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抓住新政机遇 力促产业由大变强1



  文/本刊记者  朱娅琼

  “《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下称《规划》)实施的3年,是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由大变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时期”,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高技术业务部副主任、教授级高工徐红在接受《中国投资》专访时表示,“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大国,产业规模巨大,但产业的综合国际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企业在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方面与国际电子信息大型跨国公司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必须加大力度推进产业的由大变强”。

  徐红认为,未来3年电子信息产业的投资热点包括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软件和信息服务、信息化应用等行业。“在上述新兴行业的带动下,预计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未来3年仍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并力争在半年到一年时间走出低谷,实现稳步增长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规划带来多项利好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抓住新政机遇 力促产业由大变强1
  《中国投资》:您认为国家此时出台《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徐红:本次《规划》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一、《规划》的实施是保持信息产业持续增长、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实体经济下滑局面的重要举措。因为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确保电子信息产业的持续增长,对于保障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规划》的实施是调整电子信息产业结构的良好机遇。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正面临从产业分工的中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的进程中,通过近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可有效完善产业链,实现产业的纵向整合。

  三、《规划》实施的这3年是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变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时期。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大国,产业规模巨大,但产业的综合国际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企业在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方面与国际电子信息大型跨国公司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必须加大力度推进产业由大变强。

  四、《规划》的实施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规划》提出了确保计算机、电子元器件、视听产品等骨干产业稳定增长,突破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软件等核心产业的关键技术,在通信设备、信息服务、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3大重点任务,以及集成电路升级、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新跨越、数字电视电影推广、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培育6项重大工程。这些重大任务和工程的实施,将有效地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科技创新,对于促进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研发和产品应用提供了良好的解决途径。

  五、《规划》的实施是促进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通过实施重大工程,将有效拉动对产业链上游生产资料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推进信息产品应用和实施家电下乡工程,将合力推动产业链下游信息消费品市场的需求,进而促进我国内需的增加。

  六、《规划》的实施是保持和扩大就业的有效保障。电子信息产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行业,不仅就业人数多,而且人才培训效果好,是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据不完全统计,2000-2007年电子信息领域新增就业超过500万人,其中软件业吸纳大学生就业近100万人,仅2007年新增就业人数就占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的1/20以上。可以预见,通过实施《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必将能够保持和扩大电子信息产业对全社会增加就业的保障。

  综上所述,实施该《规划》对于我国政府提出的“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的目标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投资》:振兴电子信息产业的重点是什么?具体对9大领域哪些细分产业最有利好?

  徐红:《规划》在振兴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体现出如下几个重点:一是保增长,促发展,就是在未来3年内保持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稳定增长,保持产业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不低于0.7个百分点,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使信息化和工业化进一步融合。二是调结构,促升级,就是结合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加快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和彩电等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从12%提高到15%,促进产业升级。三是谋转型,促创新,就是稳步推进电子信息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延长产业链;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特色鲜明的产业聚集区;产业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核心技术有所突破,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等领域的应用创新带动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取得新进展。四是保稳定,促就业,就是保持外贸出口稳定,保持电子信息产业稳步增长,保持新增就业岗位,尤其是新增吸纳大学生就业在100万人左右,为全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规划》提出着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中计算机、电子元器件、视听产品、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软件、通信设备、信息服务、信息技术应用9大领域,可以说这将对9大领域带来利好,尤其是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通信设备、软件、信息服务业、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发展机会更显突出:

  一是对于生产规模大、技术相对成熟、出口贸易量较大的计算机、电子元器件和视听产品,其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保增长,减小外贸下滑的影响。通过加强新品设计,促进产品升级,提高自主品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整机更新换代的需求,加快电子元器件产品升级;通过视听产品的数字化转型,加快4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内容)融合,创造新的增长点;通过家电和计算机下乡,推动内需增长,弥补外需的不足。

  二是对于技术难度大、产业门槛高、投资巨大的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和软件产业,其发展的主要任务是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水平提升。通过实施核高基(即对“核心电子元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的简称)、极大规模集成电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在芯片设计、软件开发方面实现自主可控;通过实施彩电转型及新型显示器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推动彩电和新型显示器件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链的完善,进而提升相关产业的竞争力,确保产业安全。

  三是对于与信息化建设紧密相关的通信设备、信息服务、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其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专业化服务和新应用带动产业新的增长点。通过实施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下一代互联网、宽带光纤接入网络建设工程和运营服务,促进我国通信设备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新业务和新应用;通过开展专业化的信息网络、设备、数据、设计、集成、咨询等服务外包业务,提高信息服务业的服务支撑能力,加快培育信息服务的新模式和新业态;通过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行业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各种信息技术的融合,以信息技术应用带动新的增长点。

  

  详解细分产业发展态势

  《中国投资》:计算机、电子元器件和视听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3个骨干行业,目前遭受的冲击较大。您认为应该如何应对危机,并且利用市场“倒逼”机制促进这些行业的结构调整和稳定增长?

  徐红:我国是计算机和视听产品的生产大国,产量居世界第一。计算机产量占全球比重超过40%,2008年我国共生产各类计算机13667万台,出口计算机10879万台,占产量的80%。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4季度,出口订单金额平均下跌20%。2008年我国彩电共生产9033万台,出口4956万台,占产量的55%。四季度产量和出口量双双同比下降在20%左右,由于彩电占视听产品的70%,故视听行业也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

  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和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下滑的负面影响,我国陆续出台了应对的宏观政策,本《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就是有针对性的重要举措。我认为,利用市场的“倒逼”机制,不仅提供了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良好时机,而且通过拉动内需政策的实施,促进全社会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升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例如:我国实施扩大内需、扶持工业的一系列鼓励措施,通过加快通信、数字电视、行业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灾后重建工作,扩大家电下乡覆盖范围,加快数字电视推广步伐,不仅推动信息化应用,而且将为我国计算机、彩电、电子元器件等行业市场增长和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推动平板显示和彩电产业的结构调整、大幅度提高出口退税率、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升级、加大自主创新技术的资金支持和推广应用、加大专项资金投入等措施,不仅有利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而且将有效拉动彩电、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发展。据有关部门预测,2009年我国计算机行业发展同比前几年会有所放缓,但全年产量和收入仍可以分别保持10%和6%的增速,我国彩电全行业增速也将有所下降,但同比仍可实现4%左右的增长。

  《中国投资》:3G市场的开放为移动通信行业带来商机,您预测其投资和业务量将有怎样的增长?有人认为中国3G市场开放或将成为产业界重新洗牌的契机,您对此怎么看待?您认为TD-SCDMA的发展前景如何?

  徐红:我国电信业在2008年完成重组后,形成了目前综合实力相当、开展全业务运营的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3大电信运营商。2008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向3大运营商发放3G牌照,这意味着我国3G市场的全面开放,2009-2011年这3年必将成为3G网络大规模建设的重要时期,无论是网络建设还是业务运营,都将大幅度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和促进信息化应用。按照我国2008年电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54亿元推算,如果未来3年电信业每年1/3的投资用于3G网络的建设,则我国每年用于3G网络的建设投资将达到年1000亿元的规模。如果电信业务收入(2008年为8140亿元)中有2/3为移动通信业务收入,每年3G的业务收入占移动通信收入的比重逐年扩大5%,则3G网络投入运营后,每年3G业务将可实现200-300亿元的收入增长。

  目前3G市场竞争态势有利于产业的发展。按照现在3大电信运营商所具有的移动通信资源,中国移动在已有10个城市TD-SCDMA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到38个城市的TD网络覆盖;中国电信在获得原中国联通CDMA网络的基础上,将快速平滑过渡到CDMA 1X,开通3G业务;中国联通则利用原有的GSM网络基础,发展和建设WCDMA网络。可见这3家运营商由于形成了技术、业务、用户的竞争,都将加快3G网络的建设,并充分利用已有的2G网络资源,通过终端双模和2G/3G网络的双重覆盖,开展特色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通过价格的竞争,以争取更多的用户资源。这种竞争格局,不仅有利于3G网络的快速建设,而且有利于3G业务的推广应用,将有效地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个人认为,TD-SCDMA的发展前景良好。TD-SCDMA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标志,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在我国政府的重视支持和领导下,通过政、产、学、研、用、投各方面的共同努力,TD-SCDMA推进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在规模网络技术应用试验和试商用服务的基础上,中国移动已经组织开展了商用服务。一是在网络建设方面,2009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将完成全国38个城市的网络覆盖,并制定了3年TD-SCDMA网络建设发展规划。二是在业务应用方面,国家通过专项资金支持,在中国移动的积极配合下,推动重点行业基于TD-SCDMA业务应用和面向公众的宽带应用。三是在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方面,TD-SCDMA系统设备已比较成熟,终端也具备了2G/3G网络自动漫游切换、高速数据下载、运营基本业务和3G特色业务等功能,并且高、中、低产品系列完善,为用户提供了多重选择。四是在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形成了运营、业务、系统、终端、软件、芯片完整产业链组成的产业联盟,通过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实施,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正在加强合作、共同攻关,将进一步提升产品水平和质量。五是在用户发展方面,中国移动建立了市场营销体系,通过加强宣传推广,采用优惠补贴措施,采用终端双模和2G/3G网络平滑切换等技术手段,积极发展用户,截至2008年底,用户已超过34万户。可以预见,中国移动凭借其4亿的用户资源,通过完善技术、创建新业务、加大宣传、优惠补贴等手段,将有效促进我国自主TD-SCDMA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其市场前景良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0532.html

更多阅读

马云:拥抱变化,迎接挑战

马云说,之所以强调拥抱和挑战变化,是因为“以前,我们对别人,别的行业呼吁,天变了。今天我们发现自己头顶上的天也变了,我们脚下的稳健土地也在变化。这不是因为对手,而是因为我们的客户和市场,因为新技术的革命在变”。他也同时强调说,“201

自闭症 产业机遇 信息产业的“棱镜”机遇

     很多时候,机会会在不经意间送上门。  当中国的华为们因为美国的“国家信息安全”而苦苦不能进入美国市场的时候,一个月前,一起由美国前特工爱德华·斯诺登掀起的“棱镜泄密门”,给了华为们最大的竞争者重重一击。美国思科公

旅游产业如何做大做强 抓住机遇推动产业做大做强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企业规模效益大幅提高,技术进步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行业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尽管如此,专家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有色金属产业仍面临行业集中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循环利

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紧抓发展机遇 推动产业升级

——访浙江省饰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周嘉生               “目前,全球的饰品生产正全面移入中国内地。我国的饰品行业如何把握这一发展机遇,进一步发展我国的饰品行业。这是整个行业应该思考的问题。”日前,浙江省饰品行

第2节:机遇最钟情勤奋工作的人(1)

系列专题:《高效执行力的精神源泉:自动自发》  第一章对待工作:勤奋主动  机遇最钟情勤奋工作的人  勤奋使平凡变得伟大,使庸人变成豪杰,成功者的人生,无一不是勤奋创造、顽强进取的过程。一家知名公司的标语牌写有这样一段话:如果

声明:《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抓住新政机遇 力促产业由大变强1》为网友小屁孩先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