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龙空调 海信重组科龙解决一家人同业竞争难题



  ST科龙第三次向外抛出重组草案。

  长久等待后,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交易所代码:000921,香港交易所代码:00921,下称ST科龙)如期公布了与大股东白色家电重组草案。ST科龙以定向增发方式收购第一大股东青岛海信空调有限公司(下称海信空调)白电资产,作价为12.5亿元。

  该方案新添了转让海信日立49%的股权和海信模组78.7%的股权。海信科龙副总裁张明称,如果监管层顺利批准,公司将在年底内完成各项审批手续。

  收购后,海信集团将通过科龙完成对整个白电业务的整合,坐稳国内白电第四位置,并实现白电业务整体上市。

  重组的救命草

  “我们也急,(重组)越早做越好,”5月12日,海信科龙副总裁张明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ST科龙对与大股东海信空调重组需求迫切。

  在海信集团入主ST科龙三年内,虽然摆脱危机,但ST科龙业绩起色不大。2008年,ST科龙亏损2.27亿元。

  一深圳分析师把原因归结到海信和科龙两家公司业务和品牌整合不利。

  海信入主科龙后,海信集团旗下就有了海信、科龙、容声三个品牌。海信原有的白电业务与ST科龙业务重合。海信、科龙、容声三个品牌都有空调、冰箱产品。此外,各自都有生产线和营销团队。虽然,海信入主后,将海信和科龙白电营销总部归总办公,但由于分属不同分公司,并未深层整合。

  海信集团尝试解决以重组白电方式解决同业竞争。具体思路是,海信集团所有白电注入科龙,让科龙成为海信集团白电平台。此后,海信集团和ST科龙都明确白电重组。 2007年3月,ST科龙大股东海信空调承诺:在ST科龙股改对价安排执行完毕后,将海信集团旗下白电业务相关资产通过认购ST科龙定向发行的股份方式,注入ST科龙。

  此后,海信重组草案两次受阻。

  从2005年海信入主到2008年,ST科龙错过了国内白电业发展最好时机。在行业增长率连续两年超过两位数增长的大好环境里,格力(000651)、美的(000527)巩固了其白电巨头地位,市场占有率一度增加。而原本霸气的科龙市场却屡遭抢夺。

  在此期间,ST科龙高管震荡,三年内有四位总裁上任。2008年底,海信科龙总裁第三任王士磊辞职,公司主管空调副总裁苏玉涛被解聘。分析认为其离职与2008年业绩不佳和重组无期有关。

  “2009年公司重点做好营销,”海信科龙副总裁张明坦言。而让ST科龙跑得更快,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将白电业务注入,梳理清旗下不同品牌业务。

  预计年内过“会”

  4月初,海信集团总裁于淑珉赶往海信科龙顺德总部督促科龙重组方案的再次落地。

  5月11日,ST科龙重组第三次草案公布。对于重组时间的选择,海信科龙副总裁张明坦言,2008年暂停重组后,市场大环境不确定,很难对重组资产进行价格判断。而2009年虽然大环境仍不景气,但各方都已对未来市场有个预期,公司就加紧了重组。

  相比上次重组预案,大股东海信空调以及集团态度更积极。根据新的方案,海信空调拟注入ST科龙部分白电资产。

  新增的海信日立、海信模具都是盈利能力较强的业务。

  这一新的资产重组预案需要获得国资委、商务部、证监会、香港证监会以及公司股东大会的同意,才可实施。“(审批程序)时间比较长,”海信科龙副总裁张明表示,H股要通过香港证券会审核后,才能通过股东大会通过,其间正常速度是4个月。

  一分析人士认为,此前证监会不通过主要是收购价格过高,此次科龙降价收购通过审核可能性将更大。

  奠基海信白电上市

  新重组预案如能顺利审核通过,海信集团将解决同业竞争的难题,并整合海信、科龙、容声三个品牌优势。此外,海信加强ST科龙控股权。

  2009年1月,海信科龙港交所复牌,但公司作为第一大股东,海信的地位并不稳固。海信空调目前拥有ST科龙25.22%的股权。2008年下半年海信空调在市场购进股票,以加强对ST海信的把控权,海信空调增持ST科龙1580万股票。

  此次海信白电完成重组后,海信空调持有的ST科龙股权比例将提高到45.35%,地位得到巩固。

  而海信原有白电业务都在非上市公司,一旦重组预案通过,海信白电整体上市梦想将实现。

  重组后,ST科龙将成为年销售收入超过140亿元上市公司,坐稳国内白电大鳄第4把交椅。目前ST科龙所面临的问题是在已经预料下跌的市场寻求白电业务的突围。

  资料链接

 科龙空调 海信重组科龙解决一家人同业竞争难题
  海信重组科龙曲折过程

  2007年11月ST科龙公布的最初重组方案,拟通过定向增发发行不超过3.65亿股A股,将其控股股东海信空调旗下全部白色家电资产注入ST科龙,作价25.41亿元。但2008年3月,因“估价过高”而被中国证监会否决。

  2008年5月28日,ST科龙公布了16亿元重组方案,定向发行数量及价格也均双双下调。由于全球金融危机蔓延,以及A股资本市场大幅下挫,ST科龙2008年7月暂停了第二次资产重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4679.html

更多阅读

案例分析之:海信科龙

科龙事件始末: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1、公司基本情况简介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白电产品制造企业之一,创立于1984年。2006年底,海信成功收购科龙电器后,由此诞生了中国白色家电的新航母——海信科龙。2010年12

000921海信科龙 海信科龙准MBO式激励术

     自2006年海信空调有限公司以6.8亿元完成收购格林柯尔持有的科龙股份至2010年海信集团将白电资产注入,海信集团陆续将大批元老人物派驻海信科龙(000921)。海信科龙的董事长汤业国、董事肖建林、副总裁贾少谦、任立人等高管在海

000921海信科龙 海信周厚健能否最终拯救科龙

1月9日,科龙电器同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刊登公告,声明青岛海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并没有说过“相信科龙去年(2006年)不会再出现亏损”这样的话。   去年10月26日科龙发

海信科龙黄新华:做销售一定要有争第一野心

  黄新华,海信科龙广州分公司总经理。梅州人,199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专业,进入科龙电器至今,2006年始全面掌管海信科龙广州分部(包括广州、韶关、清远)地区的所有白电销售事务。  一直以来,相比起空调、彩电行业,同样作为大家电

声明:《科龙空调 海信重组科龙解决一家人同业竞争难题》为网友帝王灬专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