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步步成功



系列专题:《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步步成功·

  诸佛灭度后,若人善软心;如是诸众生,皆已成佛道。

  ——《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从字面看来,诸佛灭度后,具有善软心的人,皆已成佛道,这是什么缘故呢?

 第29节:步步成功
  当佛住世时,亲自听到佛说法的人将来一定可以成佛,这是《法华经》所做的肯定;但是佛的肉身也会死亡,称为灭度,怎么办?所谓“灭度”是佛住世度众生的时间已圆满结束,佛的精神、佛的心,便进入了涅槃,进入了不生不灭的不动境界。释迦牟尼佛在将要进入灭度之前,预先告诉后来的众生,不要担忧,不要失望,不要没信心。佛涅槃之后,他的色身虽已不在世间,只要他的遗教留于世间,即是法身仍在世间;只要用佛法如法修行,等于亲自见佛住世。这是安慰并鼓励佛灭度之后的众生还是要依照佛法修行。这是说,人类需要的是圣人的思想学问,圣人是否常住世间,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圣人之学尚在世间,等于亲炙圣人的教诲,那才是最实际的。

  “善软心”的“善”字,是慈悲,也是智慧的意思。以无我的智慧和平等的慈悲关怀众生,便是菩萨的善心。“软”是柔软柔顺,是菩萨以随顺众生之根性,需大则大,需小则小,恰如其分地给予不同的教化。柔能克刚,众生多是刚强难化的,有傲慢心、恨心、嫉妒心、怀疑心等,佛以善软的智慧和慈悲来适应众生、调伏众生,摄受、感化他们。

  众生学佛能使自己的心善,使自己的心软,这便是成就佛道的方法,将来一定能成佛。“皆已成佛道”不是成佛之路已全部完成的意思,而是多少完成了一部分。走出第一步叫成佛,走完最后一步也叫成佛。成佛不是一步即成或一下即成,而是每一步都是成佛的功德。如果我有这个信心,念念都能成就佛道,随时随地皆能成就佛道,只要有与佛的悲智相应的行为,就是做了成就佛道的功德!

  这四句话是鼓励我们要有信心,也可以用于一般人。很多人希望成功,害怕失败,其实一生中,只有成功没有失败的人根本不曾有过,多数人是失败的时间多,成功的机会少。但若记取教训,不断重新出发,每次的失败也就是成功的过程。经验本身就是成功的条件,人格成长、品格提升,岂不是成功?不一定要财富增长、名位攀升才是成功。做事做不成,做人也成啊!因此,也可以说,一旦有心于成功,就已跨出了成功之道的第一步,然后是步步成功、时时成功了。

  本书精华已连载完毕,谢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7173.html

更多阅读

商业模式的定义和本质 第29节:第二章 商业模式定义及内涵(17)

系列专题:《成功商业模式设计指南:商道逻辑》  图1-2-12 价值创造图  事实上,商业模式就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或实现客户价值,而采取整体解决方案和一切方式方案的整合,也就是实现客户价值的逻辑。那么把它再展开,你会发现企业如何获得

第29节:把你的想法灌输到你的潜意识中(7)

系列专题:《成功的秘密:墨菲心想事成法则》  ◆ 晚秋时节,夕阳绚烂无比。正在砍生壁炉要用到的木柴,微微出了点汗。爱妻正在用自家种的玉米和邻居送来的蔬菜大显身手,准备做出一顿丰盛的晚餐。  正因为睡前有了如此具体的想法,所以

第29节:看破上司的心思(1)

系列专题:《职场生存学: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  第六章  看破上司的心思  职场潜规则第六条:上司夸你越多,你拿的好处就越少。  在职场中,很多人会纠结于一点,就是上司不夸奖自己。  不知道从何时起,表扬似乎成了一种人人盼望

第29节:距离法则(2)

系列专题:《成功改造和影响他人:影响他人的心理学》  虽然人们一直提倡“距离产生美”,但这里的距离产生美,指在一定情形下,是与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相照应的。时间能够冲淡一切,空间能够腐蚀一切,这时所谓的美还会存在吗?例如,在远处你看

第29节:设想10年之后的情景,按部就班地学习(2)

系列专题:《成功的砝码:二十几岁痴迷于学习吧》  尤其是二十几岁的你,所到之处,前面都充满了可能。因此,"1年后的自己"、"3年后的自己"、"5年、10年后的自己"……如此这般,具体设想一下自己的将来,就变得至关重要起来。  例如,我那位想

声明:《第29节:步步成功》为网友紫海棠开暖冬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