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第一人 中国造反营销第一人陈胜起事2222年祭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千古奇言

  很巧,今年是陈胜、吴广起义2222周年。遥想当年河南人登封一帮民夫共计900人被押解渔阳(今北京密云)充军边防,由于屡降大雨,路途泥泞,耽搁了行程,眼看不能按期达到,按照当时严苛的《大秦律》,未能按时达到边防的民夫皆当斩首。为了生存,陈胜、吴广率众于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蕲县镇内)起义,并于陈县(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建立张楚政权(为何叫张楚,有各种说话,本人倾向于大楚,“张”古通“大”,因陈胜、吴广的出生地为秦统一六国前之楚国国土,建立政权以复出国之意,故曰“张楚”,实为“大楚”之意),后起义军被秦朝大将章邯所灭。这些有兴趣可以去看相关历史。

  在这次起义中,陈胜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千古名言,这句话因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史记》的记载而被后人铭记。个人以为,这句话对于中国人来说,其伟大意义不下于任何一本巨著。2100年后,中国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造反营销大师毛主席,喊出了“造反有理”这样的千古奇言,与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遥相呼应而继承发展。大道至简,这样简单的话语蕴藏了丰厚的天道至理。

  中国有史以来,除传闻中的尧舜禹禅让外,权力公器成了家传世袭罔替的玩具,即使有权力更迭也只是在王公、贵族、世家等权力中枢的人群中变换,用句操蛋的话来说,无非是变换了体位,该怎么玩还是怎么玩,主角永远不变。陈胜喊出的这句“王侯将相宁有种”让普通人成为主角的愿望以响彻云霄的声音震动寰宇,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在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军被灭后,在整个秦版图内兴起了广泛的起义力量,这中间固然有项羽为代表的世家力量,但最后正是由刘邦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力量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从此,普通人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主角成为了一种理念深埋在中国人心里。可以说中国人的造反精神从陈胜吴广起被正式激发,这种精神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迸发出耀眼的光芒,滋润(或者说勾挠)着每个炎黄子孙的心灵。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道至简

  在大泽乡起义前的200年前,正处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群雄逐鹿,战火纷争,老百姓生存在水深火热之中。春秋战国也是各种学说兴起,各种学派崛起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等各种学说纷纷出世。随着这些学说的兴起,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也涌现了一批影响巨大的人物:老子、孔子、墨子、荀子、庄子、孟子、韩非子、鬼谷子,正是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主导了中国2000多年的发展。他们在后世不仅儒家因为皇家的追捧成为中国人主要的思想系统源泉,而其他各家也各自有自己的信徒,并同样参杂在中国人思想体系里,形成现在的中国人的思想脉络。

  在诸子百家里,墨家不算是引人夺目的一家,既不像儒家为封建政权所追捧为思想正宗,也不像道家为精英阶层修养所用,也不如法家为各代名臣纳用,甚至不如被视为不入流的纵横家为文人阶层所重视。但墨家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兼爱”“非攻”的平等、和平理念,认为各国人民都应该是平等的、社会各阶层都应该是平等的。这种平等的精神,在那个贵族世家纵横的战国显得异常突兀,也正是这种思想直接影响了200多年后的陈胜吴广起义,让陈胜发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千古奇言。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第一提出了人人平等的概念,认为无论何人均应该有成为王侯将相的机会,机会均等,是一种平等概念,也是一种民主概念;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第二提出了每个人的功业都应该是自己打拼出来的,没有打拼就没有功业,在因果上给予人类成功前进新的定义,强调了奋斗打拼的意义。

  相比墨子更早200多年的佛家乔达摩提出的“众生平等”,墨家的“兼爱”“非攻”更具有入世的意味,而陈胜喊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具有入世落地的功用,从“世间众生平等”到社会性的“兼爱”“非攻”,再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一脉相承的,是从出世的宗教到社会的哲学,再到落地的行动指导思想的一种道的体系。而对于世人来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的口号似乎更具有大道至简的煽动力,更易为世人所了解接受并践行。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星星之火

  从陈胜吴广起义起,翻遍中国2200年的历史,每每到一个朝代政治腐败而导致民不聊生之际,总有那么一批人举起义旗起义造反。

  西汉末年,皇帝软弱昏庸,外戚干政,王莽废哀帝刘婴自立为帝,王莽锐意改革,操之过急,使得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涌起。王匡、王凤的湖北绿林军和樊崇领导的山东赤眉军是当时主要的两只力量,这两只农民起义队伍成功推翻王莽政权后,被西汉皇室远脉刘秀的势力最后夺得政权,是为东汉。

  东汉末年,张角的黄巾军起义兴起,其主要成员也多为农民和流民。张角虽然战死,但最后各地纷涌的农民起义最后仍吞噬了东汉政权。

  西晋、东晋的灭亡也均源于农民、流民起义。

  隋朝末年,翟让与李密的瓦岗军、窦建德的河北起义军、杜伏威的江淮起义军等农民流民起义队伍为隋朝的灭亡埋下伏笔,最后胜利果实为李渊所夺取,于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唐朝开张营业,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功绩。

  历史很不幸,又来到了唐朝末年,因皇室奢侈过度,赋税沉重,加上连年发生水﹑旱灾,遂致民不聊生,盗匪群起。以黄巢为代表的起义军沉重打击了了唐朝政权,黄巢起义军两入长安,但最后由于未建立根据地,粮草断绝兵败身亡。不能不提的是黄巢在带领几十万大军攻打长安时作了一首咏菊诗:“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单看这首诗是何等的豪气干云而气冲云霄。

  北宋末年,又是众多的农民起义军撼动了宋朝的统治,最后反被外蒙乘势入侵建立了元朝。值得注意的是宋朝的王小波、李顺、宋江、方腊、钟相、杨幺等起义队伍中已经有两只提出了“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这接近类似于近现代的革命口号,这些提出公平、平等、民主等意义的口号到共产党领导农民闹革命时仍在使用,可见其生命力!

  元朝由于是外族统治,起义一直不断,到元朝末年,农民起义更是风起云涌,涌现出了刘福通、韩山童、郭子兴、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等各路起义队伍。元末的起义与以往不同,已经全部是农民、流民参与,直到最后也基本没有豪强地主阶层的参与。最后的政权也是被贫民出身的朱元璋集团夺取。

  明朝末年,政治极为腐败,流民四起,起义四起,以令人不可想象的程度发起。其中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的“闯王”队伍最为强大,一度夺取政权,最后的失败原因是复杂的。吴山桂的引导清人入关后,起义军被彻底绞杀。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外族政权,和任何一个朝代一样,在经历了200多年的统治后,清朝政府也已经腐败不堪。当时各种民间组织遍地开花,什么白莲教、小刀会、大刀会、斧头帮、青帮、洪帮等秘密社团时而掀起波澜,最著名的莫过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几乎推翻了清政府,最后失败于内讧。

  可以说中国这2000多年的历史是压迫与反压迫的历史,而这种反抗精神很大程度上是源于陈胜的这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正是这点星星之火点燃了最底层农民心头的反抗之火,发出了属于自己这个阶层的怒吼,并以燎原之势烧掉整个腐败政权。

  俺由此认为,陈胜是中国式造反的精神来源,是祖师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农村包围城市

  时间来到了清朝末期,在经历了以光绪为代表的革新派“百日维新”及洋务派的一番折腾后,大清朝已经回天无力。在一场辛亥革命后,大清国终于告别成为历史,由于革命阶层比较复杂,革命果实被军阀夺得,于是各派军阀粉墨登场,袁世凯、冯国璋、徐世昌、段祺瑞、黎元洪、曹锟、吴佩孚、张作霖等北洋直、皖、奉各系人马各自“主政”三五年,从1912到1928,这个所谓的中华民国政府先后有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周自齐、黎元洪、高凌蔚、曹锟、黄郛、段祺瑞、胡惟德、颜惠庆、杜锡珪、顾维钧、张作霖等14人15任(黎元洪两次行总统职权)总统,北洋政府之乱可见一斑。

  1925年3月,孙中山于北京逝世。1926年,国民革命军在蒋介石的指挥下假借“完成中山先生遗愿”之名开始北伐,于1928年攻克北京,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京政府就此结束,蒋介石主导的民国政府登上历史舞台。可蒋介石玩地并不好,由于当时军阀割据,政令不统一,且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整个阶层并不关心整个中国的底层人民利益,他们代表的是中国地主资产阶级利益,加上国民政府的腐败、家族势力对政权的渗透,这些都使得当时的中国人民生活在苦难之中。

  1921年,随着共产党的成立,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登上历史舞台。在共产党成立之初,可以说是一无所有,连当时的共产国际都对中国能否发生红色革命表示怀疑。斯大林甚至判定红色革命有可能在日本发生,绝不会在中国发生,因为当时的中国工人阶级尚只是初具雏形,人数占比太小。当时的主流观点认为工人阶级是红色革命的基础,没有相当数量的工人群体很难发生红色革命。

  在中国共产党开始开展工作的数年内,都以共产国际的指导为方向,坚持在上海、北京、武汉、广州、重庆等大城市开展革命工作,确实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城市里国民党反动势力已经异常稳固,中国共产党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仍然不能取得更多突破,并有几次党中央总部遭遇被敌人绞杀的危险。

  痛定思痛,产党人开始探索新的道路。

  1927年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到达井冈山地区,与朱德、彭德怀、滕代远、陈毅等人一起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从此,在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领导人的探索下,共产党人开始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其实早在1925年,毛主席就发表了《中国各阶层分析》一文,深刻指出了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农民;1928年,毛主席又发表了《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这样的智慧雄文。在深刻了解中国的基础上,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搞了一次“造反营销”——推翻了共产国际关于红色革命必须在城市发生发展的论断。可以说,没有这样大的战略调整,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不可能取得成功。

  毛主席熟知历史,我以为毛应该是从历史的农民起义中汲取了营养,发现了历史上的起义军主力部队成员几乎都是底层农民、流民的真相,才找到了通往胜利的终极道路。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造反有理

  毛主席在1939年曾说过:“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条,归纳起来就一句话,造反有理”。这句话因其叛经离道,而广为后世诟病。

  先不说这个造反有理在政治上的对错。我认为在哲学上看是有道理的。因为,“造反”实际上是一个“破”而“立”的过程,事物的两面性决定了当打“破”一个事物的时候。意味着新的建“立”和获得。看看我们中国5000年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造反”,不断“破”而“立”的过程。朝代更替、思想更迭都是后人在造前人的反,在破前人的基础上立了一个新的时代,当这个朝代和思想停滞不前而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时候,就会有后人来造你的反。

  再结合我们共和国近六十四年以及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轨迹,不难看出,这一百多年就是一个不断“破”的历史。从我们在上个世纪初“破”除了最后一个封建的王朝帝制开始。中国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不断地进行着对旧事物的“破”除和摧毁。五四运动对旧封建文化的摧毁。孙中山对包括袁世凯在内的旧帝制的摧毁。毛主席对蒋介石的政权的武装颠覆。文化革命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信仰的颠覆。乃至改革开放对原有的社会主义教条的否定等等,都是一个个不断的“破”除过程的接续。中国在这100多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因为我们在不断的“破”除着中国原有的精神的、物质的、社会的那些个东西的结果。所以,“破”是可以看到的,可以证明的。那么,按照对毛主席“造反有理”“破”与“立”哲学概念的理解,既然“立”已在其中了,我们就不用为怎样“立”,“立”什么,“立”了没有而操心。其实不然,造反容易,治国难;创业容易,守业难。因此我们当然要关心“立”什么?我们又“立”起了什么呢。

  实际上,想“立”什么一直在100年来中国的领导者们脑海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孙中山,蒋介石,毛主席,这些近100年对中国社会具有巨大影响的领袖们都在利用他们对中国和历史的认识为中国社会绘制着“立”什么的蓝图,孙中山先生的带有西方民主色彩的三民主义。蒋介石在承接了军阀割据后所实际推行的表面民主的执政体系,实际上变成了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但事实告诉后人。他们想“立”起来的都缺乏时间的验证,最终又导致新的“破”的到来。毛主席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大破大立,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基本解决了“立”什么的问题,但毛时代也走了不少弯路,这个有待后人进一步厘清。

  改革开放以后的三十年是一个我们在“立”和“破”这个问题上值得好好研究总结的一段历史。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邓小平既然不是对毛时代全面的“破”,也就没有标新立异的拿出一套新的主张的必要,而是一个典型的实用主义的“立”。邓小平一方面有意识的混沌了有关社会体制的人为的意识形态差异,使得这样的混沌有利于我们可以借鉴各个社会形态中的积极要素;另一方面又在吸取苏联体系崩溃所带来的剧烈动荡的教训后采取了温和的社会变革。事实证明,这样的无“破”无“立”才带来了经济改革的巨大成功,才有了国家实力的大幅提高。当然也给后来的社会积累了一些更深刻的矛盾。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审时度势,顺应天道,知道何时而破,何时而立,何时大破大立,何时因地制宜。总的来说人类应该善于积累自己过去的发展成果,不断小破小立,才是社会发展的最高效的途径。大破大立往往是处在一个大的历史节点的时候才可以如此。

  新中国建国近64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立”什么的问题,探索应该继承什么,新建什么的问题。我相信中华民族有能力“破”,当然也有能力“立”,我们一定会通过自己的探索,在继承前人优秀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立”起一个强大的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来。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造反营销

  中国有句俗话:真金不怕炉火红,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后来被营销人广为传序,以“酒香也怕巷子深”来突出营销的重要性。

  其实“真金不怕炉火红,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的本意放在营销上也是对的,那就是做好产品,好的产品:酒香、金真,自然经得起市场的锤炼。营销人为了突出广告等营销手段的重要性,断章取义,歪曲了这段话的意思。

  而营销时代给了人们更多眼花缭乱的选择,同时也成就了一批草根人群,让普通人成功或者是营销让世人着迷的原因之一,而多数企业的营销正是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造反有理”、从“破”而“立”之出发,正是在这种精神和哲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迎来了一个“遍地造反者”的营销时代。

  任何造反性营销的本质都是对原有理念的颠覆,这种颠覆在“破”的同时“立”起了一个新的理念及其产品,可以说营销真正解决了“破”而“立”的体系问题,可以说营销概念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破”与“立”的循环体系。

  龟苓膏本来是一个传统的食品行业,在两广区域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但它的消费群仅仅局限于中老年女性,产品附加值极低。2005年,强道策划了致中和龟苓膏,就颠覆了产品的消费群,把这个产品做成时尚的产品,消费群从45岁以上变成了18-25岁,正是这一颠覆造反性的策划,“破”局成功,立起了一个消费群完全不同、产品附加值完全不同的传统产品新市场。

  方便面的营销则更为破与立的典型行业。日本人继承中国北方传统,极为喜欢吃面,在面店门口经常有人排队等着吃面。吴百福(祖籍台湾的日本人)看到这一情况后,觉得日本人的时间观念很强,而排队吃面太浪费时间了,就想能不能有一种面是可以快速做成,立等可吃呢?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和实验之后,可以用开水泡着吃的方便面于1958年面市。这一产品的问世打破了人们对传统面条的概念,也创造了一种新的消费理念,让人们得以用最少的时间解决了吃面的时间消耗问题。1960年,方便面调味包问世,对方便面做了重大改良;1971年为了打开美国市场,适应美国人更快速的生活节奏,碗装方便面投放市场;1972年,杯装方便面一炮而红,方便面更能适合多种环境下的食用;正是以上不断的小破小立,成就了方便面的普世成功,到2012年全球销售方便面1400亿份(袋、碗、杯),全球人均消费20份。

  全球的LED工程屏都是定制的,整个工程期一般在3个月左右。2009年,强道策划接触华显光电。当时的华显90%的市场在美国,还有10%零星出口欧洲,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冲击下,华显光电大面积销售下滑。当时华显郑总找到我们,想让我们介入策划,但对面对这么一个100%市场在国外的企业,我和华显光电的郑总都不知道该总何处下手做策划。经过踏实的了解,我们还是找到了症结所在——整个工程产品的交付期太久了,3个月,并不是每一个终端客户都能有这样充裕的时间来等候。于是,在我们的大胆设想下,对产品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造,把原来工程定制产品的思路彻底放弃,我们要做标准化的产品,在经过7个月的模具、系统改造后,新的产品问世。产品完全标准化了,由原来的大屏定制变成了标准化小屏拼装,像插配电脑一样简单,大大节省了工程安装难度,降低了80%的安装费用。更为重要的是,标准化产品件以零散的方式海运发往美国,在当地租仓库,使整个工程期从90天缩短为3天。这无异于一场关于工程LED产品的革命,最近几年,华显光电每年得以高于100%的增幅告诉发展,无疑得益于这样的“造反”,在“破”的同时解决了“立”的问题。这样的大破大立,也使得企业鹤立鸡群与竞争对手,为高速发展赢得了战略机会。

  改革开放后,顺应民众的健康需求,中国迎来了保健食品的黄金时代,在90年代末,当时的三株销售达到80亿之巨。这样的成绩,当然得益于对食品概念的“破”,建立了一时鼎盛的保健食品产业。但随着保健食品的泛滥,人们对保健食品失去了信心。于是,包括三株、太阳神、巨人、沈阳飞龙等一批企业倒掉,算了“破”掉了这个行业。而后复立,就形成了新的保健食品概念,维生素、蛋白质粉、脑白金等披着科学外衣的新型保健品走进千家万户,立起了一个更为庞大大的保健食品行业。我们相信,对于保健食品,还会有新的“破”与“立”,后世所“立”之产品已经与保健品黄金时代的产品大不一样了,这就是循环破立的结果,在破与立中获得涅槃新生。

  我们始终认为,造反是营销的精髓,而造反的发源正是来自于当年陈胜王的那一声怒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正因为陈胜的巨大社会影响力,对于中国整个民族思想的巨大震撼,司马迁才给陈胜这个并未独立建朝的失败英雄单独建篇叙述其伟绩。后世也尊其为“王中之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039.html

更多阅读

缅王疆括流亡中国去世七十年祭 缅怀亲人去世的诗词

旧文重发缅王疆括流亡中国去世七十年祭兼怀必雨老师缅末代王孙-召莽洒-班都拉-疆括召莽洒-意为皇太子;班都拉-缅军名帅-意为高德;疆括方为其名疆括之父美克雅,是贡榜王朝第九任国王曼东王的长子,他和末代缅王锡袍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陈佩斯喜剧表演艺术家 欢乐喜剧人陈佩斯

  中文名:陈佩斯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吉林省长春市出生日期:1954年2月1日职业:喜剧表演艺术家、小品表演艺术家父亲:陈强配偶:王燕玲黄金搭档:朱时茂身高:178cm祖籍:河北省宁晋县徐家河村陈佩斯,1954年2月

声明:《营销第一人 中国造反营销第一人陈胜起事2222年祭》为网友隐身守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