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力量 “呆”的力量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

  通常,如果我们说某个人“呆若木鸡”,多半是说那人有点傻。如果说某人遇到事情时“呆若木鸡”,多半是说那人被惊着了。若是问起“呆若木鸡”的出处,很多对历史典故陌生的人可能就说不清楚了。

  “呆若木鸡”这一典故出自《庄子·外篇·达生》:纪  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  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故事讲的是爱好斗鸡的齐宣王命一个叫纪子的人专门为他训练斗鸡。过了十天,齐王问是否训练好了,纪  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其实没有什么底气。又过了十天,齐王再次询问,纪  子说还不行,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紧张起来,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又过了10天,齐王忍耐不住,再次去问,但还是不行,因为纪  子认为这只鸡还有些目光炯炯,气势未消。这样又过10天,纪  子终于说差不多了,它已经有些呆头呆脑、不动声色,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说明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齐王就把这只鸡放进斗鸡场。别的鸡一看到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掉头就逃。

  由此看来,“呆若木鸡”中说的那只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实际上却有很强的战斗力,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不必出击,就能令其他的斗鸡望风而逃。可见,斗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

  庄子这则寓言,既很有趣,也很富于哲理,这让人不由得联想起古人所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倡导或追求的是那种聪明绝顶、智巧过人、勇敢无畏的人生状态。但人生经验比较丰富的人都明白,在面对非常境况时,那些平时表现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的人,往往能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沉着应变的能力。

  道家思想,是我国丰富的传统优秀文化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思想。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庄子,通过这则寓言向我们阐明了“现象的表现形式与本质的存在形态在特定的高度上恰恰是相反的”,而这也正是道家思想所特有的辩证思维,也是道家智慧不同于一般生活认识的典型表现。

  张狂者,看起来气势汹汹,实则内心发虚。在那种张狂的表现中,也常常暴露了自己,泄尽了自己的内力。有时候那种“呆”或者“发傻”,宛如木头做的鸡一样,没有表现出骄横霸气或者盛气凌人,恰恰是将自己的精神最大限度地收敛,从而保全了自己的真气和内力,其内在的气势恰恰是令对手不寒而栗的。同时这种冷静,也为“待时而动”提供了条件。

  中华禅宗智慧将“禅定”视为人生至高智慧,在禅宗宝典《六祖坛经》中说:“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意思是说,当人在认识事物时能够破除现象带给人的幻觉而深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中去的时候,人就接近了智慧。而人一旦明白了事物的真相,就不会被现象牵着走,内心就会平静和淡定。这就是禅定的境界。

 公司的力量 “呆”的力量
  从古至今那种自作聪明的张狂者,都遭到了人们的唾弃。那些被现象牵着走的人,也失去了智慧和内心的平静。如今,很多人为外部名利所迷惑,成为了名利的奴隶。为道听途说所惑,愚昧地陷入不必要的苦恼之中。

  企业的经营管理,很多人以为就是为了挣钱,却忘记再进一步发问“挣钱又是为了什么?挣钱的前提又是什么?”现实管理中那种流行的“目标工具思维”泛滥成灾,而“目的价值思维”却被很多人忽视了。我们能从“呆若木鸡”中得到些启示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754.html

更多阅读

怎样分析上市公司的年报 2015上市公司年报分析

一年一度的年报公告季节又到了,作为一个普通的投资者,如何快速读懂年报,全面了解和评价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营运情况,并在长长的年报数据中寻找投资机会,为自己的证券投资提供全面、客观、有效的决策信息,掌握正确研读年报的

美国企业家宣言,源自《公司的力量》 美国企业家

最近在看央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非常喜欢。本片在讲述公司成长历史的同时,也在不断向观众宣传了企业家精神。这不再是普通的纪录片,在全民重商主义的发背景下,本片不是劝你更加热爱金钱,而是从更深刻的角度来认识这个曾经而且现在也在

电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精彩解说词节选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

【题记】:前天晚上,儿子无意中发现了cctv-2正在重播的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精美的制作,震撼的解说词,堪称一部用影视手段来表现什么是“公司”的唯美教科书!一个“脑白金”泛滥的民族是不会有真正能强国的企业。公司强,则国家强!也

声明:《公司的力量 “呆”的力量》为网友小柔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