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问题 第41节:Affectionate angle--从乐观的角度看问题(1)



系列专题:《人生规划书:30岁前一定要做的21件事》

  Affectionate angle--从乐观的角度看问题

  乐观能改变世界

  某鞋厂为了拓展市场,准备向非洲进军。厂长为了得到更准确的信息,派了两个职员到非洲去。一个月后,这两个人结束了考察并各自向厂长提交了报告,但这两个人的报告结论完全相反。第一个人说:"习惯光脚走路的当地人不适应穿鞋,就算给他们一双好鞋,他们也会扔掉。"他主张不要进军非洲。而第二个人则认为:"虽然当地人习惯光脚走路,但只要让他们认识到穿鞋的好处并做好营销宣传,那么相信鞋子并不普及的非洲是极具潜力的大市场。"他主张抢先登陆非洲市场。

 换个角度看问题 第41节:Affectionate angle--从乐观的角度看问题(1)
  我们看待同一件事情的观点会有所差异,就是这种差异决定了哪些人会成功,而哪些人要失败。著名的雕刻家米开朗基罗用有裂痕的石头雕刻出《大卫》雕像就是最好的例子。

  1501年,意大利雕刻家多纳泰罗购买了一块巨大的大理石,但是大理石有多处裂缝,多纳泰罗认为这块大理石很难被当成雕刻的材料,于是决定将其出售。当米开朗基罗听说多纳泰罗要出售那块大理石时,他爽快地买了下来,并用它雕刻出不朽的名作《大卫》,米开朗基罗也凭着此作品成为声名远扬的雕刻家。在多纳泰罗眼里,那块大理石到处是裂痕,不宜作为雕刻的原料。但是,在米开朗基罗眼里,那块大理石虽然有多处裂痕,但整体而言还是很有利用价值的。

  凡事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有些人看到了积极的一面,而另一些人则看到了消极的一面。对于积极的人来说,眼前的困难是暂时的,他们有信心克服一切困难。但对那些消极的人来说,眼前的困难就像是无法逾越的鸿沟,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会选择退缩,并为此找一大堆理由。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困难本身,而是我们看待困难的态度。

  我们的态度决定事情发展的结果。如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你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我们知道,在计算机里输入"垃圾",屏幕出现的字也就是"垃圾",这叫"GIGO(Garbage In, Garbage Out)"。人的大脑也跟计算机一样,只要在心灵的土壤里种下肯定的种子,那么得出的也将是肯定的结果,这叫"SISO(Success In, Success Out)"。

  乐观的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怀有强烈的成功欲望,而且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达成目标上。根据调查发现,乐观向上的人比悲观消极的人平均多活7年零半个月。同时,经过科学证明,孕妇的乐观心态有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乐观的孕妇比悲观的孕妇生出健康婴儿的机率更高。

  我们往往认为成功人士的价值观比一般人的价值观更为深奥和复杂。其实不然,与他们接触后你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拥有乐观的心态。心理学家认为,消极是恐惧和无知的结合物。消极的人永远不会影响世界,只有乐观积极的人才能改变世界,并获得永远的成功。

  环境其实会因你的心态而改变。对于乐观主义者来说,环境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而非不可改变的。只有相信自己能成功的人,才会获得成功;只有相信自己能成为冠军的人,才会夺得冠军。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人都有脆弱和绝望的时候,关键在于你的心态,悲观的人容易陷入绝望,而乐观的人则往往看见希望。

  养成正面思考的习惯

  积极向上的心态会指引我们走向成功。但是,想要养成积极向上的性格并非易事,有些人是天生就消极,而有些人则是在经过多次失败和挫折之后,从此陷入消极的深渊。

  曾担任过美国心理协会主席的马汀·塞利格曼博士说过:"不论何时,悲观主义总可以转变为乐观主义。"只要养成站在积极的角度来分析自己处境的习惯,就可以从悲观主义中解脱。悲观主义者遇到问题,总是习惯从消极的角度去看待,想出来的当然也只能是消极的方法。只要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谁都可以成为乐观主义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4271.html

更多阅读

第36节:让客户从你的服务中获得快乐(1)

系列专题:《金牌销售员常用七大说话秘诀:会说话拿订单》  6 让客户从你的服务中获得快乐  在一个小镇上,有两个卖豆腐的人:王二和张三。两个人年龄差不多,叫卖的腔调也差不多,都是尾部带着悠长的余韵。然而,这两人的生意却差太多了,王

第9节:高绩效团队成员的8种表现(1)

系列专题:《如何提升团队活力:打造高绩效团队》  第四节高绩效团队成员的8种表现  高绩效团队具备一些典型特征,同样,高绩效团队中的成员们也具备多种典型的表现。当我们评价一支团队时,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团队之中的成员。如果他们具

第11节:欣赏,从交流的良性循环开始

系列专题:《开创生活新境界:欣赏的神奇力量》  欣赏,从交流的良性循环开始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曾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局面:我们就某些利益发生争论时,彼此都觉得自己委屈,都在不断地向对方解释、澄清、证明,然而却是越谈越被动,

第41节:做最聪明的消费者:消费与经济学(7)

系列专题:《换个角度学经济:趣味经济学100问》   任何经济理论都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的。凯恩斯针对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他认为,只有增加有效需求,即居民增加消费,减少储蓄,可以使得国民经济恢

第44节:谬误9生理上的缺憾,让我自惭形秽(2)

系列专题:《二十几岁必须看透的50个人生谬误》  换个角度看自己  山因风雨而朗润,水因霜雪而澄澈,人的一生中,总免不了磕磕碰碰,遇到不快而生气,遇到天灾人祸而痛不欲生,因此,换个角度看自己,是一种解脱,一种高层次的淡泊宁静,从而获得自

声明:《换个角度看问题 第41节:Affectionate angle--从乐观的角度看问题(1)》为网友清风吹离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