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草案二审稿 第3节:第一章 总则(3)



系列专题:《为中国企业解疑释惑:中国企业内务条令》

  企业是创造财富、创造价值的组织,是工作的场所。

  企业属于投资者(股东)。

  组织内部所有相关人员都是员工,都应该服务于客户价值的创造。

  一个健康的企业,应该能给投资者以回报,给员工以薪酬、福利,给客户以产品服务和价值,给社会以财富和公益。

  高效有序的企业内部运转,是企业的竞争优势之一。

  正确有效的工作,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必备素质和基本要求。

  思考:

  在企业内部,为什么要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民法总则草案二审稿 第3节:第一章 总则(3)
  2, 为什么企业是员工工作的场所、生活的饭碗,但员工却不是企业的主人?

  3,你心目中“有人爱、有希望、有事干”的企业应该是什么样的?

  企业

  组织是人类文明进步历程中贡献最大的一种人类存在方式。甚至可以这样认为:人类文明进步就是从组织的出现而开始的。

  当人类还处于蒙蛮时期,就知道依靠集体的力量战胜那些比我们强大很多倍的其他生物种群,并使它们成为人类的食物。在这个集体行为下,人类逐渐发现,听从一个人的指挥比乱哄哄地更好,于是就在这个自发性的组织中公推一位当首领,其他人听他指挥,这样就形成了最原始的组织架构。以后,借着人类自身不断的进化和完善,组织也在不断的科学化、合理化,群体的效能也不断提高。

  因此,可以这样说:人类无论从一开始为了生存果腹的狩猎活动,还是到现在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而进行的经济行为,都离不开组织。当我们有所期望,但又无力实现这一期望时,就需要和他人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创造群体合力,依靠组织的力量来实现我们的愿望。

  组织的最大功用,在于完成、实现单个人、单个家族所不能完成的业绩和任务。

  组织追求的是共同利益,而不是单个人的利益。组织里的人集合在一起更多的不是为了展示个性,而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其中既有个人的发展也有组织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组织共同利益的达成,需要牺牲个体的某些利益。

  所以,没有牺牲就没有组织。

  企业一当成立,就是个组织。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世界上没有一家企业的创立不是为了赢利这个目的。

  企业组织内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服从、维护这个组织。任何侵占、侵犯组织资源和利益的人(包括股东)和行为都是违法的和不道德的。在这一原则上,无论是大股东还是小股东都没有特权。

  企业依法成立。如同国家的武装力量属于国家一样,企业的所有权应该属于投资者。简单地说,企业属于投资者(股东)所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5488.html

更多阅读

方舟生存进化真实目的 第6节:第一章 企业的生存目的(4)

系列专题:《成功商业模式设计指南:商道逻辑》  (二)、价值主张:是企业商业模式内涵与客户价值创造的简明概括与清晰表达,它通常可提炼为一个主题句。如沃尔玛的“天天平价”,西南航空的“飞机的速度,驾车旅行的价格”等。  (三)、性价比:

老子时代 第6节:第一章 老子和他的时代(6)

系列专题:《一语见真谛点破人生:听听老子怎么说》  总之,老子所向往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是原始社会在他头脑中的再次重现,反映了当时人民迫切希望停止战乱,休养生息的愿望。  第四节 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章

李鸿章发迹史 第6节:第一章 高盛发迹史(3)

系列专题:《金融资本的内幕:揭秘高盛》  第四节 繁荣与挫折  一、1990~1993年的繁荣  高盛以非常强劲的发展势头进入90年代。1991年,高盛的税前利润为11.5亿美元,而1993年,公司的税前利润更达到27亿美元。  这让英国《卫报》在

声明:《民法总则草案二审稿 第3节:第一章 总则(3)》为网友将计就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