费越来越少,官兵武器越来越精良,宋江本来寻思着种上个几十亩鸦片,加工成"福寿膏"或者日本人的"东瀛大补丸"之类的药物卖给官府,既损害官兵的实力,自己也赚了钱,补充军火。但水泊梁山这地方,水多山少,没有那么大的地方种鸦片,另一方面,贩毒的买卖不好做,黑旋风李逵和花和尚鲁智深这一关就不好过,戴宗这厮也整天苦巴着脸说做这项工作的种种困难。万般无奈,经"智多星"吴用多方考察,发现当时的社会风气就是大家都喜欢舞文弄墨附庸风雅。首先,皇帝老儿宋徽宗就是个不爱江山爱艺术的代表,他治理国家不行,横征暴敛,搜刮奇石,把一个好端端的国家搞得一塌糊涂乱七八糟。但他在艺术上却光芒四射,他的山水画《雪江归棹图》幽静深远接近王维;《瑞鹤图》群鹤翱翔,神态逼肖;《芙蓉锦鸡图》笔意流畅,写意真挚,描写秋天的花鸟,抓住刹那间,把秋天的活力描绘得活灵活现,更为突出的是他首创的"瘦金体",铁画银钩独步千古,轻落重收、筋骨转折,给人以轻逸飘宕,霞卷云舒之感。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就产生了施耐庵在《水浒》第三十九回说的:"如今天下盛行四家字体,是苏东坡,黄鲁直、米元章、蔡京四家字体。--苏、黄、米、蔡,宋朝四绝"。从书法风格上看,苏体丰腴跌宕,天真烂漫;黄体纵横拗崛,昂藏郁拔;米芾则俊迈豪放,沉着痛快。蔡京尽管是坏事做尽的"四人帮"之首,但他的书法艺术确实惊人,他的字沉处如陨,动处如星,具有笔走铁画,钩象铸成的特点,时人推崇备至,争相收藏。在这种社会现实下,爱好书法、附庸风雅成为当时"时代的最强音",加上无聊文人柳永、晏殊极力推崇,无耻妓女李师师的推波助澜,给宋江这类无赖造就了商机,这样一来,"洛阳纸贵"马上成为社会现实。经过市场分析,觉得造纸行业是具有相当市场潜力的市场,于是梁山好汉决定建立一家高级造纸厂,公司的名字叫"水泊梁山英雄好汉造纸有限公司",品牌名称是"洛阳纸",不生产卫生纸、餐巾纸之类的生活用纸,专业生产高档宫廷专用宣纸。产品的市场销路已经计划好,市场公关部经理就是多才多艺的浪子燕青,燕青和无耻妓女李师师相当稔熟,李师师乃当代名妓,和宋徽宗不清不白的暧昧关系举世皆知,当时宋徽宗被李师师折腾得七荤八素,不知所以,也不管这种纸张是哪个厂家制造的,稀里糊涂就答应了。你想,皇帝老儿发话了,还有做不成的生意?所以,水泊梁山生产的纸张在李师师的帮助下,顺利地打进了北宋政府的宫廷市场,自此水泊梁山真是"财源茂盛达三江,生意兴隆通宫廷"。至于李师师拿了多少回扣,得了多少奖金,那不是你我这类人应该问的。这种策略和布什总统一边紧锣密鼓、真枪实弹地推翻萨达姆政权,一边让伊拉克继续为美国供应石油换取外汇是一个道理,我寻思,没准儿美国布什总统的策略是跟梁山好汉学的。

  蔡京等"四人帮"密谋从根本上铲除梁山贼寇的老巢

  施耐庵在《水浒传》第120回举报:徽宗天子本来"至圣至明",不期被蔡京、童贯、高俅、杨戬等"四人帮"蒙蔽圣聪,导致北宋政府出现"奸臣当道,谗佞专权,屈害忠良"的政治现实,这也是众多梁山好汉被逼上梁山、啸聚山林的主要原因。施耐庵给"四人帮"定的罪名是"坏国、坏家、坏民。"这和我小时候愤怒声讨祸国殃民的"四人帮"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一样的。历史有时候真的挺有意思,施耐庵老儿生在元末、长在明初,相差几百年,竟然不敢秉笔直书,追究宋徽宗的错误,却把历史罪名全部推到蔡京、童贯、高俅、杨戬等"四人帮"身上。这才有了"四人帮"反攻倒算,密谋从根本上铲除梁山贼寇老巢的故事,这种计策要从杨戬"二桃杀三士"的阴谋谈起。二桃杀三士源于《晏子春秋·谏下二》,说的是齐国三位"以勇力搏虎闻"的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对矮子相国晏子无礼,被矮子用两个象征荣誉的桃子引得内讧,最终自相残杀,一命呜呼的故事,不说普通的小喽啰,仅梁山好汉就有108名,两个桃子肯定是不够用的,杨戬就密谋企图通过十名公务员的选举引起内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3892.html

更多阅读

第63节:意得志满,急躁冒进--企业战略定位方面的谋略败局(9)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多尔衮:我插一句。李自成进入北京的时候,山海关还有吴三桂的百万大军,我们根本没有进军北京城的计划,所以,你的第二条分析,我不能同意。  王熙凤:侯先生的意思是李自成进入北京很茫然,根本

第61节:意得志满,急躁冒进--企业战略定位方面的谋略败局(7)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刘宗敏的观点:这天下是打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当战略研究小组成员把集团公司的战略方案送给刘宗敏的时候,刘铁匠粗略地浏览了一遍,嘴角浮现出轻蔑的冷笑,他妈的,一帮穷文人能干成啥?这天

第60节:意得志满,急躁冒进--企业战略定位方面的谋略败局(6)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顾炎武,男,江苏昆山人,别号亭林,字宁人,意思是息事宁人的意思。但他本人绝对不是"省油的灯",非但不宁人,反而处处惹事。他老人家最著名的名言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还写过一本叫《日知录

第59节:意得志满,急躁冒进--企业战略定位方面的谋略败局(5)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想到这里,牛金星激动得浑身颤抖,啧啧啧,他觉得自己得500两黄金的可能性很大。从闯王近来的行为趋势分析,他考虑的问题应该是登基大典,而刘宗敏等飞扬跋扈的陕西将军系给闯王的最大启示是,大

第58节:意得志满,急躁冒进--企业战略定位方面的谋略败局(4)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再说远在山海关的吴三桂,听说李自成进了北京,正在北京城如火如荼地搞革命,"打土豪,分田地"那是自然的,谁都会这样做的,吴三桂并不觉得奇怪;后来听说李自成把他们全家保护起来了,吴三桂也没怎

声明:《第33节:世故人情,缺乏监督--企业决策机制方面的谋略败局(1)》为网友纹画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