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要知足但不满足



系列专题:《生活就是一种态度:让你的心灵温馨过冬》

  有些人患了“激情缺乏综合征”,他们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精神委靡、意志消沉、随波逐流、得过且过,遇困难就绕、遇矛盾就避,办事拖拉,效率低下。而那些充满激情的人会产生强大的力量,浑身充满干劲,并把这份热爱融入工作和生活,让自己的一生过得丰富充实。激情能点燃灵感、催生创新、成就理想、铸就伟业!

  要知足但不满足

  古人说:“天下富贵者有三:贵莫大于无罪,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知足可以自我慰藉、平衡心态,可以减轻压力、放松心情,可以调整思绪、从头再来。知足的人会过得很幸福,但另一方面,很多人会认为知足是一种消极的处世态度,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知足的同时,我们还要学会不满足。

  鲁迅先生说过:“不满是向上的车轮。”不满作为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心态,外化出来就是人的精神状态,渗透进日常的工作中就是有作为、有政绩,不停止前进的脚步。知足,是带着一颗平常心,怀着一种感恩心去面对现在所拥有的生活,有心理上的劝慰和掌握平衡的意思,属较为理智的状态。有了这样的心态,才会理性地看待问题,才不会被贪婪冲破头脑。知足是有所不为,满足是不去作为。满足有精神上放松自我陶醉的意思,属消极懈怠状态。若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辜负人们的希望和重托,就要不满足。不满足,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做人一定不能满足于现状,一旦满足,会让我们失去努力的动力。只有在知足又不满足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在向上的生活中感受幸福。

  从前有一个磨坊主,他在河边修建了一座房子,和他的妻子孩子一起住在那里。村子里的人都说他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磨坊主并没有许多钱,而且每天都得从早忙到晚,任何时候你都能看见他在磨坊里劳作。但他是那样的乐观,村子里的人每天都能听见他像云雀一样欢快的歌声。大家不明白为什么他能天天都如此快乐,但只要一听见他的歌声就又都被感染得很快乐,所以大家觉得他是个神奇的人。

  这件事传到国王的耳朵里,整日为国事操劳,郁郁寡欢的国王听说他是个神奇的人,于是就让人把他叫到宫殿里。当国王看见磨坊主一脸的笑容时,就对他说:“你为什么这么快乐?难道你认为那个满是灰尘的磨坊里很舒适吗?天天从早忙到晚,如此辛苦你不觉得累吗?那你为什么还如此高兴快活呢?虽然我身为国王,但并不能得到像你那么多的开心,我很羡慕你,你能告诉我快乐的秘诀吗?”

  磨坊主听后回答说:“国王,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不开心,我也没有什么快乐的秘诀,但是我能简单地告诉你,我为什么这么快乐。我自食其力,虽然挣的钱不多,但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我有爱我的妻子和孩子,还有一大堆朋友,他们都会在我有困难的时候帮助我;虽然我没有像国王您那样多的钱,但我不欠任何人的钱,这就让我知足了。我已经拥有了这么多东西,我为什么不应当快乐呢?”

  懂得知足,是一个人快乐的源泉。当你把自己的心态放平,既不为比别人少而愁苦,也不为比别人多而自满,你就能活得超然洒脱。老子说过:“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比较切合自己实际的自我期望值,当你达到了,你就必须学会知足,如果你认为这还不是你最终能力的展现,那你就可以不满足于当前的成绩,继续拼搏。

 第23节:要知足但不满足
  2003年,罗微在德国的世界锦标赛上摘取了女子跆拳道72公斤级的金牌。在战胜对手的一瞬间,罗微咧着嘴笑了,但是在颁奖仪式上,她又表现得很平静。她不满足于这一小步,她知道自己还有能力取得更大的成绩。果然,2004年,罗微取得了雅典奥运会的跆拳道冠军。

  在之后的亚运会女子72公斤级比赛中,罗微力克约旦选手库特库特夺得金牌。金牌又一次挂上脖颈,罗微平静地说:“世界杯和亚锦赛的金牌我还没有拿到呢,所以我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大满贯。”

  从雅典奥运会一路走来,罗微感慨很多,她说:“2004年是我运动的一个高峰期。我从开始练习跆拳道到今天只有不到8年的时间,我相信自己还有上升的空间。”

  只有永不满足的人,才会取得更多的辉煌。但要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你不可能什么都比别人强。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在某些方面不能认输,但也要允许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要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理,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自己竭尽全力了,就不要因为没有达到既定目标而过多地自责。而当你坚信自己还有上升空间的时候,就一定不能止步于当前,要像罗微一样,不满足,把自己当成自己的对手。

  在物质享受、财富利益、荣誉功利等方面,我们要懂得知足,如果任凭贪欲过度膨胀,有了还想要更多,总有一天会被贪婪的气球炸破心智。但在个人能力、潜质的挖掘提高上,必须不满足,只有为了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去孜孜不倦地追求,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8174.html

更多阅读

第23节:通货膨胀--当钱不值钱了该怎么办

系列专题:《日常生活中的迷局:经济学的诡计》  通货膨胀--当钱不值钱了该怎么办  一般来讲,物价全面地、持续地上涨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钱毛了"。通货膨胀是如何发生的?在通货膨胀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理财才能

相差13岁 第13节:第一单元 到位不到位 相差一百倍(13)

系列专题:《消灭你的“浮躁病”:工作重在到位》  因此,做任何工作,都要有这样一种意识:我这么想不等于领导也这么想,我这么认为不等于别人也这么认为。只有在经过核实之后,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和判断。  第二,拿不准的事一定要找有关方

第23节:要做真正的聪明人(1)

系列专题:《职场生存学: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  第五章  要做真正的聪明人  职场潜规则第五条:做事要藏拙,做人要露怯。  在职场中,笨和聪明,往往不是表面看到的那样。  那些公认的聪明人,在职场中的命运往往不会

第23节:怎么开店才能赚钱(2)

系列专题:《史上最好看会计入门:牛角包一样的会计》  “哦,妈您这么解释就合理多了,现在我明白我爸为什么不回来了,您活活把一位老同志吃伤了。您要是再这么给他吃面包,我估计我爸得离家出走。”  第二节: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与VCD的关

第23节:好心态助你“不可替代”(7)

系列专题:《基业长青企业员工秘笈:做不可替代的员工》  第五节 一起开创大场面  英国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我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功,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美国的罗勃?凯利教授试图解析与“职场红人”有关的课题,他从事

声明:《第23节:要知足但不满足》为网友早已動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